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体制创新建设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掖试点对全国水资源开发的思路提供了重要借鉴。对中国而言,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必由之路,它的前提,是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体制创新,引导全社会共同节约用水,以更有效地应对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2.
庄威 《团结》2006,(3):40-40
在我国水资源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加大中水回用力度,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国外一些国家,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以色列、日本、南非及水资源较丰富的美国、荷兰等都非常重视中水回用。我国中水回用起步较晚,总体还处于试点运行、示范阶段,存在地区间进展不平衡,行业进展不平衡的状况。2001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大连、天津、北京、西安等五个城市进行中水应用试点工程,这些城市中水回用相对发展较快。从行业角度看,我国工业用水中水回用发展较快,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40%左右,但居民用水和城市公共生活用水中…  相似文献   

3.
赵颖 《瞭望》2004,(19)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4.
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是中国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对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出台了许多战略举措,成渝等部分省区进行的试点创新也为实现中国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相比,我国城乡社会管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城乡社会管理的一体化还面临不少难点。针对这些差距和难点,总结试点创新的经验来看,中国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在当前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推动农村社会事业以及社区建设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顾浩 《瞭望》1998,(35)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严重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这些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的“瓶颈”制约非常严重,事关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中国的水资源和水利事业。...  相似文献   

6.
赵欣胜 《团结》2006,(3):33-36
水是21世纪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在我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且也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水资源问题已成为继石油危机后第二个在全世界引起危机的重大问题。我国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许多地区(如西北和华北地区)长期面临着缺水问题的困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这种状况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不断提高,产生了与水相关的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再加上水污染…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庆市水资源的分布和基本特征,从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管理方式与面临形势入手,对大庆市水资源保护、不同用水行业的需求、以及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大庆市当前用水实际与未来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保持大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科学对策如下:制定、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科技兴水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水利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资源市场价格体系;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8.
上海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就业方式也日渐多样化,这些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由于社会和工作环境发生巨大变迁,企业员工面临着许多从未遇到的问题,包括个人、家庭或社区等层面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单靠员工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必须依靠专业的知识、技术以及组织的协助才能获得解决。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  相似文献   

9.
张掖启动用水新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水资源减少、群众利益受损的情况,在中央支持下,张掖市以水权管理为制度核心,激活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使群众利益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体衰身弱,生活不能自理。他们的子女,也都年岁渐老,在孝敬老人方面,多少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们的第三代子孙,现在正是社会的主力,肩负着沉重的工作重任。怎么样让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阶段水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制度瓶颈”,严重阻碍了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进展和水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本文力图通过制度分析,探讨进行制度创新,变革水资源管理体制,耩建水资源管理协调机制,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2)
收入分配的公平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在我国收入分配的领域里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就必须从发展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三方面入手,不断加以推进,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1)
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而网络问政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也得到公众的关注。网络问政在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只有正确地运用网络问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谢思懿 《学理论》2013,(13):14-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全面腾飞,也使得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情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人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广大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垄断性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在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贫富悬殊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人们对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有了许多不满,这些不满情绪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切实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构建一个公平,公正,人人满意的个人收入新局面,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许多地方高校都在对口译教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通过访谈发现地方高校本科口译教学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口译教学现存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环境的变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运动的发展,我国乡村面貌,乡镇政权,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城乡关系的统筹力度都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推动乡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我国乡村治理必须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今后的乡村治理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当控制乡村社会变化的节奏、按照乡村社会的新治理任务的要求建设乡镇政权、提高乡村社会的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人们看到,在世界的大变动中,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引起了共产党人的许多忧虑和疑问。社会主义今天发生的问题渊远流长。人们不能离开曾经给予世界上解放运动以新的推动的十月革命所开创的历史来考察这些问题。所有这些社会都产生于战争或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现行体制下采用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由于人类为了自身发展,追求经济利益,人为地改变了许多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气候恶劣的变化、地质结构的改变、能源的匮乏以及大量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基于此背景之下,各国开始纷纷关注环境的保护问题.就中国而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远在国际之后.虽然我国也有相关的立法,但这些规定也都很不健全,而且仅仅局限于环境私益诉讼.这显得法律对环境污染的监督与惩罚十分地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9.
水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看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 ,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 ,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年均受旱面积1 7亿亩 ,到90年代增加到4亿亩 ,增加了2 3倍。1998年冬至1999年…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6)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国家对于民众新的诉求的无力满足,政治文化中的极端激进,社会底层民众不满,这些问题都呈现出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政治包容的缺失,对于我国社会的平稳转型、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我国应通过不断增强政治制度的包容性、培育宽容的政治文化、提高公民社会的自治能力等途径,为我国社会成功转型营造出一个包容、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