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创建了一所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学校——延安日本工农学校,这是八路军总政治部为了对被俘的日本官兵进行政治理论教育而建立的。她从1941年正式成立到抗战胜利结束的先后5年间,把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战俘改造成了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反战战士。研究这个学校的成立和发展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敌军工作和统战政策。一、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建立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建立是我军统一战线政策和日俘政策的具体体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1937年10月毛泽东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设有一所日本工农学校。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学员是日军战俘和投诚的日军士兵。那么,党中央为什么要成立一所这样的学校?这些学员在延安的生活怎样?他们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一所史无前例的敌军战俘学校——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先后接受了90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和优待俘虏政策的感召下,逐渐觉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反战活动,和中国抗日军民一起,谱写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新的篇章.1 1940年4月,日本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时任日本共产国际代表的野坂参三来到延安.5月,他向中共中央建议设立一所专门的学校,把日益增多的日俘组织起来,集中进行反战和平教育,提高对日俘训练、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中共中央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委托八路军总政治部筹建这所学校.征得毛泽东同意,学校定名为“日本工农学校”.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筹备工作,10月,日  相似文献   

4.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这年8月15日至8月29日,在延安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华北日本士兵代表大会暨华北日本反战团体大会。这次大会轰动了整个延安,上自八路军总司令,下至中直、军直和边区政府机关干部战士,都为侵华日军中竟杀出一支抗日队伍而振奋。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盛会,是由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和设在延安的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本部组织、召集、安排的,虽然会议议程颇多,但开得环环相扣,周密紧凑。8月15日,大会开幕式在陕甘宁边区参议厅召开,与会人员超过3000人,印度、朝鲜等国均派…  相似文献   

5.
1942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报道了一则重要消息:“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成立!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是1942年6月由驻延安的日本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反战同盟”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起来的。创立这个组织的目的是研究掌握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培养锻炼共产主义运动的战士,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打倒反动的军阀政府,建立和平民主的日本,并与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紧密团结,互相援助,共同努力,积极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当年6月23日,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反战同盟”延安…  相似文献   

6.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培养出了大批来自日军的反战人才,他们又在各个战场组织起了反战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和解放联盟等分支组织,不断接受着延安本部的指导。因他们通晓日军驻守规律及作战战术,其反战宣传和瓦解日军各种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经常“折腾”得日军被动挨打、狼狈不堪,而他们的反战组织则似滚雪球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日本反战进步人士纷纷投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洪流之中,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中,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反战工作最为有名的是日本共产党领袖、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校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负责人冈野进(即野坂参三);而另一位则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也是我党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延安时期我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先后开办了20多所“窑洞大学”。这些学校有:中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军政学院、军事学院、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陕北公学、行政学院、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日本工农学校、西北工学、民族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部队艺术学校、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陕甘宁边区师范  相似文献   

9.
1941年6月22日这一天,延安的天空特别晴朗。八路军总部创办的日本工农学校,迎来了辗转217个昼夜,才从晋东南到达延安的一批新学员。这批新学员共14名,绝大部分是在百团大战中被我俘获的日军官兵,如冈畸、大森、梅田、大山、加藤、山中等,从其他方面集中来的只有4位,他们是石田、阿部、后藤和小林清。从晋东南到延安,必须穿越黄河东岸的日寇占领区,在敌人疯狂“扫荡”的炮火中行进。为了安全,八路军抽一个精悍的警卫排组成护卫队。护卫队的队长姓郝,人们常称他“好队长”,指导员姓李。在路途中,郝队长兼政治教员,…  相似文献   

10.
肖冬 《党的文献》2002,(6):54-58
抗日战争时期 ,部分日本共产党党员和在解放区战场被俘的日本士兵 ,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帮助下 ,逐渐觉醒起来 ,自愿留在中国解放区 ,创建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工农学校从开学伊始到胜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的这段时期内 ,在日本士兵的思想转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培养出大批反战勇士。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今年第三期发表了赵安博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文章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除了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在敌人侧翼和后方作战外,还特别重视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我军对俘虏一贯是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搜腰包,生活上尽量照顾,政治上启发教育。但是,抗战初期这些政策并不被日军所理解,他们战败负伤后,仍继续抗拒,有的甚至自杀或杀伤我背负他们的战士。因此,我军在战斗中是杀伤多、  相似文献   

12.
曲利杰 《党的文献》2021,(3):102-110
全面抗战时期,为了加强对被俘日本军人的教育,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10月在延安筹办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大部分是来自前线的日军俘虏,也有部分是主动投诚的日军官兵.学员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进行政治教育,学校将学员分为A、B、C三个班,分别讲授初步的社会主义理论、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政治问题、联共(布)党史等内容,启发学员阶级觉悟.二是引导学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学员进一步摆脱旧的、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观念.三是带领学员进行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建造校舍等劳动以及娱乐活动和民众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对学员思想改造很有助益.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下,不少学员在思想上、政治上有了进步,一些人参加了反战组织,同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反对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汇》2022,(3):32-33
<正>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随着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不断增多,在其中一部分体育爱好者的组织下,体育运动在延安逐渐开展起来。其中,有1938年的滑冰比赛大会、1941年延安体育训练班开设的滑冰训练课、1943年的延安市溜冰大会等。从延安城穿流而过的延河,在冬天冰封以后,就成宽阔的滑冰场。延安体育会的滑冰场就建在城北大砭沟口延河上。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解放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延安一代""延安一代"指大致出生于1900—1925年之间的红色知识分子,他们于抗战前后进入各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1940年底,杨尚昆从太行回到延安,一直到1947年撤退,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杨尚昆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 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  相似文献   

16.
陈奇文 《学习月刊》2012,(16):18-19
今年是延安整风运动70周年,当我们举行纪念活动的时候,湖北的同志很自然地联系到延安整风对鄂豫边区整风运动的引导。延安的整风运动是1942年到1943年在延安进行的。鄂豫边区的整风运动首先于1942年在部队开展《战时整顿三风》的运动;1943年冬紧接着全面开展整风运动至1945年8月第二期高级整风班结束时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7.
1942年5月,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召集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讨论文艺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延安北门外的杨家岭,是这  相似文献   

18.
曾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的何方,回忆1938年他在延安的学习、工作经历,令人回味。我在延安的生活有一大半是在抗大度过的。那时的延安,  相似文献   

19.
正陈云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全党享有崇高的声誉。从1937年底到1945年9月,他在延安工作、生活近八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陈云先后主持中央组织部与西北财经办事处的工作,为党的建设与财经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组织部要面向全国1937年11月29日,陈云从新疆到达延安。他是搭乘运送王明、康生回国的苏联飞机抵达延安的。在简陋的机场上,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在延安的中共领导人几乎全都来了。见到了分别两年之久的战友们,陈云心中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20.
裴毅然 《党史文苑》2014,(10):55-56
1949年解放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