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9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有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建立一支由美国将领担任总司令、接受美国“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接替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新草案”还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供各种支持。美国的“新草案”牵动了各大国的神经,各大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立场。美国的两大盟友法国  相似文献   

2.
美英两国提出的有关伊拉克权力移交问题的决议案,在采纳中国等安理会其它成员提出的许多建议、5易其稿后,终于在6月8日获得一致通过。该决议案认可本月初成立的伊临时政府,并规定美英应在6月30日之前结束占领,移交主权。决议被安理会各方誉为伊拉克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帮助伊拉克人建设一个稳定、民主的新伊拉克的决心,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决议的通过同时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3,(9)
·事件· ●第22届法非首脑会议21日在巴黎闭幕。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的52个非洲国家代表团和法国就伊拉克问题、科特迪瓦局势以及非洲和法国共建新型伙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 ●美国、英国和西班牙24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称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安理会历次有关决议,违背了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承诺,丧失了和平解除武装的“最后机  相似文献   

5.
巴格达专电伊拉克贸易部3月31日宣布,在联合国986号决议框架下,伊拉克将从4月10日起,在全国向伊拉克人分配用石油换来的食品。1995年安理会通过"石油换食品"的986号决议、伊拉克于去年5月20日接受该决议,并与联合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伊拉克终于在去年12月10日开始出口限量石油。根据该协议,首批食品总算在最近运抵伊拉克。食品和药品如能源源不断运来,伊拉克人餐桌上的食品供应将会有所改善。届时,每人每月能分配到的面粉将由原来的7公斤增加到9公斤、大米由125公斤增加到25公斤、食糖由半公斤增加到1公斤、茶叶由100克增加到250克…  相似文献   

6.
巴格达专电 伊朗7月18日宣布正式接受安理会598号决议,经过长期苦战的两伊战争出现转折。伊朗的新立场在全世界受到广泛欢迎,包括绝大部份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但当事国伊拉克的反应却是既怀疑又强硬。伊拉克指责伊朗是在玩弄花招,目的是争取喘息机会,积蓄力量。尽管如此,伊朗立场的突然转变使两伊争端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 两伊战场形势今年初开始朝着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发展。首先,伊朗今年没能发动在南部战场一年一次的“冬春攻势”。2月底两伊之间爆发了“导弹袭城战”,伊拉克以绝对优势在50多天中向伊朗首都德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1月17日出人意料地正式宣布提名颇有争议的人物、瑞典现驻美国大使埃克乌斯为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主席,并于当天通知本月安理会主席、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霍尔布鲁克。安理会18日就这项提名召开非正式磋商会,由于分歧严重,安理会未能批准这项提名。 根源仍在1284号决议美国和英国未经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没有与联合国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联合国特委会)全面合作为由,于1998年12月中旬对伊拉克实施了连续四天的军事打击。在美英的授意下,联合国特委会…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逻辑     
美国在10月1日接任联合国安理会10月份轮值主席的当天,便迫不及待地向安理会成员散发了一项有关伊拉克问题新决议案的修正案。修正案在恢复伊主权及联合国作用等方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想以此换取国际社会为战后伊拉克出钱、出兵。但是,此修正案不仅未能消除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安理会成员的反对,还引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不满。目前,它只得到了英国、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2,(52)
新闻11月8日联合国安理回放会一致通过1441号决议。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11月13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1441号决议,由联合国对伊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37)
事件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日召开非正式会议,首次就美国提交的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法、德、俄明确表示若提案不做修改,它们不会投赞成票。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办公室6日说,阿拉法特已接受总理阿巴斯提出的辞职,但要求阿巴斯作为看守总理继续主持政府工作,直到新内  相似文献   

11.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8)
伊拉克承认科威特主权 伊拉克11月14日向联合国递交了伊拉克关于承认科威特主权和边界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由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签署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11月10日的决定和伊国民议会同日发表的声明。决定和声明表示伊将按照安理会的决议承认科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承认联合国伊科边界划分委员会划定的两国之间的国际边界。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3,(20)
事件 5月9日,美国、英国、西班牙3国在安理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联合提交工一份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取消除武器禁运外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所有制裁。 法国、德国、波兰3国领导人9日在波兰的弗罗漠瓦夫举行“魏玛三角”会晤,协调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专电 在海湾危机不断升级令人忧虑的同时,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为平息这一地区的局势,正在联合国内外进行频繁而紧张的外交活动。 这些活动是围绕着贯彻执行联合国安理会7月20日通过的第598号决议展开的。这一领域的斗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两伊交战双方对这一决议的态度,二是在安理会“进一步措施”问题上的争论。 伊朗和伊拉克对598号决议态度的变化历程,总的来说是积极  相似文献   

14.
开罗专电 10月6日和7日,伊拉克将包括共和国卫队在内的约8万名军队和700辆坦克调往南部地区的巴士拉和阿马拉附近,其中一个师约近2万名的兵力距离伊科边界仅20公里。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 伊拉克在伊科边界集结军队的行动并非偶然。它正是在安理会准备于10月10日专门开会听取联合国负责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委员会主席埃克乌斯关于伊拉克执行安理会决议情况的报告,并就对伊的制裁进行复审的前夕发生的。阿拉伯舆论认为,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此举向联合国施加压力,恫吓国际社会,即只要联合国不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海湾地区就绝无安全与稳定可言。从而谋求打破与联合国谈判的僵局,争取尽快取消对其实施4年之久的制裁。  相似文献   

15.
王波 《瞭望》2003,(Z1)
元月27日联合国武器核查 机构的负责人向安理会提交了将决定伊拉克命运的核查报告,完成了安理会1441号决议时间表上的最后一个日程安排。解读核查报告,特别是十分关键的监核会报告可以看到,报告是在强大的压力下出台的。虽然这份报告并没有对伊与联合国的合作及其他关键问题做出结论性的判断,大多数安理会成员都认为核查应当继续,但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将置国际社会的反对于不顾,加快其倒萨行动的外交和军事部署。 此间观察家注意到,虽然这一在强大压力下产生的报告力图平衡有关各方的利益,避免作出结论性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后,联合国安理会就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进行了数天的紧急磋商。但由于安理会成员国在有关问题上分歧严重,对伊磋商陷入僵局。安理会的分歧主要反映在:联合国如何对美英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霸权...  相似文献   

17.
法国、德国虽然10月16日在安理会的投票中支持美国提出的伊拉克问题新提案,但同时又强调,不会承诺向战后伊拉克派兵,也不会在现有的基础上为伊重建提供更多的资金。“老欧洲”不愿陷入泥潭当替身;而“新欧洲”国家在安全上惟美国马首是瞻,经济上要听“老欧洲”的指挥,地缘政治方面不敢得罪俄罗斯,日子甚不好过。而这一切都是美国“新欧洲”战略惹的祸。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安理会10月24日下午以13票赞成、两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就南联盟科索沃问题通过一项新的决议。中国和俄罗斯对此项决议投了弃权票。这是今年以来安理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动下,就科索沃问题通过的第三个决议。在安理会对这一决议草案进行大约一周的紧张磋商中,...  相似文献   

19.
落花流水两情异魏国强5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关于要求以色列撤销其征用东耶路撒冷53’公顷土地的决议草案时,由于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这一反映国际社会正义呼声、得到安理会绝大多数成员国支持的决议草案未获通过。美国的这一作法显然是在袒护以色列的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20.
姚云 《瞭望》1990,(52)
(一)1990年的大事 1990年,90年代的开端,是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试略举其要—— 海湾危机。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美国进行军事干预,导致海湾地区出现战争危机。日前安理会已通过决议。限令伊拉克在1月15日前从科威特撤军,否则联合国成员国将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同时美伊正在安排两国外长互赴对方首都直接会谈,前途是战是和,待见分晓。 德国实现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