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09,(10):26-28
200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将举行国庆60周年大阅兵.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60年前的那场开国阅兵.当年的阅兵仪式留下了许多未解的谜团:比如究竟谁是开国大典大阅兵的军旗手?为什么年轻的海军方阵走在开国大典阅兵式的最前列?等等.为破解这些历史谜团,笔者多方查寻.在寻访过程中,得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参加过多次国庆大阅兵的孙国桢、方昆山等人的帮助,终于在新疆和丰县一个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几近接壤的偏僻小城中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开国大阅兵的"八一"军旗手--李冠英.  相似文献   

2.
公元1949年10月1日,雄伟壮丽的北京天安门铭记下了这一天: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开国大阅兵扬军威、壮国魂。这一天的历史,由一代伟人、雄杰在天安门城楼上书写;这一天的精彩,谱写出共和国壮丽篇章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军旅作家涂学能新作《开国大阅兵》,在共和国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诚如作者所言.这是献给祖国生日的礼物。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可以说是先睹为快的最早读者。在此不揣浅陋,就编辑和阅读中的一些感受、认识,与更多读者分享.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开国庆典大阅兵(1949年) 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1.64万人,由东向西行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空军部队第一次公开列队出现在世人面前。海军方队中已有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身影。空军17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为防备敌机突袭,其中年秘驰行。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有三项内容,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阅兵式,三是人民群众的游行活动,其中“开国大阅兵”是重头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进行第14次阅兵进行庆祝,尽管我军兵员素质大幅提高、武器装备不断升级、军容军威越发雄壮,但1949年阅兵因其无法取代的“第一次”,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在人民共和国6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在华夏儿女企盼建国60年国庆大阅兵之时,笔者有幸再次走访了我们的老首长、老领导——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军受阅骑兵部队掌旗手、原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李正忠中将。往事如烟,半个多世纪峥嵘岁月的许多往事在李老记忆中已逐渐淡忘,但一提起永载史册的开国盛典,谈  相似文献   

7.
《党员文摘》2009,(2):F0003-F0003
共和国大阅兵史话 新中国成立至今,历次大阅兵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从骡马化到机械化,肼机械化到电子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大阅兵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军队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长征前夕的大阅兵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周恩来在长征前夕举行的盛大阅兵,是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刘岩 《新湘评论》2010,(14):39-41
“开国”者,“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之谓也。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度,其问有1600多名高级将领获得了将官的军衔称号,我们称之为“开国将军”。2009年10月13日,随着57名开国上将中的最后一位——106岁的吕正操的辞世,历经了无数血火硝烟的“开国上将”已经全部离我们远去。“开国上将”都是为新中国“打天下”的战将,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11,(5):49-49
1945年6月,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大阅兵前的一周,斯大林把朱可夫叫到别墅,问他会不会骑马,朱可夫回答会。斯大林告诉他,他得负责大阅兵那天的检阅,朱可夫大为吃惊,坚持让斯大林本人检阅,但斯大林说自己老了,他还向朱可夫推荐:“我建议你骑那匹自马,布琼尼元帅会指给你看的……”  相似文献   

11.
刘岩 《学习导报》2010,(14):39-41
“开国”者,“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之谓也。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度,其问有1600多名高级将领获得了将官的军衔称号,我们称之为“开国将军”。2009年10月13日,随着57名开国上将中的最后一位——106岁的吕正操的辞世,历经了无数血火硝烟的“开国上将”已经全部离我们远去。“开国上将”都是为新中国“打天下”的战将,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堪称中国革命史册上最为精彩眩目的一页,而开国大典中的大阅兵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军衔越高,在海91、留学过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开国元帅中的“海归”有5人,所占比例为50%;开国大将中的“海归”有3人,所占比例为30%: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中的“海归”人员所占比例依次递减。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的“海归”人们比较熟悉一些,而开国中将、少将里的“海归”相对不为人熟知。177名开国中将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10位各类“海归”人员。他们的名字是:刘少文、常乾坤、郭化若、唐延杰、庄田、赛福鼎·艾则孜、贺诚、钟赤兵、刘道生、方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岁月,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开国将军黄炜华的弟弟黄树祥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古田会议纪念馆举办了《开国将军黄炜华夫妇书画精品展》,观众络绎,叹为观止,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6.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12,(15):50-52
今年是湘籍开国上将苏振华、杨勇100周年诞辰。至此,湘籍开国将帅中,开国上将以上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45位湘籍开国中将中的40位,其人生历程均已逾越百年。百年致祭,心香祷祝,无比崇敬,无限缅怀,滚滚长江黄河流不尽思念与颂扬之波,五岳三山耸立起崇高而辉煌的永远丰碑。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0月1日,一场世纪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受阅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在前方的指挥车里,一位军官举起右手行着庄严的军礼,他叫杨业功——此次大阅兵第二炮兵受阅方队的大队长。杨业功,湖北应城人,1945年2月出生,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入党,生前系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们最后的岁月,个人命运依然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本刊将连载的开国元帅和大将,他们先后故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不论这些巨星陨落在哪一段历史时期,其光辉业绩都将永存史册……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在解放军各大军区的军政主官岗位上,开国中将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在177位开国中将中,有41人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在开国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绝对数量最多。任职百分比占开国中将数量的23.2%,这一比例在四类开国将军中,仅次于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20.
儒将徐文烈     
瞿定国 《党史博览》2011,(10):27-30
在1955年开国将帅的威武壮观行列中,少将徐文烈是一位独具特质的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