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识沈道鸿已经有七八年了,他是个好学不倦,敢于探索的青年画家,曾经对古代画家的作品和画论作过细心的研究,也曾经用画笔试过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东闯西闯,总想闯出一条既能推陈出新又能引起观众欣赏兴趣的路子。经过勤奋的研究和实践,他终于在“外师造化”之外悟出了“中得心源”的重要性,他认识到要想创作出真挚动人的作品,只有使“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互相渗化”。从这一契机开始,他的作品就起了变化,从单纯的“状物”逐步与“抒情”相结合,创作了一些意境葱笼、引人入胜的作品。这一成就令我在阅读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说明     
《团结》2006,(1):1-1
今年本刊的栏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为三大块:多党合作、议政热点、党派人物。“多党合作”这一大块,其编辑意图是要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更为积极地“参与多党合作进程”。为此,在这一块里设有“全记录”一栏,刊发对多党合作某项实践、某项工作进行具体描述和深入总结的文章。与此呼应,还有“映象”一栏,对多党合作进程中的一事一侧面,作出反映,就像DV的现场拍摄。“理论探索”,自然是就多党合作理论进行研究、探索,与此呼应,就是设“论点摘编”一栏,提供更多的理论信息。“议政热点”这一大块,其编辑意图是要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为本刊撰文提出,文艺事业也须靠“拳头作品”开创新局面,树立丰碑。他从什么是“拳头作品”,“拳头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以及怎样抓“拳头作品”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叶朗 《民主》2006,(5):37-40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就叫《说不完的<红楼梦>》。我在那篇短文中说,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我们一般称之为“意蕴”,而不称之为“意义”。“意义”(理论作品的内容)是确定的,因而是有限的。“意蕴”则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意义”必须  相似文献   

5.
《所谓作家》是一部长篇小说,由甘肃作协主席王家达创作。著者用调侃的语言“致高贵读者”道,他在书中“用一支秃笔记述了边陲小城一群可爱的绅士和淑女高雅而富于刺激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种种美德”。这些“绅士和淑女”,就是一群“所谓作家”。作者的自白一点儿不错:写豆腐块出身、爱当人面扣脚趾缝的市作协党组书记以身为“六品绿豆官”而沾沾自喜。而《文艺春秋》杂志主编则成天吞云吐雾,不屑于当官。浪漫诗人“怪蛋”以“嫖风”为荣,一贯胡言乱语,一顿喝一斤二斤酒没有问题。革命诗人“红蛋”愤世嫉俗,虚指江山,乃一时之“雄”。小说家“皮蛋”全身名牌包装,没写什么作品,却已花钱跻身于多种“名人词典”,名片上名头密密麻麻。剧作家“操蛋”擅长将别人作品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影视剧上映,常用捞得的钱陪着“小蜜”逍遥。这“四大名蛋”之外,还有一位叫“胡球然”的才子,就更其风流倜傥了。他下乡采风,当天就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报上看到一组图文并茂的新闻摄影作品:某文化娱乐公司推出“参与性娱乐项目”:“请您当皇帝”。某公司总经理“财大气粗”,抛出68888元巨款,买来了当“开国皇帝”的权利,他看龙袍、坐龙椅、受朝拜、品御点,着实过了一把皇帝瘾,其夫人也夫荣妻贵过了一把皇后  相似文献   

7.
常茜薇 《学理论》2009,(14):121-122
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一部厚重而又意味绵长的著作。两位主人公合而为一的“游戏人生”。蕴藏着深厚的审美意味,也是这部作品真正的内在深刻性。当疯癫成为一种游戏,狂欢也就是一种美了。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和席勒的“游戏之美”去探寻《堂吉诃德》中潜藏的“游戏之道”,发掘作品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8.
李俊岭 《理论导刊》2000,(10):39-40
作为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的艺术形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内在的各种内容要素的组织方式。它统领了主题、题材等要素的各项关系,从而构成作品真正深刻的审美内容和深层意蕴,有人称之为深层结构或内在结构;其二是表现内容和内在结构的外部特征形态,包括情节、线索、人物、事件,以至气韵、格调和词语等。深层结构的内容为主体在作品中所遵循的总的方法和原则,表层结构的内容是这些方法和原则的外在的显现。有时,结构也用“系统”、“机体”、“模型”、“组织”、“骨架”、“蓝图”、“手法”、“程式”、“思路”、“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9.
理想、现实、冲突与出路——当代中国青年接受摇滚乐的边缘性分析汪勇刚劳景文王侃一、概述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十几支摇滚乐队,如“ADO”、“呼吸”、“状态”“1989”、“黑豹”、“唐朝”、“Again”等,他们的作品及国外某些摇滚乐深受我国青年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薛涌 《瞭望》1989,(49)
绘画从表面上看很容易欣赏,特别是一些写实作品,似乎一看就懂,而且还可以如此这般评论一番,如画得象不象等;但真正的伟大作品,即使是非常写实的,也是不容你“一目了然”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神魂颠倒,总觉得那神秘的微笑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据传有人为此而自杀!可见,大作品“一目”无法“了然”。中国人说“读画”就是指看画要慢慢地、反复地看,象读书一样读出其中的深义。更有些作品、你读也读不明白。  相似文献   

11.
高音 《瞭望》2006,(40)
易卜生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抓住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是因为他的戏剧是一种道义之举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和他的作品,近日来成为首都话剧舞台上最流行的风景。这位活跃于19世纪中后期的剧作家以其作品的批判精神,坚实品质和丰富内涵,依然滋养着当今时代的戏剧舞台。今年是“现代戏剧之父”亨里克·易卜生(1828~1906)逝世100周年,世界上有现代戏剧传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隆重的纪念活动和系列演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文化部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易卜生”于9月在北京拉开帷幕,已陆续推出了《建筑大师》《群鬼》《群鬼探戈》《培尔·金特》等多部舞台作品,形成独特的“易卜生”热。  相似文献   

12.
冯耀忠,一位同有色金属打交道的工人。创造出了闻名海内外的“毛发意雕”绝技绝艺和象牙、金石、毛发、蜜蜡、瓷等系列微雕作品。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成就,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行政首脑、大贾富商、体育明星、华侨华裔等珍藏着他的作品。他还登上国  相似文献   

13.
一部“自动电话录音机”,能把客人的话录进机子;一艘“冲翼艇”,能贴近水面超低空飞行,一架“空中摄影用模型飞机”,则能在离地面10至200米的空中对地面摄出图象清晰的照片……这是日前在上海市少年科技馆大厅里展出的全部由中小学生制作的400多件科技作品中的几件。 这些作品的小作者,几乎都在1所专门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宁少勿滥     
有关“文革”的图书,出得越来越多,但真正有价值的论著却寥寥无几,广泛流行于图书市场上的,主要是些所谓“外传”、“野史”、“内幕”之类的标榜“纪实”的作品。这类图书以披露“文革”期间的“轶事”、“秘闻”和主人公的私生活为主要内容,于“文革”并无有见地的评析,于史实也无有价值的论述。一本所谓“传记”,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叶群在私生活中的隐秘,对于什么婚前放荡、勾引秘书、与人通奸之类,津津乐道,不厌其详;近于旧时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取决于产生作品的国家的大小。“小国能产生伟大作品吗?可以,只要小国有颗伟大的心。”这番话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说的。十二月二日,他就因一部小国的伟大作品而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挪威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阿·阿内森,在代表挪威王国政府和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陛下将挪威国家勋章授予萧乾时说,授予萧乾这一勋  相似文献   

16.
地处云南东北部乌蒙山腹地 的昭通市,近几年来迅速 崛起一批中青年作家。2000至2001年,“昭通作家群”在全国重点文学期刊上发表、并被各类选刊转载的作品达十余件,占全省同类作品的73%,一举改变了云南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沉寂局面。  相似文献   

17.
于见 《瞭望》1996,(49)
据传达,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会上,中宣部一位领导同志郑重地向与会者打招呼:在“五个一工程”作品评议过程中,不准请客送礼,参选作品一律邮寄北京,实在不便邮寄的(如连续剧录像带)可乘便捎带或由办事人员进去,不必领导同志亲临“攻关”。 就内容看,这个“招呼”没有多少新意,但上级机关就某项具体工作,对下级单位作如此明确而又严肃的规定,这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却不多见,表达了一种凛然正气,给  相似文献   

18.
我在美国旅行,想买几本自己的书送人,就去了旧金山最大的一间华文书店。老天保佑,书是找到了。但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找到的呢?说来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找遍大半个书店,看到的全是香港作品、台湾作品、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的作  相似文献   

19.
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从中受到思想的教益、美的陶冶,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艺术是“耐欣赏”的精神消费品。精美的艺术品使人百看不厌。如果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一曲戏、一首诗、一支歌,大家觉得欣赏一次就“饱”了,那就要怀疑是否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品了。艺术的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性质、“譬如日月,终古常见,光景常新”。正象创作中我们很难说某一题材被写滥了、写尽了一样,欣赏中对于艺术的深邃浩渺的天空,也是不可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博大精深的作品,“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相似文献   

20.
乱译一例     
一部翻译作品译出了这样一句:“他大学毕业后在彭塔冈工作了五年。”看到“彭塔冈”这个词儿,谁都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一个州?一个城?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可如果一旦弄明白这里的“彭塔冈”,原来是“五角大楼”或“美国国防部”(Pentagon)之误译,恐怕就会连呼“上当”了。 此例并非本文杜撰。译文质量不高已成困扰翻译界、出版界乃至读书界的一大顽症。 近日读到法国外交事务专家艾里克·洛朗的专著《从信息革命到情报战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