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党员参与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有的甚至带头和组织群众上访。这违背了党的原则和纪律要求,是错误的。党员参与集体上访,对集体上访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不良影响和危害更大:一是会增加集体上访的发生率。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党员若带头或组织上访,往往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是被动地参与,也会在事实上给上访群众起着壮胆、领路的作用。二是不利于党内保持团结统一的形象。党员参与集体上访,既给上级组织处理问题增加难度,又易使群众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党组织产生离心倾向,还会严重影响党组…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不能参与集体上访朱研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党员参与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有的甚至带头和组织群众集体上访。这违背了党的原则和纪律的要求,是错误的。集体上访,极易引发过激行为,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既不利于解决矛盾,又对上访群众所在地区、部门和...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9,(3)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党员参与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有的甚至带头和组织群众集体上访。这违背了党的原则和纪律的要求,是错误的。许多人集体上访,极易引发过激行为,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既不利于解决矛盾,又对上访群众所在地区、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开展正常工...  相似文献   

4.
西部随想     
老枪 《党风与廉政》2000,(11):46-46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农村党员,今年 5月份,我和 100多名村民集体到省上上访,反映我村村委干部的有关问题。前不久,县纪委在处理党支部有关成员在上访中的违纪行为时,以我也参与集体上访为由,给了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我很有些想不通。请问,党员为什么不能参与群众集体上访 ?读者 赵英俊 赵英俊同志:   所谓集体上访,是指有 5人以上 (含 5人 )的信访人,以走访形式结群到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同一问题的信访形式。   根据宪法和党章的规定,人民群众或党员有权以信访形式向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党的机关和法律部门反映问题,但必…  相似文献   

5.
为民 《支部生活》2007,(9):44-44
集体上访、闹事,干扰国家行政、司法机关工作秩序,容易引发和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党员参与集体上访不但有损于党员的形象,还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这是党的纪律,必须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6.
<正>集体上访、闹事,干扰国家行政、司法机关工作秩序,容易引发和激化矛盾,造成社会不安定,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党员参与集体上访不但有损于党员的形象,还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是党的纪律的要求,必须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8,(12)
最近,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员参与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通知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离不开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信访活动中,共产党员亲自参与、组织集体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看待共产党员集体上访,这是新形势下我们遇到的一个新课题。我想着重谈以下几点认识。一、应肯定共产党员有这种上访的权利。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中,对共产党员集体上访如何看待,存在有不少分歧,多数干部认为共产党员反映问题不应该采取集体上访的方式,我们的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也基本采取否定态度,即不提倡、不支持,甚至有的还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不准集体上访等等。共产党员能不能集体上访?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看它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看它是否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19日 ,离石市坪头乡赵家山村七旬老党员薛保荣 ,组织煽动60多名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市委集体上访 ,在党内外造成很坏的影响。1999年6月26日 ,他与两名群众在家中玩牌参赌被抓获。身为50年党龄的薛保荣不按组织程序向上级反映问题 ,而是组织群众集体上访且在家中设赌参赌 ,经坪头乡纪委报请乡党委研究决定 ,给予薛保荣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薛保荣:目无党纪国法 煽动群众上访@警鸣  相似文献   

10.
初始阶段抓超前防范。这一阶段应注重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重视初信初访,许多非正常集体上访,都与当地领导对群众的初信初访重视不够紧密相关。群众的初信初访,一般都是正常上访,如果初信初访解决不好,就可能导致非正常上访。二是从异常上访的苗头抓起。非正常集体上访在发生之前,有一个酝酿过程,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捕捉信息,主动做工作,把异常行为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从消除诱因上下工夫。解决非正常集体上访必须把握脉搏,对症下药,施以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党建与人才》编辑部:我是一名从事组织工作的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纷繁复杂,但尤其令我头痛的是群众上访问题。一些单位群众上访特别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敏感因素。尽管我也摸索了一些处理群众上访的新路子,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总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请问,怎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好群众上访,使工作成效事半功倍呢﹖薛宇飞[解答]薛宇飞同志:您好当前一些地方群众上访不断增多,这既是深化改革中多种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体现,也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做好群众上访工作是做好群众工…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转型期的中国,群众上访或者人民来信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集体上访和揭发性的人民来信。这种具有强烈中国体制色彩的行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并不陌生。记者近日走访了国务院秘书厅信访室原主任马永顺,了解了不少“文革”以前处理信访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李鹏飞 《党课》2007,(12):124-124
近来,在个别地方的信访工作中,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群众出现增多趋势。而这些群众之所以提出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个别群众不了解或者不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个人利益至上,不考虑全局利益和其他群众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有关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同类或类似问题没有按规定办事,或因各种原因给予了特殊照顾。因此,给上访群众留下把柄。三是个别地方、部门存在求稳怕乱、息事宁人的思想。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无上访、少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稳定、和谐”的主要体现,对群众上访畏之如虎。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就抓住这种“怕上访”的心理,动辄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行要挟,以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上访情况复杂,影响较大,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笔者就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集体上访的原因(一)群众切身利益受到共同的侵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但一般不会发起集体上访。只有与群众普通关注的、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发生了变化,而且感到这些变化是对自身不利的时,甚至是有所伤害时,才会导致群众心理失衡。并在所涉及的人群中互相议论、互相渲泄,从而产生共鸣,形成共同的利益倾向和向有关领导机关反映的一致性,这就构成集体上访的…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来,群众涉法类上访呈现了逐年上升趋势,占上访总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一些涉法上访事件呈反复性和规模性,时有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的现象。涉法上访的内容主要是对执法部门行政行为、法律纠纷、民事刑事判决、经济合同纠纷和山林土地纠纷等不服或有争议。这些信访所反映的问题中有一部分是可以或者应当通过正常法律渠道解决的,但信访人不愿走司法诉讼这条路;有些是走司法途径时,有关机关又不受理;还有些是经法院一、二审判决后,当事人不服,转而到行政机关信访反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矛盾也不断产生,群众信访活动出现许多新情况。突出表现在集体上访大幅度上升,社会突发性群体事件明显增多,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群众集体上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控制和正确处理群众集体上访,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急迫的问题。群众集体上访增多,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增多的反映,总体是属人民内部矛盾,是表达群体意思的一种方式。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它对于推  相似文献   

17.
这里,曾经矛盾问题成堆,干群关系紧张,社区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过群体上访,2010年底,党员群众对社区党支部的满意率不到30%。  相似文献   

18.
问 :什么叫集体上访 ?如何处理 ?答 :5人以上为了同一问题而串连一起 ,集体到党政机关或主管部门上访的活动 ,叫集体上访。集体上访的特点是声势大 ,影响大 ,涉及面宽 ,政策性强 ,如果处理不好 ,容易激化矛盾 ,扩大事态 ,影响社会稳定。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党章和宪法规定 :支持、保护群众通过正常渠道、采取正当方式反映情况、揭发问题 ,但不提倡群众采取集体上访的方式反映问题。要注意发挥信访网络的信息作用 ,做好集体上访问题的预测和防范工作 ,有效地化解矛盾。处理集体上访总的原则和要求是 :领导重视 ,多方配合 ,分级负责 ;坚持实事求…  相似文献   

19.
群众有困难、有问题在基层干部那里一时得不到解决和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上访的形式,想找到更高一级的领导或部门反映一下问题、表达一下诉求。眼下,对待群众上访,有着三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接访。接访,从字面上看,是伸出手来欢迎群众上访。接访这种做法是接待群众上访,比较善意,比较亲和,比较温情。像一些地方开展的"信访接待日",乃至"公开大接访"等活动,就是认真接待群众来访的好形式。另一种做法是截访。截访,从字面  相似文献   

20.
选人建章查处是解决农村群体上访的有效方法侯济舟目前,群众上访特别是农村集体上访事件不断增多,应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通过对部分乡镇和上访村的班子状况、经济状况、干群关系以及民主意识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些容易酿成群体性事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