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德”是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是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孔子家语·入官》言:“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政绩”是干部在执政中的成绩。现实中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重“政绩”轻“政德”,这种“一好遮百丑”的现象还颇具市场。  相似文献   

2.
“忌讳”一词,我还是从饭店里学来的。我们今天饭店的服务员,虽然还没有斯文到如《镜花缘》中的酒保那般“酒要一壶乎?两壶乎?”但总也还知道饺子上来以后问一声顾客:“用忌讳吗?”而  相似文献   

3.
对于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曾有过一系列的论述。诸如:“用暴力对付人民的压迫者”,“以暴力回答暴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单靠和平罢工是不行的,必须进行英勇无畏和毫不留情的武器斗争”,“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决不能把自己的解放寄托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明智’上面,而只有通过加强团结、坚持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4.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贵刊45期《“杂书”有益》一文所引《明人百家小说》中的一段话,我以为应当这样标点: “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骄不与罪期而罪  相似文献   

5.
袭警罪的法益为复合法益,包括警察的执法权与警察的人身安全。袭警罪的暴力形式既包括对警察人身实施的直接暴力,也包括对物实施有形力进而对警察人身造成危险的间接暴力,但不包括“软暴力”。暴力无需造成实害结果,且造成的实害结果应止于重伤。当辅警与民警成立执法共同体时,辅警属于袭警罪的保护对象。与警察执法权行使具有密切联系的活动都属于“正在”执行公务。警察职务行为合法性判断应采取行为时标准。  相似文献   

6.
官方及研究者一般认为,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肇始于1990年的“巴仁乡事件”。是年4月5日,在南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暴乱,有642武警官兵殉职。此后,“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主导的暴力恐怖在新疆猖獗不断。  相似文献   

7.
宽容未必总是美德申文自古以来,“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一直被丰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乎吾身”,严于自律;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怒对人。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了一个“恕”字。而后人也一直认为“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 ,它是美国整体社会问题的一部分。“青少年的暴力文化是成人的暴力文化”。  相似文献   

9.
李兴濂 《各界》2011,(2):96-96
上古帝王尧舜,被儒家学派形容为古昔圣王,是至善至美,空前绝后治国平天下的圣君明王,仿佛人类所有的美德都集中在他俩身上。孔丘在《论语》中赞美他:“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  相似文献   

10.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译文]子路去见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答道:“我爱好长剑。”孔子  相似文献   

11.
马龙 《理论参考》2009,(8):59-60
在人肉搜索之风盛行的今在,学界对于“网络暴力”的质疑声不断加大。这种质疑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应该转变思维的角度,善于利用“网络暴力”的价值,将其作为社会监督,思想教化以及舆论引导的社会公器来对待。  相似文献   

12.
成长的境界     
《党政论坛》2008,(18):64-64
目标与现实 “志当存高远”。因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不管将来自己能达到什么水平,做人做事首先都要目标高远。而我们的现实永远无法和远大的目标相匹敌,仰视弥高,一个总是在想着远大目标的人会时刻处于失望之中。正确的做法是要不断地给自己定一个当前的具体目标,就像一级一级的台阶,每级都是可及的,最终会引领我们到达高峰。  相似文献   

13.
朴实的志向     
看《论语》,可以发现,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有时会问他们的志向,大概是想以此来观察并激励他们吧。最为人称引的该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的那一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情景确实令人神往,无怪乎孔子情不自禁地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吾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多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动因机制的多重解读 1.传播学解读: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首先,根据传播学中“选择性接触理论”,即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人群或内容加以接触,从而形成了群体认同。网络技术使网民不断接触和强化一致或接近性信息,于是,看似多样化的信息最终在网络的互动下形成了一种“回音壁”,暴力被不断强化和放大。  相似文献   

15.
丁聪  东耳 《瞭望》1988,(40)
此李颀咏荷句也。清净因心,诚哉斯言。今亦有人,从不著水,专于秽池污泥中讨生活,浊来浊去,其恶清净又何尝不因于心?宜乎以“官倒”“权倒”  相似文献   

16.
国学赏析     
《侨园》2014,(4):54-54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2).”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相似文献   

17.
晏子拒更宅     
【原文】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yù]卖)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相似文献   

18.
铁路联系着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往往是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首选目标。事实上来自新疆、西藏等地的“东 突”、“藏独”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已对铁路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恐怖敌情,我们必须加强防 范与保卫工作,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措施,对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目标进行保护,防范潜在的恐怖威胁。根据铁路的 实际情况,防范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反暴力恐怖协调机制;加强反暴力恐怖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民防范意识;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运用手段,获取情报;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佛山市 A 区为个案,对如何测量中国县(区)层级的政府治理绩效进行实证探索。在借鉴世界治理指标(WGI)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本土化的地方政府治理绩效指标体系,对 A 区政府的治理绩效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并且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深入挖掘影响其总体治理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公众对于 A 区政府的总体治理水平处于“一般”到“比较满意”之间;在六个维度的治理绩效中,公众满意度最低的是“腐败控制”和“法治”,最高的是“政府稳定和暴力避免”和“政府有效性”;除了“管制质量”和“政府稳定与暴力避免”之外,其他四个维度的治理绩效对 A 区政府的总体治理水平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有效性”对总体治理水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慎独,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语出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镇其独也。“古人常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贵君子之有道,人暗室而不欺”。“屋漏”是指居室内西北角,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相当于所说的*暗室*。印入在独居斗室,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洁身自好,问心无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考验。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夜拒黄金十斤,成为千古镇独佳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慎微,就是对于细小琐碎之本要警惕、谨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