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宫奕琨 《民主》2014,(1):37-37
<正>支部简介民进辽宁省营口市盖州支部成立于2009年11月18日,现有会员19人,是以教育界会员为主的综合性支部,会员分布在盖州市内。盖州支部从成立至今每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助老扶贫活动,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连续4年提案获得盖州市政协一号重点提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职工大规模集体上访成为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化肥厂是一个有着1000多名职工的国有企业,2000年8月宣布破产,2003年5月,被一家外地公司(华星公司)买断。自破产以来,职工因集资、工资问题多次集体上访。一次,该厂200多人因变现资金分配问题来区上访,并挟持在现场解决问题的区政府领导赴市上访,情绪激烈,行为失控。鉴于这种情况,买断方公司董事会决定撤资,形势异常紧迫。事件发生后,区委迅即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相关单  相似文献   

3.
"发展越快上访越多"是近年来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中遭遇的一个怪圈,能否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对基层党政领导执政能力的一场考验。拥有50多万人口的南昌市青山湖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今年未出现一起赴京上访,赴省、市上访的也较去年同期下降51%和92%。  相似文献   

4.
科学管理是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加速器于忠孝,于新恒本世纪70年代,一位叫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教授,写了一本题为《看得见的手》的著作,书中称管理协调为"看得见的手"。强调这只"看得见的手"比当年亚当·斯密称市场协调这只"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地促进经...  相似文献   

5.
凌讳 《瞭望》2007,(36)
"群众一日叫苦,我们一日心中难安。"这是山西应县主要领导对上访群众的一句话。据报载,为了有效地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山西应县县委建立起了"书记、县长每月亲自值班专门接待上访群众"的制度,提高了上访问题的解决率,此举受到当地群众好评。笔者以为,各地政府的党政一把手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上访问题上,应多花些心思,多下些气力,多做做工夫。  相似文献   

6.
营口市是国有经济曾经占绝对优势的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几年,营口市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1年民营工业实现产值326.6亿元,同比增长15.2%;上缴税金16.8亿元,同比增长45.8%;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83.4%。营口市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14个市中位居第三。营口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生在计划经济影响最大,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辽宁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营口市市长李文科就营口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畅征 《瞭望》1991,(48)
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苏美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西方的国际政治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否定第三世界存在、否定第三世界概念具有意义的议论。 1987年,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吉尔平在其所著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写道:“第三世界不再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8.
柳湾 《民主》2002,(11)
近日,在某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讨论妥善解决群体上访问题时,有人建议把带头闹事的抓起来。党委书记掷地有声的要求: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这种群众第一的观念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回归。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理念,所迈出的脚踏实地的一步。这是开创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文诺 《民主》2005,(6):42-42
报载,这几年,因城市强制拆迁和低价征用农村耕地而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显著增多,中央要求各地努力做好工作,于是中办、国办信访室门前出现一种特殊现象:不少地方派专人在此守候,负责截住本地上访人员, 不许他们“接上”信访室人员,是为“截访”。这是  相似文献   

10.
于佰春 《侨园》2002,(6):22-23
一封通天上访电报撬开游子归国之门 1976年夏季的一天,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收到一封致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电报。时值苏共二十五大筹备开幕期间,百忙之中的苏共中央办公厅官员还是细心地审阅了这封署名“孙宝山、张美丽”由苏联远东滨海边疆区鸟苏里斯克市发来的电报。电报说:“我们夫妇二人是侨居苏联的中国公民,两年前丈夫孙宝山因公致残,迫切希望归国定居。但是,多次申请未获批准,希望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百忙之中关注此事,批准我们回国定居。”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市内务部很快就收到苏联内务部命令,催办、调查孙宝山夫妇申请回国事宜。  相似文献   

11.
程平源 《青年研究》2012,(2):58-68,95
现有西方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理论不足以解释中国农民的上访和抗争事件。本文以郭村调查中的三起个案为例分析了中国农民上访和抗争中的德性诉求,发现农民无论把村政腐败归咎于个别村干部还是把上访目标的实现寄托在上级青天身上,以及在抗争中对矿霸的控诉,在村政治理上对能人的期待,都共同体现了一种德性正义的诉求目标,进而遮蔽了农民对村政腐败体制性的认识。这就为中国农民上访和抗争的集体行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德性论的解释模式,同时为重新认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左崇年 《民主》2009,(3):53-53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仁寿县的一条主要街道,因年久失修,水泥路面裂成数不清的“罗锅坑”。2008年初,退休工人王耘给县委写了一封短信,呼吁改造这条老街。没想到王耘的意见成了县委的决策依据。这条街道“十一”前峻工了。“一封信换来一条平整的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浩瀚的古籍中,毛泽东主席特别推崇《资治通鉴》,他读这部古书,不止读过一遍,还专门作了批语,并推荐给各级领导干部一读。我在70年代创览过此书,也觉得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籍,是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之一。《资治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全书294卷,记载了1362年的史实。该书运用资料广泛,除取材于十七史外,还从222种野史、传状、文集、谱录中引取各种资料。主要撰稿者刘分L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从动…  相似文献   

14.
“挂牌办案”,这是山西省河津县人民检察院到基层直接处理案件的一个新做法,受到群众的好评。 一九八四年六月的一天,山西省河津县人民检察院在城关镇第一次挂出群众上访接待站的牌子时,一下轰动了赶集的群众,人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这是方便群众的一件新鲜事。两年来,“挂牌办案”又有新发展,由这个接待站发展到检察长接待群众处、公检法联合接待群众日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公检法联合接待群众日,先后共挂牌一百三十多次,接待上访群众三千多人次,受理案件七百多件,挽回经济损失五十多万元,同时还为干余人次提供了法律咨询,使群众上访的案件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1995年9月18日,《保定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位县公安局长的来信,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去,公安民警接触群众做工作,开口便称“大娘”、“大嫂”,让人听了很亲切,而现在,这种称呼却很难听到了。这说明了什么?《保定日报》以此开辟专栏,40多天收到来信来稿来电逾千件。有一封来信指出,“大娘”“大嫂”的称呼,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干部也好,警察也好,只要心里有自己的衣食父母,“大娘大嫂”的称呼自然就会不离口了。还有一封来信说,这些年,有些人对“先生”“小姐”十分亲切,却疏远了“大娘”“大嫂”,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忘本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陈辉 《理论视野》2009,(10):43-45
理解上访老户的持续上访行为,应该重点把握其心理特征。政治挫折感是一种复杂的政治情绪,它主导着上访者的政治行为,是上访经历的伴生物,是上访失败的后果,又是继续上访的精神支柱。政治挫折感是行动与结构的产物,在上访者同体制互动和博弈过程中生成。  相似文献   

17.
沈延毅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爱国人士。曾任沈阳文史馆馆长、辽宁省暨沈阳市政协委员、民革辽宁省暨沈阳市常委、辽宁省暨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沈老生前参与了广泛的社会活动和海峡两岸及中外交流,声名远播海域内外。沈延毅先生字公卓、号述菊,1903年12月19日出生于盖州市城东古台子村。先生原名延蓉,字剑玮,30年代初更名著、字公卓,40年代中期更名延毅,其斋名为述菊斋、语冰室、天行健斋。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唐河县张清寨村5名群众因上访被判刑一事,凸显了某些基层政府对待群众上访的“傲慢与偏见”,而诱发这种“傲慢与偏见”的或许就是在官场颇为盛行的一种“潜规则”;“上访”就等于“闹事”,上访者就是影响地方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于是,少数基层政府干出了诸如散布“越级上访就是违法”之类标语口号,乃至以所谓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抓捕和制裁上访群众等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吕日周对待上访群众的办法是搬一个小板凳,坐在上访群众中仔细地听、认真地记。去年以来,《嘹望》新闻周刊刊登了一些探讨上访问题的文章,很受教益。再读今年第12期的《欢迎上访与害怕上访》,也不由得想到了吕日周。  相似文献   

20.
在河北省邢台地区,谁要有事找地委书记李明珠,只要他在,就能和他坐在一起谈一谈;谁要写信向他反映问题,件件都会有着落。从1988年5月底任地委书记至今,李明珠亲自处理群众来信2500多封,亲自接待上访群众1400多人,查处催办重要信访案件200多起,为群众办了上千件实事、好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