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清廉度评价即腐败测度,在一些国际组织的主导下,已形成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主客观综合评价三种不同维度的评价话语体系。本文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规范、评价技术、评价结果应用"五位一体"的话语结构,系统剖析了主要国际清廉评价话语体系的特征与不足,指出了国际清廉评价组织话语权的虚伪性,并结合我国清廉评价话语体系成长的实践,提出应将公众感知的清廉主观印象与政府自觉的清廉努力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厘清中国清廉评价话语权建设的正义基础、先进理念和科学路径,构建既有利于鞭策政府自主反腐败,又有利于增强公众获得感的中国政府清廉评价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老子运用"道法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从天道推及人道,并将其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人类活动之则,以此指导理性人生、构建理想社会。虽然老子没有提及"为政清廉"一词,但老子把"自然无为"视作人的本性,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成为老子为政清廉思想的最高追求,"以慈修德,以俭养德,不敢为天下先"成为老子为政清廉思想的价值取向,淡泊名利、致虚守静成为老子为政清廉思想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清廉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成为中国反腐倡廉的一面旗帜,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清廉中国"国家战略在构成上可分为清廉政党、清廉政府、廉洁文化、廉洁社会等;从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等;在运行上包括价值取向、目标追求、战略布局、重大举措、基本保障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腐为民、全民参与等。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态势的形成、反腐倡廉理论的开拓创新、部分省市的积极实践为"清廉中国"国家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创造了条件。"清廉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仍面临着反腐败工作中的难题、西方敌对势力的破坏和腐败痼疾难以根除等挑战,进一步强化教育、监督、惩处、保障方面的建设是"清廉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必然选项。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清廉     
李传玺 《党政论坛》2010,(10):51-51
“清廉”这个词应该是专指仕途之人的。胡适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写文章教书办杂志,似乎与这个词不沾边,但他毕竟出任过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后来也担任过所谓“中研院”院长,在国民党那样一个贪腐的环境中,胡适能否保持清廉,不致堕落成他一直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正确认识为民务实清廉的辩证统一关系,牢牢把握为民的根本所在,掌握务实的方法,达到清廉的要求,才能保证活动做到"不虚"、"不空"、"不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党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以改革精神推进为民务实清廉体制机制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其途径在于:创新宣传教育体制机制,端正"三个观念";创新工作落实体制机制,纠正"三种主义";创新示范激励体制机制,培育"三大精神";创新监督问责体制机制,健全"三类监督";创新考核评价体制机制,接受"三门考评"。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9)
民主指数与清廉指数作为目前学术界反映国家(地区)民主与政府清廉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更是其中的重点。选取全球五大洲15个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地区)为代表,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呈正相关的理论假设,之后采用SPSS中Pearson系数的相关性检测方法对2015、2014和2012年度两个指数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实证研究。以此作为代表性案例,得出民主指数与清廉指数呈现高度正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财权决定事权,监督财权才能从根本上监督行政权、预防腐败,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84个国家的预算公开性指数与清廉指数的相关性,可以寻找预算公开支撑政府清廉的共性规律和制度条件。研究表明:预算公开性指数对清廉指数有很强的支撑作用。这一结论的启示是:反腐败不能仅仅依靠规制用人的制度,还要有完善的规制用财的制度,预算公开是政府走向清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过去10年中,全世界的众多社会研究分析机构均把目光对准了丹麦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这里夏天日照稀少,冬天寒风呼啸,资源并不丰富,征税还高得吓人。但就是这个小国,却拥有全世界最清廉的公务员系统和最幸福的国民。"世界第一清廉国"是怎样炼成的?日前,丹麦新任驻华大使裴德盛向本报记者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研究》2021,(2):59-65
作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在打造清廉民企高水平示范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获得了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坚持示范引领,注重发挥特色品牌带动作用;落实政商"亲清"要求,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等有益经验。不过在"清廉民企"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包括民营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司法保障政策不完善、中小微民企清廉建设动力机制不成熟等。为深化温州清廉民企制度化建设,必须加强廉洁从业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健全民营企业预防腐败的外部监督机制以及注重民营企业清廉建设工程的区别化对待和差异化推进。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廉政研究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一共收集了135篇学术论文,涉及历史、经济、社会、法律等诸多方面,与会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带来了调研的真实情况、带来了创新的实践经验、带来了解决问题的管用的建议",通过畅所欲言和热烈讨论,与会人员达成重要共识:清廉中国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的战略标识。这一共识为"清廉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颜颖颛 《党政论坛》2011,(22):40-40
过去10年中,全世界的众多社会研究分析机构均把目光对准了丹麦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这里夏天日照稀少,冬天寒风呼啸,资源并不丰富,征税还高得吓人。但就是这个小国,却拥有全世界最清廉的公务员系统和最幸福的国民。“世界第一清廉国”是怎样炼成的?目前,丹麦新任驻华大使裴德盛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丹麦的“秘诀”。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王炜 《学理论》2013,(16):132-133
"人本法律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法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关于"执法为民"的生动反映,同时也是十八大提出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和建设廉洁政治的思想导航。在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今天,强调清廉政府体现了我们党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更是建设法治政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4.
清正廉洁是对人的行为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领导干部执政操守的核心,是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保持清廉之身,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做到“三养”。  相似文献   

15.
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孰优孰劣是绩效测量中的关键议题,二者之间的争论持续多年。在厘清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的概念与内涵、适用性及局限性的基础上,围绕焦点议题梳理有关文献,呈现了绩效评估方式研究的学术争论。国内外学者重点围绕主客观评估的契合度、效度与选择等议题展开争鸣,但这些问题尚未形成定论,甚至产生相反的结论。目前,主流的研究倾向于采用实证研究的逻辑分析范式,倡导以定量研究的形式展开,较少关注中层理论的延展。在未来研究中,公共部门绩效测量应该从"低质量"向"高质量"转变、从"实证单行"向"理论与实证并行"转变、从"定时评估"向"实时评估"转变、从主客观评估的分野走向融合。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各有优劣,探讨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的融合对于开展基于中国场景的绩效评估研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的观测是判断腐败发生风险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方式。传统权力运行制度下,隐秘性信息不对称与敏感性信息不对称构成了腐败评估与风险预防的严重障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尤其是政务大数据的挖掘应用,给腐败行为的全过程控制与预防提供了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腐败评估预警能够通过运用计算机处理手段和信息集成系统,对行政权力运行中产生的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腐败评估预警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主观-客观"和"过程-结果"两个纬度分成四个象限,具体包括自我测评类指标、腐败感知类指标、业务开展类指标、案件查处类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政府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但其是否会直接提升公众的清廉感知程度则有待经验研究的验证。通过对G省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近70%的受访公众感知到其所在的县/区党政机关总体清廉程度较低。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发现,政府反腐败力度的增强与公众的清廉感知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绩效、文化和信息三种机制显著影响着公众的清廉感知差异。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其感知到的清廉水平越高;公众的腐败容忍度越高,其感知到的清廉水平越高;有行贿经历和被索贿经历的公众与没有这些经历的公众相比,前者感觉到更低程度的清廉水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行贿和被索贿经历会直接减少公众的反腐败工作满意度,被索贿经历比行贿经历更会降低公众的腐败容忍度,而腐败容忍度反过来也会影响公众的反腐败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5,(3):37-44
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动态平衡的历史。早期客观指标居于主导,主观指标受青睐反映了政府责任机制的重大变革,具有多样化功能和价值。但主观指标存在诸多局限:公众评价能力有限;比较价值有限;不能回答权利公正问题;在中国面临的特殊局限性。因此,"万人评政府"模式应退出历史舞台。主观客观指标合理平衡的着力点包括合理确定相对权重,差异化处理,强化公民为本和结果的导向的客观指标的设计,发挥满意度调查的诊断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9.
郑功帅 《学理论》2015,(6):88-89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然而特权现象与这一目标水火不容。分析了特权现象的种种表现及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反对特权现象提出具体对策,以期对推进机关党建、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机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政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曾发现国民党的贪官污吏腐败到了“见钱不要脸,贪色不要命”的程度时,在《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中痛斥国民党说:“国家有此一群恶狼,无怪乎国事不可收拾,人民愤怒已达极点,而无人敢暴露其凶残,为挽救国家崩溃之危机起见,极宜断行有效办法彻底取消一切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