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艰难拔涉 走出误区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两厚册专著,是一部著作的上下卷。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沈宗灵教授自选论文74篇,还有1篇沈先生的自序。沈宗灵教授自选的论文绝大部分发表于1978~1998年间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和《北京大学学报》、《中外法学》,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一少部分是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的交流论文。第二部分是从学界参加庆祝沈宗灵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沈宗灵学术思想暨中国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交流的论文中遴选出的20篇论文和1篇纪念文章。第三部分为沈宗灵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的6篇毕业时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约126万字。抚今追昔,中国法理学走过四  相似文献   

2.
<正>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目标正式确立,似乎再一次给了法学为自己定位和重新发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命题的提出,法学界显得相当活跃和颇有生机。从围绕这个命题而发表的许多文章来看,法学家们主要做的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为法学引入了许多以前可能被排斥或被忽视的新观念、新价值;另一方面,则再次强调了加强立法、严格执法的法治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就后一个方面而言,我们目前的一般理论水平与十多年前经过“要人治还是要法治”的讨论所达到的认识相比,似乎并无很大的进展。法学研究现在面临的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唐律疏议》与《法学阶梯》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中华法系的道德原理与罗马法的自由原理,以及这两种原理的自然哲学基础是有机的自然观与无机的自然观。道德原理立足全体、效法自然、追求和谐,赋予了中华法系责任─权利的结构、道德的精神和人类全体以及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价值目标;自由原理立足个体、依据理性、追求正义,赋予了罗马法权利─义务的结构、自由的精神和人类独立与进步的价值目标。这两种原理的价值既有永恒性又有互补性,因为人是个体的但人类是群体的,道德与自由都是人类所必需的。因此,基于传统的力量、道德原理的价值和中国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有机的自然观已获得新的科学与哲学的某种支持,所以在理解和化解西方制度与中国社会的脱节,以及运用什么样的法律去参与解决人类争端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方面,中华法系的道德原理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明 《法学研究》2022,44(1):3-21
回顾中国现代法学的世纪历程,中华法系的历史叙事主要在进化论、民族论和法治论三种语境中展开。不同语境中的法史学者,通过将中华法系与其他法系相比较,揭示出了彼此有别的中华法系之历史面貌。在进化论语境中,中华法系因其古.老而落后,丧失了型构现实生活秩序的生命力,需整体性地予以批判和否定。在民族论语境中,中华法系因其系统性、连续性和民族性而独具特色,整理、发掘、重述其历史谱系,既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也为重建“新中华法系”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前提。在法治论语境中,中华法系以其“治乱之道”和“良法善治”的血缘伦理身份内涵表明,在前现代社会中法律不可能获得型构社会生活秩序的权威地位。法制现代化是不同语境下中华法系之历史叙事的共同追求,中华法系研究的百年学术史,实质上是一部追求法治文明的中国现代精神史。  相似文献   

5.
6.
功能对于比较法学整个学科而言,不仅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更维系着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这个学科能否继续独立存在。考察当下比较法学发展现状,比较法学在立法、司法、法学教育、国际法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比较法功能在中国的发挥自始就肩负着法律的国际化和法律的现代化两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美法律图书馆的比较研究 ,探讨借鉴美国法律图书馆发展和管理的实践经验 ,根据中国法律图书馆的现实情况 ,提出了若干发展思路 ,以期引起对法律图书馆的关注 ,促进法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实现法律图书馆对法学教育及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7〕第72号根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司发通[2001]057号)的规定,按照《关于发布〈200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及受理课题申报的公告》([2007]第66号)的要求,司法部受理200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申报课题845项,经初审、专家通讯评审和专家会议复审,共140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重点课题9项,一般课题51项,中青年课题34项,委托课题2项,专项任务课题44项。现将立项课题名单公告如下:序号批准编号课题名称学科类别主持人职称(职务)最终学位单位成果形式计划完成时间107SFB1001…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发展史上,方法论的突破往往带来科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历史地看,“实证”研究是一个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被扬弃的概念,科学的提法是“经验研究”。经验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观察所获得的准确资料为基础。在法学研究中,经验方法只适用于研究与效用有关的问题,不适用于研究与价值有关的问题。进行经验研究,必须完成一个话语体系的转变,即从理论思维或逻辑思维转变到数量形式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比较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概况特点、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对于法治国家的建设,二者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对于法制教育而言,法学教育中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法制教育自身所带有的特点对法学教育的开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新兴的解构主义法学之间,在对权力和利益对法的影响上、在方法策略上,在同具批判性上,具有共通之处。当然,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表现在理论的出路,普遍意义等问题上。解构主义法学对我们的法学研究有某些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学人物     
  相似文献   

13.
法学会作为政法队伍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法学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工作。依法治国是法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法学研究人员承担着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任。法学研究必须认真对待“法与人”的关系。公平正义是法学研究追求的价值取向。法学研究者必须具备服务大局的理念。“大局”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党的领导为法学研究工作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王磊磊 《法人》2010,(9):68-71
很难用一个固定的词藻和定位去修饰冀祥德,在一次次的抉择和不断的变换中,他更像是一个脚步不停的行者,孜孜以求地探索着法治与法学的疆域  相似文献   

15.
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藩 《中国法学》2005,(5):185-192
本文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阐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法学与法治的发展过程与时代特征,并且总结出值得反思的历史借鉴,那就是法学与法治互补互动;政治体制民主是繁荣法学的保障、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兼取中西,走中华民族自己的路;法学兴则法治兴,法治明则法学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在法学教师的职务及任职资格制度、聘用制度、考核晋升制度、管理制度方面的得与失,深刻反思我国法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并从加强法学教师的师德建设、打造法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法学教师培训和完善激励机制、稳定和壮大法学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来探讨加快我国法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以提高我国的法学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邱玉梅  宋丽丽 《时代法学》2006,4(3):119-120
2006年4月24日上午8点30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四届法学研究与法学期刊学术论坛”在星城长沙隆重开幕。100余位来自全国主要院校的法学院院长或副院长,法学核心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以及法理学界、刑法学界、国际刑法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相聚湘江之滨、岳麓山下,共同探讨此次论坛的主题,即“国际法治与反恐”、“学术研讨与刊物主题策划”。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先波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邱金利编审、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新苗教授…  相似文献   

18.
法治化进程中,随着作为社会规范之一的法律自身地位与作用的凸显和强化,法学教育与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必然面临进一步拓展和多元化,而文学作为人文领域最具有普世效能的学科,其之于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意义亦颇值得法学人思索和探讨,这也是社会主导规范的法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应有之意,所以本丈特从文学之于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工具价值、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些许的裨益。  相似文献   

19.
徐岱 《法学论坛》2005,20(4):7-8
法学研究的繁荣离不开法学期刊的创新。值《法学论坛》出刊百期之际,为交流办刊经验,提高刊物质量,本刊特以“法学研究的繁荣和法学期刊的创新”为题,编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法学期刊的使命和法学研究的使命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发展互动模式,探讨了法学研究的创新和法学期刊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法学研究的繁荣和法学期刊的创新具有密不可分性,法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法学期刊是法学研究创新的重要载体,法学学术期刊的创新在根本上取决于法学研究的创新,同时又反过来推动法学研究成果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