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车上     
她在车上看自带的口袋杂志,一篇文章介绍香港的一个叫黄灿然的诗人,他的诗《你没错,但你错了》:“由于他五年来/每天从铜锣湾坐巴士到中环上班,/下班后又从中环坐巴士回铜锣湾,/在车上翻来覆去看报纸,/两天换一套衣服,/一星期换三对皮鞋,/两个月理一次头发,/五年来表情没怎么变,/体态也没怎么变,”“你就以为他平平庸庸,/过着呆板而安稳的生活,/以为他用重复的日子浪费日子,/以为你比他幸运,毕竟你爱过恨过,/大起大落过,死里逃生过/你没错,但你错了:”……“你那些幸运的经历他全都经历过,/而他经历过的,正等待你去重复。”她在心里笑了一笑,诗里的“他”换成了“她”就是她自己了。  相似文献   

2.
她叫舒晴,一年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名80后的年轻妈妈;一年之后,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首位分手师,并将电影《非诚勿扰2》的“离婚典礼”搬入了现实生活中.舒晴被称为分手师,但实际是“劝和”不“劝分”,虽然公司成立不久,但是在她的公司的调解下,已经有数对濒临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舒晴自己也调侃道,她是“最不称职“的分手师.不甘平凡,自主创业舒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和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2004年大学毕业后的舒晴,顺利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两年后结婚,与丈夫定居石家庄.一年后,舒晴夫妇喜得贵子,这样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11年年初.婚后的舒晴虽然与丈夫过着甜蜜而平静的生活,但她总觉得人生中少了些什么.这是我要的生活么?舒晴一遍一遍的问自己.在很多个深夜里,舒晴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和孩子,想着自己稳定的“铁饭碗”,思量着幸福但平凡地度过余生是不是她最终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因阑尾发炎,我住了一些日子的院.一个病房同住的,是她和她的丈夫.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她的丈夫,被撞成重伤.经过抢救,伤好了,人却沉睡不醒.医生说,可能要变成植物人.  相似文献   

4.
他们 他们,是一对很普通的夫妻.都是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工,单位效益不景气,日子过得很拮据.结婚5年省吃俭用,直到积攒了一小笔钱才生了她.这样,她就不至于在短期内跟着他们一起受苦.  相似文献   

5.
游云 《新青年》2002,(10):17
初中的日子大部分是在东游西逛和疯进打出时的傻笑声中度过的,除去个别老师和几个同学,剩下的生活都记不起来了。素青成为我的老师是初二上学期的事情。她带着一身暖暖的秋阳飘进了我们的教室。班主任走在前面,年迈的步伐与少女的轻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班主任干咳的声音制止了我们的骚动:“这位,便是你们的音乐老师。见过她的人就知道她的歌,她的歌就跟她的人一样美丽。”  相似文献   

6.
罗西 《新青年》2002,(8):44-45
小资又过时了。因为太虚?因为太女性化?太矫情?抑或太作秀?反正.起码现在男人头上最光鲜的羽毛是两个字:中产! 好吧,我是中产.她做小资吧! 如果两者发生恋情.又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五种人率先跻身“中产”  相似文献   

7.
他与她在大学时相识,一见欢喜. 他喜欢她温暖迷人的笑,她喜欢他干净明媚的脸. 恋爱的日子是欢快美好的,大学仿佛就是一座城堡,她是美丽公主,他是俊朗王子,你欢我爱,甜蜜幸福,彼此眼里都是对方极致的好.  相似文献   

8.
一天回家,远远地看到女邻居和她的小女儿站在楼门口,天寒地冻的日子,母女俩穿得都多,小女孩更像一个棉球,圆滚滚的,扬脸向妈妈要求什么。近了才听明白,是女孩要按门铃。那妈妈说,家里没有人,按门铃也没有人开。小女孩扭捏着。我抱起她,“来,按阿姨家的门铃,有姥姥在家。”回家的时候,我也喜欢按门铃。听到的准是母亲的一声儿“喂———”,我知道她没事儿,这一天平平安安的。我说:“妈———是我———”门便在八楼之上母亲的遥控下“嗒”地一声开了。冬天的时候尤其不喜欢站在外面找钥匙。听到母亲的一声“喂”心中便会温暖…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瞬间,发生在大二的课堂上。她与邻座的他聊得十分投机。他知道她是武汉人,快下课的时候,他问:“我以后到武汉去玩,去找你,好不好?”她说:“当然好。”顺手撕下一张笔记纸,草草画张地图给他。第二个瞬间,是在毕业的火车站。歌着、哭着、挥着手,送走一个又一个同学,最后的站台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北方的后半夜,6月也是凉的,星都快黑的时分,他突然说:“你知道吗?我一直爱着你。”她惊愕地抬头,看见他的脸,霎时间恍然明白了,何以那些看见他的日子,连阳光也格外炽热。她几乎要狂呼:“我也是呀!”但火车呼啸而来…  相似文献   

10.
英涛 《新青年》2002,(4):29-31
天知道刮起了什么风.把一向疯疯癫癫忙着做广告企划和“练歌”的“小柳条”吹到我家,陪我到阳台上吹风。“小柳条”是柳涛的美号,女身男名,性格偏也像男孩,整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只是长得特苗条,像根树枝那么细,简直是可以盈盈一握了,让人想起“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我便赠她“小柳条”一号,以弥补她的阳盛阴衰。至于“练歌”那可是“小柳条”的独创.她说.凭什么他们男的可以随随便便满不在乎地动不动说一句“去泡妞喽”.我们女孩子就不能蔑视他们一下.既然他们喜欢自视为“帅哥”那我们就称和他们泡在一起消磨时光为“练歌”好了。我真佩服她的潇酒。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女友和她的准男友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前,她的父母曾担忧地说,你们俩结婚后,日子可怎么过呢?她没心没肺地对母亲说,你们怎么过我们就怎么过,保证不用你们操心.  相似文献   

12.
她一直在爱情路上寻寻觅觅,但“过尽千帆皆不是”,一晃就35岁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剩女”.她不知梦中描摹的他,几时会突然站到面前,让她惊喜地喊一声:“原来,你藏在了这里.” 那天,她在一本时尚杂志上,读到一篇写“剩女”的小文,不禁莞尔:原来,许多“剩女”不是爱无力,而是爱无方.扪心自问,她爱得也太单纯,太简单了,纯然得至今竞连一个真正意义的男友都不曾有,难怪常常会碰到男人猜疑的目光,似乎自己生理、心理、性格方面有难以启齿的问题.这样的妄自猜疑,又让她不自觉地疏远了一些走近的缘分.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约定     
有人说,春天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童话。 又到了“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的季节,多少个或喜或忧的日子已停泊在生命中每一个烂漫的港湾,让飘摇的心绪,在恍若隔世的缠绵春雨中提炼永恒的追思。 也是这样的一个早春,杨柳低拂,如水的枝头轻轻抚弄。 她带着春天般灿烂的笑容走入我们的世界,她是北京某高等学府的高材生,因一分之差落选硕士研究生后来到我们单位,她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未名 《新青年》2004,(5):9-11
世上有一部书,它永远也写不完,那便是母亲。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很冷。母亲在众乡邻的欣羡中,第一次走出囚禁了也养育了她的大山,第一次看见城市,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初来乍到的日子,母亲很不习惯,抬起她略显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山,山呢?”母亲一个劲地问。妻子笑了,说:“妈,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哦,平原,没有山。”母亲自言自语,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猛然发现,一向以她的儿子能走出大山为荣的母亲,竟然对大山有这般的依恋!山很美,可山区也很穷。卑微的我却是母亲一生的骄傲。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我很…  相似文献   

15.
在演艺界,提起何赛飞,真可谓是无人不晓。当年,她是饮誉全国的越剧“五朵金花”之一;如今,在影视界,她又红透了半边天。她是 1995年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奖获得者, 1996年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国内的著名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谢铁骊、李少红等无不与之有过成功的合作。何赛飞,如今已成为了票房和收视率的代名词。她以自己的天资和勤奋,写下了一个“灰姑娘”“奋飞”的现代神话。 一出《双珠凤》,姐妹双飞,惹得邓大姐带笑看   1962年,何赛飞出生在浙江岱山的一间很小的破瓦房里。她父亲曾任岱山县的文委会主任,全县有…  相似文献   

16.
穿过一楼的办理大厅,上到四楼就是王伟的办公室.这是一间东西朝向的不太大的屋子.巨大的办公桌几乎占据了房间的大半儿,桌上凌乱的放着各种各样的签证资料和文件.一份《China Daily》摆在电脑前.靠墙边是一个黑色皮质沙发,沙发上的一文件篮里井然有序地放着厚厚一打打签证单,上面是各种国籍,不同肤色的外国人的照片.这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很自然地,我们谈起了“科索沃”.王伟略带深思地说:实际上,这6年以来,身边的朋友们会在一些时候帮她回忆起在科索沃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借来的日子     
他与她结婚8年了.比起很多吵吵闹闹的夫妻来说,他们的日子过得算是风平浪静的了.他在机关里做事,像所有身处机关的人一样,铆着劲要谋上一官半职.他认为事业是一个男人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冷战进行了一个月,彼此都有些倦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终会厌倦的吧。是什么时候起,他不再守她的厂门口,急切地从涌出来的人群中搜索她的身影;什么时候起,她不再听到他上楼的脚步声就心跳加速,及时地为他打开门……日子就像一只漏斗,滴滴答答”,漏走了激情和甜蜜,剩下的,就只有  相似文献   

19.
卓凡  波涛 《新青年》2002,(4):25
他比她大6岁,如果要形容他们的关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最好的词语。几乎是在他懵懂着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就认定了那娇娇小小的她是他一生的选择。从那时候起,他就默默地在她的身边付出他的关爱。在她20岁的圣诞夜,他给她买了整整100朵玫瑰,告诉她自己的爱意。她傻气地摇着头,惊慌失措地逃开了!如血一样红的玫瑰,静静的瑟缩在雪地上!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五个“地缘战略国”之一 ,她的作用是稳定地区局势和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9·11事件后 ,美印关系的急聚升温和军事合作的加强 ,更加凸现印度“地缘战略国”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