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恒 《世纪桥》2007,(11):46-47
从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过了正确与错误的反复,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曲折之路。该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7-1960年的错位时期,1961-1962年的调整时期;1962-1966年的再错位时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坚持和贯彻、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政策的提出和实施、调动宗教界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政策的萌生与尝试、宗教界国际交流政策的拓展与深化、与宗教界建立统一战线政策的完善与发展五个方面,对1957至1966年党的宗教政策曲折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1959年至1962年9月是我国在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处在调整的时期.党的民主党派政策也被划入了调整之列.但是,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及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党合作制度不断遭到破坏.这种"左"倾错误无间断发展升级说是与历史事实相悖的.我党在1959年我国进入严要的经济困难时期,及时地大幅  相似文献   

4.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21):43-43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中1958至1960年的上半年,又是一个被称之为“大跃进”的时期。那时由于党缺乏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和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不足,加之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和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思想上产生了“左”倾错误,人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始终怀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求,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对于中国工业化的探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年以前,1949至1956年,1957至1965年,1966至1976年。在这四个时期,他对工业化的探求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巨大影响,其  相似文献   

6.
文刃 《党史文苑》2012,(5):49-53
粮票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始,至1993年票证全面退出,小小方寸票证作为一种载体,见证了我国从物质匮乏到物产丰富的全过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化。1949年至1954年是国家主席制度的酝酿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实际上行使国家主席的职能;1954年至1975年是国家主席制度的曲折时期;1975年至1982年是不设国家主席的时期;1982年之后是国家主席制度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期问题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把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四段:从1949年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7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标题下写1976年10月以后。1991年我们在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就以《历史决议》为根据,将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成四段,各写了一章,即第六至第九章。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后,写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章,即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一直写到1991年写书的当时。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期问题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把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四段:从1949年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7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标题下写1976年10月以后。  相似文献   

10.
张云 《党的建设》2009,(5):55-55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普通人家来说,除了钱,粮票恐怕是最宝贵的了,尤其是全国通用粮票。出门在外如果没有粮票,不要说买一碗面条,就是想吃一个馒头,人家也不会卖给你。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人。都知道那时粮票和钱一样金贵。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铁道兵十师汽车营二连服兵役,随连队在北京铁道兵总部执行任务。一天,连长要我  相似文献   

11.
浙江杭州大学王学启和杨树标、沈家善、姚鸿瑞等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二卷(以下简称《史稿》),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史稿》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文革”以前(1957年至1966年)十年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经验教训。全书33万字,资料比较丰富,内容颇为翔实。该书的出版,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新兴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史稿》的特点,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观点鲜明,实事求是。“文革”前十年(1957年至1966年)的中国社会史,是一段曲折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极为丰富,教训也极为深刻。如何正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借鉴,是一项严肃而艰巨的科学研究任务。本书作者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12.
周楠 《学习论坛》2023,(5):20-25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是要实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各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相互衔接、有机结合与功能互补,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大体经历了1921—1949年的肇始、1949—1957年的雏形形成、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1966—1976年的遭遇破坏、1976—1990年的恢复与发展、1990年至今的创新和完善六个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首要前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根本要求,实现体系的科学性是基本原则,优化结构是核心任务,采用切实有效的实施方式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983年至1985年的中共党史研究从多个关键层面巩固和强化了拨乱反正时期业已初步形成的实证史学理念。"实事求是"精神与历史评价理论的进一步科学重塑、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学术转向和史实考证的价值强化、"整体性"研究思维和治学思想的型塑与发展、以"历史规律"为核心元素的宏观叙事取向的加强等共同构成实证史学理念的文化意涵。若欲真正坚持、实践和发展党史研究的实证属性,党史学界仍然需要重新认识实证史学理念及其历史与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制度建设分别经历了1921年至1935年的确立时期、1936年至1956年的不断完善时期、1956年至1978年的曲折探索时期以及1978至今的全面恢复和不断完善时期.其启示主要表现为:集体领导制度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党内民主的基础之上;理顺和摆正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与委员之间的关系;必须做到集体领导制度化、程序配套化,把实体性与程序性制度建设并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曾在甘肃战斗、工作过。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有4次甘肃之行,分别是1957年4月、1964年4月、1966年3月、1981年8月,足迹遍及我省的酒泉、金昌、兰州、白银、天水等地,视察过兰炼、兰化、刘家峡水电站、五○四厂、敦煌研究院等,对甘肃的经济、文化、科研等  相似文献   

16.
<正>时间:2013年12月18日口述前记张克勤,1951年至1953年担任原青浦淀山乡(现练塘镇一部分)乡长,1957年,撤区并乡后,任中共蒸淀乡委员会委员,1960年至1962年他担任蒸淀公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63年至1966年任中共蒸淀公社委员会委员,其间,发起并组织淀山荡水利工程,变"荒荡"为"粮仓"。1977年7月至1980年12月任中共蒸淀公社委员会副书记,1980年  相似文献   

17.
樊璐 《党史文汇》2024,(1):60-63
<正>洪涛印刷厂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政府为印刷西北农民银行币所创办的工厂,因驻地在雁北地区洪涛山而得名。洪涛印刷厂自1940年5月兴办,至1949年1月停办,9年间先后设计、印刷西农币3.8亿张,还承担了粮票、米票和草料票的印制工作,在边区政府实现金融独立、财政自主、促进边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区居委会制度大致经历了在杭州和上海的孕育阶段、在华东区的试点阶段以及立法统一规范几个时期。这一历史过程的启示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职能;必须强化城市居民自治必要的外部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归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是广东省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祖国的建设事业亟需大批的华侨人才,因此,加强这一时期归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广东省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王广宇 《党史博览》2005,(11):20-23
我从1966年6月至1967年8月在中央文革小组工作,参与了中央文革办事机构的组建,并一度担任办事组负责人。本文是我对那段时期有关情况的回忆,希望能为研究“文化大革命”史提供一点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