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杜新  刘伟 《瞭望》2006,(29)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聚集境内外资本的第一梯队,而“环北部湾”地区,则很可能成为第二梯队“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提出,可能引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圈的热烈猜想。作为中国西部惟一一个沿海的省份,广西谋求“海上突破”的战略从未停止过。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决定兴建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竞争的国际化日益成为大中华经济圈发展的主旨;区域竞争、城市竞争、行业竞争此起彼伏,异常激烈;长三角和珠三角举世瞩目,成国内外商家必争之地;珠三角历经20多年的兴盛与内外重围,竞争力正呈丧失之势,而此时的长三角却迅猛崛起,“浦东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互渗  相似文献   

3.
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却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缓慢是制约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瓶颈”。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完善发展的举措有:抓住滨海新区、曹妃甸建设的机遇,促进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制定京津冀经济圈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大力发展京津冀地区绿色物流;建立健全京津冀区域综合物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肖金成 《瞭望》2020,(15):14-15
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聚焦“成渝”,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意味着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成渝地区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地区。中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既是成渝地区担当国家使命的政治任务,也是成渝地区在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5.
短短几个月内,从广东“小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泛珠三角”。珠三角何以频频变脸? 小珠三角:即通常所说的珠三角,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江门、中山、惠州8个市组成,面积4.5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60.5万,2003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分析表明,中国东部“三极”在基本要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心理底蕴、区内协同程度等方面各有不同。京津冀经济发展速度近年加快,但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不如长三角、珠三角;在发展模式方面,因考察维度不同,“三极”之间各有差异,如长三角是一主多副模式、珠三角是多元中心模式、京津冀是梯度布局模式等。由此启示京津冀在目前加快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因应老工业基础、经济增速加快和高层重视的机遇,真诚合作,合理规划,改变目前重视经济政治、轻视社会建设的局面,逐步实现地区内部从差异化到均衡协同发展、从剥夺式到互惠一体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7.
大都市圈理论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原理,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发展的主导路径的理论依据.我国必须在借鉴经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对长三角、珠三角、京三角等主要经济区域积极稳妥地实施大都市圈战略,使其有效地发挥集聚、辐射、带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贵刊在今年的第八期、第九期,连续两期的“专题报道”中,都以农村建设为主题, 报道了农村在新一轮建设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在《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一文中,对“如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这两期杂志,让来自农村的我,读来倍感兴奋!  相似文献   

9.
处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之间的福建,过去的很多优势正在缩小或失去,尽管业已融入“泛珠三角”,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福建仍有巨大的“魔力”。  相似文献   

10.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科技地位正在悄悄滑落——调查表明,目前的京津冀地区正面临“内忧外困”:一是区域壁垒导致产业难以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外向型经济落后,前者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首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期“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栏目刊登的文章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调查和讨论深圳国际化城市定位问题,论述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乐 正:《走“一体化”与“多元化”之路》——作者认为,应用视野开阔、相对超脱的“第三者”角度,从全国或大珠三角的大局出发,探寻深圳的定位问题。深圳的发展不仅要与香港融合,还要与珠三角实现融合和一体化,应自觉地把自身作为珠三角的一部分,主动加强与三角洲其他城市的沟通协调,在更大的空间寻求发展机遇,进行资源组合,特别要树立“东三角”的发展概念,在国际化、市场化的规则下,把港、深、莞、惠的资源有机、有效、有序加以整合,做到取长补短、综合发挥、互利共进,使“东三角”更好地成为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龙头。  相似文献   

12.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6年第2期报道了1985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波兰社会科学合作委员会第2次会议关于批判“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消息。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包括两国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京、文学家和宗教界人士。他们听取并讨论了苏联和波兰学者的约40个报告。波兰科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永州市的蓝山、宁远、道县、新田四县相邻,紧挨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地域优势,在“长三角”、“珠三角”“腾笼换鸟”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产业承接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集群初现雏形,发展前景日益看好。但也存在着土地、人才、资金瓶颈凸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区域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配套能力弱等问题,需要科学布局,绿色引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包括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四个核心城市,通过进行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比较测度,不难发现上述各城市之间存在着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相似度较高,部分产业地域分工已经显现,部分主导产业重合度较高等特点。有必要借鉴纽约城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经验,进一步加强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产业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在京召开。这是继一九八○年全国科协二大以来,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界的又一次盛会,将有一千八百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通过这次规模宏大的群英会,广大科技工作者将进一步动员起来,为实现“七五”计划贡献才智。本刊特地发表这组报道,以迎接这次盛会的召开。  相似文献   

16.
无锡是我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在去年联合国公布的我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中,无锡名列第15位。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无锡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无锡综合竞争能力,实现无锡经济发展新飞跃,关键在于开发人才资源。本文回溯历史、审视当前、前瞻未来,立足于长三角经济圈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和无锡人才强市的战略定位,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才国际化等角度来分析无锡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7.
忧患珠三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因领跑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以“先行一步”闻名于世。但金球化滥觞时代,世界级、区域中心、全球制造基地等概念已在全球火热非凡;国内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也演绎着中国经济“板块隆起”的先兆。 眼下,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发展态势正在演变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已有“前店后厂”格局的香港和广东历史性地走向融合,合力打造世界级的经济区。目前,一股强大的经济核聚变正在加速运行,一个全新的概念——“大珠三角”正日渐清晰。 新的珠三角在地理概念上已不是20多年前的珠三角,不仅纳入了在世界经济舞台有着重要影响的香港,而且将有可能带动包括大西南在内的珠江经济带的发育和成长。 得改革开放先机的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中国内地明显的“经济隆起”。但高处不胜寒,广东人早已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内外压力,尤其是长三角对投资者的巨大诱惑力。如何立足现有的“隆起”攀登更广阔的“高地”,并在“高地”上驰骋,广东人正在探索。  相似文献   

18.
2月17日至21日,由广东省主要领导率队的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对长三角两省一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广东高层的长三角之行,是近5年来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规格最高的一次高层访问考察。  相似文献   

19.
1991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200多家亏损企业实施了破除“三铁”的重大改革(本刊第11期曾有报道)。 涉及成千上万人切身利益的改革,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三铁”破除后,徐州市职工的心态也是复杂和多样的;大多数厂长、工人为这一改革拍手叫好;也有少数厂长、工人还有种种顾虑、担忧。 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稳步推进。愿这篇来自徐州第一线的详实报道,能够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成都经济圈的区域特征及其带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成都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辐射层中又划分为近辐射层和远辐射层,以涵盖川南地区。在对成都经济圈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概括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成都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提出了“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