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做不起“美国梦”——我们不想做“苏联梦”——我们不会做“欧洲梦”——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中国和平崛起梦”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做了精辟的概括,他说:“中国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洲梦’;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必坚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讲演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质和平崛起所做的只是‘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做不起‘美国梦’;在人口流动上,我们也不会做‘欧们也不想做‘苏联梦’。”中国人不能做“三个梦”@朱根华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的三种国家崛起方式:挑战现存大国的军事战略方式;搭便车方式;以经济利益优先的霸权战略.中国不可能走其他国家崛起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独特的和平崛起之路.中国的和平崛起有自身的特点、吸引力、战略布局,中国和平崛起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政音 《前沿》2005,(1):26-28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有力武器 ,是中国和平崛起题中应有之义 ,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杨玲 《求索》2005,(9):88-9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考察中国和平崛起的历程,对于研究大国和平崛起的规律,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误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指导;二、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保障;三、融入国际制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四、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深远谋略;五、发展模式,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5.
方焰 《台声》2004,(8):32-33
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潮和势力。台湾问题是美国霸权主义者牵制中国最大的牌。 目前,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可大致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欢迎中国和平崛起,认为中国经济文化大发展对亚太地区和全世界有利。持这种态度的是大多数。第二种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有所疑虑,担心中国真的强盛起来,会不会恃强凌弱,争夺地区或世界霸权?第三种是根本不欢迎,甚至从骨子里坚决反对中国崛起。持这种态度的主要是一些霸权主义者,他们只要自己在本地区或在全世界崛起和称霸,不能容忍别的国家和民族也崛起。武力崛起固然绝不能容忍,和平崛起也在极力压制之列。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和道路是当代共产党人的重大创新,也是一个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前后一致的国家目标。中国“和平崛起”具有多层次内涵,并非简单的目标手段论所能涵盖。与中国“和平崛起”的要求相应,中国要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采取和运用具有现实性的策略,以保证和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去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出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及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两次讲到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也曾谈到中国和平崛起的问题.何谓“和平崛起”?中国如何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同志是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之一,本刊特邀他撰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界就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奇迹"式的发展势头,以及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崛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一背景下,"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理念,引发了学者们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资讯·短讯     
《当代广西》2008,(20):62-6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  相似文献   

10.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时事报告》2004,(6):18-25
21世纪的国内外环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平崛起”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和平崛起”既是新一届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定位,又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郑重承诺?在崛起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会给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什么影响?在实现“和平崛起”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当代青年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本刊于4月14日特邀几位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外部因素关键取决于美国。中美和,则世界和;中美斗,则世界格局就会产生动荡,中国和平崛起就会受到挑战。中国应如何以最小代价确保其和平崛起,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十字路口。中美之间矛盾冲突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而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上下一心,坚定信心,坚守底线,保持定力,不骄不躁,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三言两语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虽然形成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但它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三重历史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本质上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形成的时间不长,而且中国和平崛起尚处于进行时,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并非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30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经验,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自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未来前景究竟如何,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中国和平发展能否成功实现;二是和平发展道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崛起后的中国会不会谋求霸权地位。处理好这三个问题,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将是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小康》2008,(10):12-1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和平崛起理念不仅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更是中国基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做出的合乎经济理性的战略选择。和平崛起理念实践价值,在于其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潮流,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市场。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主体运行的相关性来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也不是孤立的。为此,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必须系统地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变化趋势,创造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做出最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时间条件,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空间条件,构成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条件。清醒认识中国和平崛起的时空条件,可以避免“迅速崛起论”和“崛起悲观论”,明确树立“崛起阶段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江西读者姜可1月8日来信说:《人大工作通讯》是全国350万各级人大代表、20多万各级人大工作人员自己的刊物。创刊一年来,以其高格调、高品位、权威性、指导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了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人大干部开展工作的教科书。笔者每期必看,受益匪浅。希望刊物在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三个一些",即内容再丰富一些——不仅要坚持民主与法制这条主线,而且要涉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4,(5):12-12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谈到,中国“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