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7)
朱熹基于其会同蜀、洛,兼容释、道诸学而成的理学体系,产生了理学书论下的书法伦理思想。这既源于朱熹对程颢、程颐书法伦理思想的继承,也源于朱熹对宋代盛行一时之苏轼"尚意书风"所追求"奇""险"的深入批判。朱熹书法伦理思想之核心是"中和"与"守常",这既包容了朱熹早年书法伦理"拟古尚法"的内涵,也体现着其晚年书法造诣日臻纯熟之下,关于书法伦理"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之进一步嬗变。同时,朱熹从"拟古尚法"到"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之书法伦理嬗变过程,也在此后历代产生了诸多歪曲及误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7)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里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思想。通过朱熹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接着对他家庭伦理思想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包括父慈子孝、夫和妇柔、兄友弟恭,并发现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格物致知说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之一,本文通过对格物致知说基本内涵的详细阐述,对格物、推类方法的进一步分析,最后论述了格物致知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沃尔夫《关于中国实践哲学的讲话》大量使用了儒家经典的思想和材料.这其中主要涉及《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中庸》的"人心"道心"和"明善",《孟子》的"理义之悦我心"的思想.与此同时,沃尔夫还积极接受了朱熹理学:他《讲话》的主旨是由理性和知识可以开导出道德,这一思想与朱熹理学若合符节;他还引用了《大学章句序》和《小学》,对朱熹理气、天命之正和形气之私的理学思想也进行了阐释.沃尔夫在《讲话》中提到的所有重要观点和哲学概念,都可以在儒学经典中找到对应处.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经典解释圆融通达的特点,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重要区别所在。通过分析王阳明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并与朱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以呈现阳明心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全祖望评价他的思想体系,"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本文并不是着眼于朱熹天理论、人性论、欲望论等社会思想的论述,而是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出发,将南宋社会转型背景与朱熹理学思想建构的过程相结合,并分析其对于个人、宗族、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念琴 《学理论》2013,(17):28-29
"诚"作为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直至北宋周敦颐将"诚"植入《易传》之时,作为本体论范畴的"诚"才终于得以突显,周敦颐也因此被尊为理学鼻祖。受此影响,至朱子时代,一个精细庞大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终于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人物介绍】朱丹溪(公元1281~1356),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朱丹溪是滋阴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同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被誉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丹溪早年师从理学大师许谦,研习朱子性命之学,后弃儒学医,受业于罗知悌(河间学派三传弟子)门下,丹溪先儒后医的求学经历使他的医学思想具有理学思辨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朱熹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朱熹的廉政思想首先体现在"诚"这一哲学本体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仁民爱物救灾活民、刚直不阿严惩贪官、公私分明廉洁自律、宣明教化敦风化俗这四个方面。他关于存心、持敬、格物三个方面的修养之道也涵括廉政思想生成和强化的基本方式。朱熹的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主要有:要始终保持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要始终保持修身进德改过迁善的自我革命之心。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5)
吴海,字朝宗,号鲁客,世称"闻过夫子",福建闽县人,元明之际著名文学家、理学家。资性醇正,学有根本,平生不慕浮名,隐居林泉,致力于传承发扬朱熹理学,对元末明初闽中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吴海治学力求思辨,尊崇真知,以躬行务实为旨要,学术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其代表作《闻过斋集》叙事严密,内容丰富,议论精准,史学思想独特,既有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战争的详尽记录,又有对伦理纲常、社会风化教育等方面的客观评述,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各界》2009,(7)
周敦颐(1017-1073)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田、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张婷 《学理论》2012,(5):100-101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理学思想体系编排并全面阐述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学术。近年来学者对《近思录》贫富观研究较少,旨在提出该书中对于贫富的观念:求富正当论,勤劳致富论,非义不取论,进而详细论述有政治目的的天命论、一般人对待财富所应该持有的心态、面对复杂纷扰的节欲论。  相似文献   

13.
杨永胜 《学理论》2012,(29):51-52
朱子论佛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朱子语类.释氏》篇中,朱子早年虽然有学佛的经历,佛学对其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看,朱子是反佛的,其反佛的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朱子认为佛教之说多是世人附会老庄之学而成的,新意甚少;二是朱子认为佛教入华以后脱离了它的本旨;三是释氏的"空"把一切都空掉了,变成了纯粹的虚无,佛言空,儒言实;四是佛教败坏了人伦纲常。  相似文献   

14.
舒湮 《瞭望》1988,(48)
近年来,学术界有人给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辩护,说这个论点的提出是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论者引据朱熹对宋孝宗大谈“存理灭欲”,触犯天颜以致罢官,证明理欲之说首先在制止皇帝的纵  相似文献   

15.
王轶楠 《学理论》2014,(3):49-50
冯友兰先生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尤其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的学术研究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所带来的近乎毁灭的打击,而冯友兰先生正是在这种颠沛流离之中完成了"贞元六书",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同样也是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以《新理学》为主要材料入手,来对冯友兰"新理学"之"新"在何处做浅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杨浩 《学理论》2012,(15):121-122
在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中,读书法是朱子在解释四书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切己体察"是《四书章句集注》所载读书法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本文以《读论语孟子法》为中心,并结合《朱子语类》所论述的读书法,从切己、知道、设身处地三个层次来分析"切己体察"的具体内涵。"切己体察"就是要求学者应当从真理的向度达到对经典的理解,即是对经典表面之下的真理进行体会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也是南戏的摇篮。远在南宋时期以叶适为代表的著名温州永嘉学派和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学识思想三足鼎立,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提出的“通商惠工,利义并行”的事功学识思想,把物质看成是道德思想的载体,把辛勤劳动所拥有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8.
杨敏 《学理论》2010,(17):157-158
《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文学辉煌灿烂的源头。而对十五国风中的男女之诗,异说颇多,其中影响最大,也颇受人非议者,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出的"淫诗"说。清代,实证考据派和思辨派的兴盛,朱熹的"淫诗"说开始受到广泛质疑。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重构荣辱观中国地质大学刘义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重构中华民族的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有着强烈耻感意识的民族。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阳明心学中的精华如"知行合一"等思想也多次被总书记征引,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阳明学真精神的正确把握,同时也阐明了阳明学的现代价值。王阳明作为我国宋明时期理学思潮中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建构的博大精微的心学体系是对中国儒学思想与宋明理学的新发展,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不仅深化和改变了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整体格局和发展方向,对后来理学演变乃至明清以降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