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远 《瞭望》2002,(41)
旨在教育、引导全世界青少年树立向往和平,追求和平,为和平而苦斗的理念,在和平友谊的旗帜下开展交流合作的蓬莱“和平领”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8月在山东晋莱举办。来自20多个国民的上万名青少年手拉手在蓬莱阁下、大海之滨,用异彩纷呈的文艺创作、表演活动,演绎着和平主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5,(41)
2005年8月9日,作为中国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一部分的分会场活动正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前的8月1日-3日,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执行局会议在蓬莱召开。大会专题考察了蓬莱市连续5届承办中国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的有关工作情况,一致认为“和平颂”活动为世界打开了一扇呼唤和平的窗口,搭建了一个促进国际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人类追求和平、进步的历  相似文献   

3.
8月20日,“和平圣火”在山东省蓬莱市第七次燃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朋友在这里再次聚首,以不同的形式共同歌颂和平,祈祷和平。和平,汇成时代的最强音,在太平洋两岸、在中美韩法四国久久回荡,向全世界、全人类尽情抒发传递!  相似文献   

4.
杨慧娟 《学理论》2009,(4):156-157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及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在国际社会中,“人权问题”、“宗教问题”等热点问题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仍有广泛的市场,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之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特点、当代国际体系的特征、中关关系的特性等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是--r~g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对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的一种权力制衡。应对各种国际危机,需要中国力量发挥现实性作用。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志,而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基于这一点,中国应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5,(30)
县域发展的依托在于城市,城市在于个性。要实现赶超发展目标,必须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这一认识出发,近年来,蓬莱市以建设“人间仙境、和平圣城”为目标,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他们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集中财力、集约投入,提升了城市形象。目前,全市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万人,城市他水平达到48%。蓬莱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俞柳柳 《学理论》2011,(10):23-25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日益凸显的今天,民族国家已经很难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国家事务,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权力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内容,但不容否认的是,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冷战之后,国际社会中各主要行为体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面临新的变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和平的道路,这是不同于西方的一次艰辛探索。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新中国的外交理念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思想基础。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中国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世界的整体和平。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国崛起是综合国力的崛起,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重要。文化、发展模式和外交政策是当前中国软实力的三个重要来源。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显著地改善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威望。中国和平发展需要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吴晋 《瞭望》1984,(47)
马德里专电西班牙现代画大师毕加索笔下的和平鸽栩栩如生,凝聚着世界上亿万人民的和平心愿“飞”遍五洲四海。今天,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带着十亿中国人民寻求和平、友谊与合作的愿望来到了和平鸽的“故土”。李先念主席受到了西班牙领导人和人民十分隆  相似文献   

11.
"和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内在特质,是中国履行崛起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和平属性及对外战略的选择,从而决定中国对外政策的性质及走向。国际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的历史转折时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是国家制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考量与基本依据。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从未遇到的复杂国际局面,为此中国经济上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战略和政治上的优势,怎样有效地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如何保持与外部世界总体积极和谐的关系,思考未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就成为一种基本逻辑与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12.
“和平崛起”纲举目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正在欧洲和非洲访问的胡锦涛与前期出访美国等地的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都阐述过这一庄重承诺。“和平崛起”新论一出,国际评论纷呈,赞誉者众,非议者寡。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一些角落几度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崛起,几乎成了当前国际媒体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中国在崛起,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中国崛起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从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出发,认为中国崛起必定伴随着对外扩张,必定要同现存的世界大国发生冲突,因此必定要破坏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已经不同于过去,对外扩张、大国冲突,既不符合世界的利益,也不符合当事国本国的利益;中国已经明示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崛起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就世界各国的反应来看,多数国家都把中国崛起看成是一个机遇,它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借助中国崛起的东风来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华 《理论探索》2003,(4):26-29
冷战后 ,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外 ,民族主义成了各类国家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大”“泛”民族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并对我国国土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了冲击。我们应针对当代世界民族主义在发展趋向、性质和内容上的不同特征 ,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黄婷 《党政论坛》2010,(1):61-63
近年来,学术界就中国“奇迹”式发展的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以及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崛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此背景下,“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理念在我国相继出台,由此也激起了学者们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热潮。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提出了众多见解和主张。本文就国内学者关于和平发展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回顾,以期推进这个关系国家兴衰成败的大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以温特为代表的主流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上重新认识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重新界定现实主义关于权力、利益以及无政府结构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大大开阔了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有助于我们从共有价值观念分析当代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演变,这对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塑造中国的和平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和平研究工作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为人们分析形势、积极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其结论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和平理论本身也将作为参与维护和平行为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直接发挥其深刻影响。把和平研究工作建立在一个实事求是、应用性强的理论基础上,避免盲目的、过于抽象的原则性思辨和片面的、顾此失彼的现象追踪,完善一个科学的理论准备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的我国学术界来说,正确界定重大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客观认识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正确界定“和平”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开展和平研究的大前提什么叫“和平”?各个学科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和平”的定义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非战争的政治关系状态”。该定义说明了和平的内容和本质。第一、和平的内容是“非战争”。从辞源学意义上讲,传统的观点是把和平规定为战争的对立面,牛津英语词典(1978年版)释为“保持寂静”、“沉默”和“稳定”。法国学者雷蒙·阿隆认为,“只要国家之间矛盾未激化到军事冲突的程度,便可以说是和平”。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科学把握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一系列新的和平发展思想,必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家战略新落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松  黄燕 《瞭望》2007,(11)
一家著名国际传媒新发布的“国家形象环球调查”指出,人们对“主要通过软实力与世界打交道的国家”倾向于给予正面评价英国《金融时报》2月20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确凿证据表明中国的“软实力”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作者吉迪恩·布拉赫曼说:随着中国谋求“和平崛起”,“软实力”最近在北京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观念。  相似文献   

20.
去年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上,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国际和平宣言》,并确定一九八六年是“国际和平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它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延续了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劳动者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