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杨与通俗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小康》2009,(1):77-79
近30年来.柏杨以其国民性批判《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巨大反响。2009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一书将首次在大陆出齐。前不久.数位专家对于柏杨的通俗历史写作.以及本书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刚正的风骨和犀利的杂文蜚声于海内外,他还曾积十年心血,写下数十部长、短篇小说,精心构筑成他的小说世界,亦别具风采。先看这些小说产生的具体历史环境。柏杨的小说多数创作于50年代,而这时期的台湾小说创作多是反共或缅怀大陆家园的。因此,他的小说带有那个时代的思索和印记,具有鱼化石的性质。50年代某些政治倾向强烈的小说,尽管其中的政治意识我们难以认同,甚至与著作者本人今天的认识也大相径庭,但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还是相当感人的,其充满美学意味的感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与国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非子》与国民性特约撰稿人周启志法家最后一位理论大师是韩非,他的大著《韩非子》人称是集法家之大成者。然而,这部帝王经典所讲的,不过是法、术、势而已。什么是法?韩非说过“君之立法”(《饰邪》),说过“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内储...  相似文献   

4.
民俗学研究视野与现代文学国民性主题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红 《求索》2008,(11):185-187
民俗学研究是五四文学探求“国民性”改造的重要部分,五四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民俗学研究首先以学术的视角拓展了国民性研究的视野,使“国民性”反思突破了五四初期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层面而进一步延伸到民俗文化的深层,也使“国民性”改造的启蒙思考真正贴近了乡土国民的精神世界。正是民俗学视野的介入,也使得现代文学在开创之初就以乡土为文化指向而获得了启蒙与审美的双重深化,使民俗社会中符合自然人性的本真状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国民性”改造也因此获得了可汲取的本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建国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建国后毛泽东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国民劣根性病源的揭示与改造、理想人格、国民性改造的方式选择四个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它是对毛泽东本土化研究的范例,但仍应注重总体评价,从深度和广度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熊思呐 《求索》2008,(4):55-56
国民性问题对于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致关重要的问题;了解国民的本质性,是塑造国民精神的前提,或者说,就是在塑造国民精神。康有为对国民性的关注贯穿其一生的理论建设活动,其对国民性问题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过程。康有为提出造成国民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道教迷信支配民间的精神生活;2、儒学既没有支配统治者的统治意识,又没有支配民间百姓的思想意识。他提出的解决国民性问题的办法是立孔教为国教。  相似文献   

7.
亲属研究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与理论流派的学者在方法论、知识论乃至本体论方面常有着不同的关怀重点与见解,说明了亲属概念的复杂性。受到社会科学反思运动的影响,美国学者大卫·施奈德(David M.Schneider)于1984年出版《亲属研究批判》一书,严辞批判西方亲属研究充斥着西方人"血浓于水"的"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以西方的文化观点为理论架构来审视与建构非西方社会的"亲属"。大卫·施奈德的批判被视为是新旧人类学的分水岭,带动了其后西方社会科学亲属研究的全面反思与转向。相较于西方学者,两岸中国学者的亲属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承袭了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同时也在观念上存在着汉文化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双重性偏见。而台湾泰雅族与云南大理白族亲属研究可以说明这种双重偏见存在的事实。因此,中国人类学的亲属研究,需要诸如大卫·施奈德式的深刻自我反思,来进一步探求不同文化人群的"亲属"。  相似文献   

8.
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中国现代启蒙运动中心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是一个文化谎言.它折射出知识分子坚韧性的缺失,也体现出对五四传统一定程度的遮蔽和曲解.这一思想不但不能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现实社会,反而导致知识分子群体与大众和现实的分离,知识分子的精神也日益孱弱,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性和行动能力.知识分子应该立足本土现实,进行自我批判,加强实践精神,才可望重新取信于民众,在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宗凡  徐续红 《前沿》2008,(8):168-171
柏扬和鲁迅思想中有惊人的相似点:鲁迅提出“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而柏扬亦强调“只要人民幸福”。柏扬继承的是来自“五四”的脉动,那就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上,柏扬和鲁迅都强调人民幸福高于国家强大,不能以牺牲人民幸福为代价去追求虚幻的强盛。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当前世界潮流是相符的,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精神分析学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冲动是要求即刻满足的,否则就会产生焦虑甚至心理疾病。于是,用理性扼止本能冲动,从而达到延缓满足,便成为人的终生任务。社会防控的制度设计同样如此。治安稳定是不能即刻实现的,其深层原因得不到解释和解决,治标不治本的警务行动  相似文献   

11.
尤其是长期的和平发展。使得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仍有蔓延的可能。小沈阳的娘娘腔受到观众的热捧,是否与这样的国民性有关呢?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社会的主流思想地位。这种权威地位的形成,与其学说积极的入世精神、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紧密相关。孔孟思想的最大的优点,是代表了全社会所有阶层人民的利益,而不只是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孔孟政治思想的最高宗旨,是取得社会全体国民的共赢。因此,孔孟的儒家学说,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共同的关注与接受,并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 ,资产阶级思想家、宣传家对国民性改造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论述 ,并形成了一股国民性改造思潮。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还是立宪派等 ,都对国民中存在的“奴隶的根性”、国民性的状况、国民所应具有的品质 ,以及国民性改造的目的、步骤、手段等问题 ,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探究 ,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时下鲜有听见人们议论国民性问题之际,《探索与争鸣》1997年12期发表的《陈独秀“改造国民性”的主张是正确的》一文,打破了许多年的沉寂,重新提起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旧话题。港京理抢融舒了国民者极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民性问题。什么是国民性?最权威的《辞海》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均未收入这个词条,这使我们难以凭籍精英们的智慧对国民性作最直观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国民性就是国民的普遍性格或社会性格。国民的社会性格具有二重性.国民性中的闪光点我们常称之为优秀品质或传统美德,不良国民性我们常称之为弱国民性或…  相似文献   

15.
国民性(Nationality)一般指某一民族所特有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在西方一些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著作中,国民性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如孟德斯鸠认为,亚洲弱而欧洲强,根本原因是亚、欧民族有不同的秉性。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形成过一股强劲的改造国民性思潮。然而,除了鲁迅研究领域外,几乎所有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述,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个题目,没有给它以应有的注意和地位。这是需要纠正的。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理论的民主原则是国民性话语的逻辑前提,同时,民族主义的国民性话语历史实践也具有普遍性。本文从理论与历史两方面讨论国民性话语的民族主义特征,揭示了国民性话语与民族国家的同构关系。民族主义构成了晚清的国民性话语的历史背景与重要动力,从国民性话语的实践特征看,可以说是民族主义的自我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后,日本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并不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条件,而日本人却创造了“日本奇迹”,这难道是一种偶然现象吗?  相似文献   

18.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他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在作品中观照市民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市民社会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在对国民性问题的思索上,他采用了文化批判的视角,通过塑造大量的典型人物和自己特有的写作手法,去展现自己对国民性的理解和对国民性重建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日关系自1972年复交以来,风风雨雨一路走来,走过了友好蜜月期,也经历了政冷经热期,如今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很多,一定程度上日本的国民性对日本的外交取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日本的国民性入手,深入剖析日本对华外交的内在文化动因,并提出了积极发展中日关系的一些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陈映真与鲁迅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论述比较偏重于从精神气质、政治立场和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的国民性思考的接受与衍义》一文独辟蹊径,在更具体的"国民性"思考与批判层面,指出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富有创造性的接受和转化,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台湾视野,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比附,需要注意陈映真所发挥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陈映真与鲁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