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琴 《瞭望》2007,(25)
网络“黄毒”已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亟须建立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的长效机制今年4月开始的十部委联合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清除网上淫秽色情信息9万多条.立案侦  相似文献   

2.
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不能停留在“描述”这个阶段了,而应当尽快地转入科学的分析和“解释”阶段。尽管已有不少人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往往只是描述性的解释。“解释”在这里的真正含义是“证明”,即犯罪研究应从经验的描述转入科学的证明。一、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现在我们着手研究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解释”的理论设想,这是把青少年犯罪研究推向另一个阶段的尝试。要保证这设想不成为空谈,取决于研究的目的性和科学性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运动六十二周年的时候,我们访问了新成立的青少年研究所。这个所的任务是对青少年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向党和政府提供政策依据。我们从研究所开列的十多个研究专题中,找出一个为社会上(也包括青年自己)所广泛关心的课题,向研究人员请教。这个课题就是:青年工作的辩证法。 把握当代青年的本质和主流 我们的话题,从“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前,广州市东山区连续发生了两宗入室抢劫杀人案,凶手都是广州市的青少年,其中最小的仅15岁,而被害者都是他们的同学或同学的家长。这些少年杀人犯虽然年纪轻轻,但杀人手段却非常残忍,而作案动机却又相当简单:抢劫钱财→杀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花季少年铤而走险,杀人犯罪呢?笔者最近采访了这几个少年杀人犯和他们的家庭。 700元钱夺走一条人命 这几个青少年杀人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可以说与他们家长的娇宠迁就、包办代替、放任自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强化青少年国家认同是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契合,以国家认同为内核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表现出奠基、承接和新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主要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是根本前提,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根本原则,坚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衔接是基本保障,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是基本精神。新时代,我们要继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把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练就强国本领,践行报国行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所热切关心的问题,而其中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紧紧困扰着人们的则是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占相当大比例,全党、全社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青少年犯罪,近几年来,不光是在我们国家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别国,乃至全世界都呈发展趋势。犯罪活动的猖獗,犯罪率的上升,使得西方一些国家束手无策,视为“不治之症”,抑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从社会主义法制的角度,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一整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后,立即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新世纪后继有人,真正走上创新、发展之路?人们不约而同都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教育,投向了青少年。将承担跨世纪使命的这一代青少年的创造能力,能让祖国和人民放心吗?我们需要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做些什么呢?为此,教育部科技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从去年7月至今年3月共同组织实施并完成了首次“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社…  相似文献   

8.
“乌台诗案”发生于1079年,“车盖亭诗案”发生于1089年,两次都是文字狱,前后相隔10年.“乌台诗案”与事主苏东坡的名声成正比,在历史上影响非常大;“车盖亭诗案”的事主蔡确虽然贵为宰相,但文名远不如坡公,又被宋史列入“奸臣传”,所以,“车盖亭诗案”几乎被历史遗忘.其实,如果说“乌台诗案”作为一个政治事件,还能算事出有因的话,“车盖亭诗案”则纯属捕风捉影、无限上纲;“乌台诗案”是改革派打击保守派,“车盖亭诗案”则是保守派打击改革派,它们都是北宋知识分子之间的政治倾轧,给我们留下一条从无耻走向更加无耻的政治轨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处于二十世纪的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青少年保护问题,尤其热衷于运用立法手段,制订各类青少年保护法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青少年专门法规,是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颁布的《少年法庭法》,这部法规从保护青少年的目的出发,规定了少年的上限年龄为16岁,规定了少年犯罪应从轻处罚,规定了设少年法庭专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由于该法规内容新颖,很有吸引办,美国其它各州和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制订青少年法规。亚洲最早制订青少年综合性法规的  相似文献   

10.
追缉逃犯是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网上追逃”是公安机关运用高科技手段的现代警务模式。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铁路公安派出所“网上追逃”工作:1.要有好的领导班子;2.提出合理、明确的工作目标;3.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4.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5.总结好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尝试测定青少年出入不当场所与偏差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式。本研究发现,青少年出人不当场所确实会对青少年带来负面的影响,但其作用并非完全是直接的,其中部分的作用则是间接地透过理性选择因素与差别压迫理论因素所造成。据此,我们建议,青少年犯罪防治政策除要规范青少年出人不当场所外,也要从青少年出人不当场所的背景因素上着手。本研究用“不当场所”一词来表示KTV、MTV、PUB等地方,作者无意做任何的价值判断,或者以之作为导向研究的结论。此地所称青少年出人“不当出入”系采用社会性与功能性的定义为之。一、文献…  相似文献   

12.
扑朔迷离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迅速崛起和勃兴,成为了当今社会万象里的一道奇异风景线。从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就可以管中窥豹,如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视频聊天”现象、外来文化中的“欧美大片”、“哈日哈韩”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就是其表层的、集中的,也是颇为典型的代表。“超女”浪潮风靡全国,达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这同样也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参与主体的。  相似文献   

13.
A:嫉妒动机是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当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犯罪率都在直线上升,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严打”以后我国及我们浙江省青少年犯罪又趋上升状态。从全国来看,25岁以下的青少年案犯占查获案犯总数的比例是:1985年为71.3%,1986年为72.5%,1987年为74.3%,1988年青少年犯人占全国在押犯人的80%。从我省来看,青少年案犯数与全部刑事案犯罪总数的比例,也由1983年的62.9%,上升到1987年的71.93%,1988年竟达74.8%,1987年全省抓获的青少年案犯比1986年上升15.7%,使青少年案犯总数与青少年总人数之比高达万分之十三点一,1989年上半年全省共判处青少年罪犯6083人,又比上年同期上升69.4%。  相似文献   

14.
《法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登了丛文辉同志关于《“青少年犯罪”不是法律概念》的文章。读后,有些不同看法,特提出与作者商榷。 (一) 研究“青少年犯罪”是不是法律概念,首先涉及到对“青少年犯罪”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是人们通过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概括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人们接触了大量的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的社会现象以后,形成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和所以能在我国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被  相似文献   

15.
原因论是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我国开始青少年犯罪研究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存在,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社会现象?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什么会大幅度上升?它又有哪些特点?如何处理这些违法犯罪者?又怎样从全社会来预防犯罪问题?等等。鉴于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观点、立场不同,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解释就不一样。例如,近年来,在某些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文章中,就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有些甚至比较严重。尤其是“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散布,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青年研究》1982年第9期的《人性异化与青少年犯罪》,1983年第6期的《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论”的两点商榷意见》,1983年第9期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  相似文献   

16.
于滨 《瞭望》2000,(16)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案例: 当公安民警们千辛万苦地 阿找到那位需要解救的被拐卖妇女时,她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回家。”可是,既是买主又是丈夫的他,却紧握结婚证说:“妻子是我买的,但我们是合法夫妻。” 首次全国规模的“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斗争已从今年4月1日开始。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指出的,此次专项斗争力求突破一批案子,打击处理一批“人贩子”和买主,解救一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从而遏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上升的势头,最大限度地减少收买妇女儿童的社会丑恶现象。公安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主任黄华平教授…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列车流窜犯罪手段的多变性、侵害目标的不特定性、活动轨迹的跳跃性以及逃避打击的隐蔽性给传统的流窜犯罪打防工作带来挑战。铁路公安机关应通过推进铁路站车的“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购票实名制”的优势,全面强化刑侦基础工作,有效提升刑侦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打击高铁流窜犯罪的工作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偶像崇拜行为内地上一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基本上是一种“榜样崇拜”;香港上一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基本上是一种“师长崇拜”,八九十年代两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一种“三星崇拜”,而现今内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基本上都遵循着“三星崇拜 民星崇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和掌握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香港青年协会从今年一月开始进行了每月一次的、名为“青少年调查系列”的全港性青少年意见及行为调查。调查是以电话访问形式进行,由香港青年协会委托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进行访问及数据分析工作。本刊在此刊出的是今年四月进行的第四个调查“青少年对黑社会的感观”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流行语”的初步界定何为“青少年流行语” (或称“青年流行语”),目前还没有(也暂时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的字面理解,“青少年流行语‘大概就是’在青少年中流行的语言”吧。所谓“北京青少年流行语”、“上海青少年流行语”、“广州青少年流行语”、“天津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