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我国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类化预期"心理落空使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产生攻击性行为,"相对剥夺感"心理使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产生仇恨心理和过激行为,"群体隐匿"心理降低了道德行为准则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反社会行为的约束力,"群体共识"心理强化了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公正受挫"心理导致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产生越轨心理或极端行为。因此,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也呈增长之势。从社会心理和政治心理层面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为找到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方法,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疏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具有失衡、不信任、造势和法不责众的心理特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应用心理学原理,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做到:1.引导参与者保持正常的心态,消除失衡心理;2.赢得参与者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消除不信任心理;3.及时分化瓦解参与者,消除造势心理;4.保持震慑态势,消除法不责众心理.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对社会秩序极具破坏力的社会形态,公安机关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中坚力量,充分研究群体性事件中聚集人群的群体心理及其发展规律,依据心理学原理依法、合理地采用心理战术、心理策略对群体心理予以引导,是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网络的普及与社会问题相撞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作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网民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要预防并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掌握网民心理是关键。分析近五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挑选年龄、学历、职业三个主要网民属性,分别进行心理特点研究并提出疏导方法,使网络群体性事件防控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综合性。公安机关来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中,必须做到指导思想明确、职能定位准确、处置方法正确。在职能单位上,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现场秩序的维护者,查处违法犯罪的执法者,宣传法律的疏导教育者。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在当前转型期社会出现的现象,也是党和政府面对的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解决的问题。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和平的方法和策略。文化作为软权力,在和平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不仅表现在处理策略的把握上,还体现在和事件参与者沟通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在当前转型期社会出现的现象,也是党和政府面对的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解决的问题。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和平的方法和策略。文化作为软权力,在和平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不仅表现在处理策略的把握上,还体现在和事件参与者沟通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11.
"三个慎用"是指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必须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与慎用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必须准确把握"三个慎用"的内涵,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好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公安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和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宣传工作不仅能够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做出最佳解决方案,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与疏导,缓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冲突。然而,在公安实践工作中,公安宣传工作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公安宣传工作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失效的情况及其原因,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改进公安宣传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论群体性事件中警察与媒体的关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过程当中,公共关系策略的运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作为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因此,我国公安机关有必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探索在群体性事件当中警察与媒体的"双赢"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型活动安保面临着很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公安机关原先相对封闭的警务模式,无法适应大型活动安保要求。公安机关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警务资源,建立大型活动安保联勤指挥机制、重点人员共同监管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互援机制,深入推进情报信息沟通和共享,合力共同做好大型活动安保,确保“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负面网络涉警事件日益增多,呈现不确定性、虚拟性、炒作性、延伸性等特征,各级公安部门应汇聚各方力量,进行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成立专门队伍,引导网络涉警事件发展;搭建警民互动平台,依法合理处理诉求;探索措施,完善反馈评估制度;注重专项培训,提高警察素质;创新英模宣传机制,提升警察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群体性事件柔性处置理念"这个核心观点,阐述了其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论证了刚性处置手段和柔性处置手段在处置中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公安宣传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局。根据当前公安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公安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探寻公安宣传工作新思路和对策,以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18.
公安宣传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桥梁,是人民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重要渠道。警察公共关系的作用在于提升警察形象,获得公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者之间形成的二元互动对公安机关和现代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海黄浦江出现大量无牌无证的小船,部分无证小船与外籍船舶非法交易,甚至盗抢外轮,引发了多起涉外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并给恐怖分子造成可乘之机,直接威胁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了保障上海世博会安全,公安机关与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联合管理,完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