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新社会阶层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新的社会阶层,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但是,新的社会阶层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到底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如何判断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否承担了社会责任?如何引导新的社会阶层承担社会责任?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本文试图在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的社会阶层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和路径进行初步探索,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先受益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富裕起来的新的社会阶层应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回馈社会。本文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入手,深入分析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责任缺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为提高新阶层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是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构成、分层及其政治与社会态度进行分析,提出需要分类型化展开统战工作,即:对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加强政治吸纳,使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社会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团结联谊,增强其政治参与性;对社会组织中的一线工作者加强政治指导,增强其对社会政策的正确理解与掌握;对社会组织中的志愿者与兼职者加强政治鼓励与资源配置,增强其政治向心力。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有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世界潮流,民营企业不该是看客,但随心所欲地将社会责任压到民营企业头上,令其失去效率,同样有害于社会。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包括从提高赢利水平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主要内容。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企业的自我规制,还需要市场、法律、政府、行业和社会舆论的规制。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梦,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梦的实现为正在崛起的新的社会阶层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积极向上的环境,同时也赋予了新的社会阶层履行社会责任新的内涵,促使新的社会阶层必将成为圆梦征途上一股重要力量.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新的社会阶层履行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社会建设责任和生态文明责任.  相似文献   

6.
公司是民商法和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承担社会责任是促进其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的行为。由此有必要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及实现机制进一步论证。探讨公司在最低限度责任和最高限度责任中所涉及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通过公司组织内部、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多方因素共同介入的方式,推进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经济实力、特殊的社会位置、强烈的参政诉求,是参与社会协同管理的重要力量。应通过政治引导、平台建设、制度规范、手段创新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服务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新崛起的社会阶层中的重要阶层。由于新世纪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在西方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引起我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公益责任是企业责任中的最高责任。虽然私营企业主近年来已经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但绝大部分的私营企业主没有履行公益责任。私营企业主阶层应该承担与之能力相符合的社会责任以增进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新的社会阶层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阶层地位和社会态度是以往经验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但对二者的关系缺乏深入的相关分析和因果解释。本研究根据社会阶级心理学理论和国内外经验研究得出的观点,采用经验调查数据,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主观阶层地位认知、社会态度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主观阶层地位认知、社会态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客观阶层地位和主观阶层地位都对社会态度产生重要影响,但主观阶层地位对于社会态度的解释力比客观阶层地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两者共存共生、双向互动。新社会阶层是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市民社会是我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但是,在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培育市民社会,实现新社会阶层与市民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