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历不等于能力”,这本来是个正确的命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学历与能力自然也不会等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对学历与能力关系的理解,却往往从实用主义出发,把“学历不等于能力”作为贬低学历的认识依据,有的甚至笼统地把高学历看成低能力。学历与能力,涉及到人才‘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发现人才和培育人才是我们常提到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文凭与水平的关系。 文凭与水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文凭,是指一个人现有的最高学府所发的毕业证书,这个证书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而水平这个概念,却是指一个人在生产、生活、政治、思想、文化、艺术、技术业务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既在你所具备的学历基础上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创造价值。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上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所谓人才,就是具备一定学历(文凭)而又有一定水平的人。然而,一段时期,社会上曾刮起过一阵“文凭热”,既不管你有多大的水平,首先你必须得有文凭。这一错误做法,使不少有水平而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拿到文凭的人被拒之各种大门之外,使其积极性的发挥受到影响。 我们有些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往往只重于一个人的文凭而忽略了一个人的水平。就拿现在的文凭来说吧,大部分是靠真才实学得来的,不掺杂水分。但有的就难说民,或是钱买来的,或是混下来的,有这样文凭的人水平又如何?不言而喻。假如用人单位只用文凭取人不看水平,那么,用了这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认为,肯定是一踏糊途。  相似文献   

3.
天道酬勤     
在我们厂政工干部队伍中我以“学历低”、“资格老”这两个 极不协调的身份在宣传部长这个位置上干了22年。“天道酬勤”是我的信条。  我们工厂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专业生产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早些年,中专毕业的我放弃“专业”干政工。因为事务繁忙,忙得争取学历“包装”自己的时间也没有,到现在仍是中专文凭,所以“学历低”;过去一起工作的老领导、老政工先后退休,所以我在这个“圈里”又大“颜”不惭“资格老”。通过工作实践,我深知业精于勤、勤能补拙的道理,“文凭不代表水平” “资格不表明资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这些文凭虽然是真的,但却是“假的真文凭”;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他们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这种现象,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极为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要求在人才观上要实现五个转变:一在人才标 准上,实现从惟“学历、职称”向重“能力、业绩”转 变。学历、职称只是一种潜能,既不等于能力,也不等 于智慧,而且要转化为具体业绩还须有相应的条 件。实践证明,高学历的人群中,有低能的人;低学历 的人群中,有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人。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应突破旧的“学历 职称”的人才标准观,树立  相似文献   

6.
中共湖南省委提出并实行的“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选人用人导向,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三个不吃亏”具有深刻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选人用人理念的具体运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三个不吃亏”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先定事,后定人,以事选人,选人干事,干好留任,干不好让位”,山西新绛通过改革在干部中形成了“不干事不能当干部,不干好事不配当干部”的氛围,“太平官”做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文化?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学历、文凭、职称、文章、著作等等。是的,这些与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学历和文凭代表着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而职称、文章或著作代表着一个人在已有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成绩,或是社会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是与文化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相一致的。但是,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文化,更不是文化的全部,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两大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务员能力建设已经提到“强国战略”的高度 ,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到全党的面前。但是 ,由于长期形成的“理念障碍”和“制度障碍” ,阻碍了公务员能力的养成。“理念障碍”中又以“关系本位”和“学历本位”最具典型 ,进而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高文凭的获得上。“制度障碍”主要来自公务员制度中的“分类制度”、“考核制度”和“职务升降任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不管来自何方,不分性别、年龄,不论“官衔”、身份,不看文凭、资历,不问“关系”“背景”,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在这里一展所长。工作、职位、报  相似文献   

11.
一对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观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就是说,现象和本质之间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的,看到了一些现象,不等于认识和把握了本质。有的人觉得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水  相似文献   

12.
一 般情形下学历与能力是成正比关系的 ,学历越高 ,能力越强 ,但不能绝对。某企业坚信“高学历必高能” ,不惜血本盲目地从全国知名大学一次性引进了12名高学历者 ,在使用中却发现真正发挥作用、派上用场的不足1/3 ,企业后悔不已、叫苦不迭。没有达到高薪引财富的目的 ,却出现了高价引包袱的窘状。像这样的例子在社会生活中不胜枚举。如何解决学历与能力的不等关系呢?笔者认为试行能力等级评定可谓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一是有利于校方改革教育方式 ,培养“能力型”人才。学历与能力是一对辩证关系 ,取得学历只是提高能力的条件 ,而…  相似文献   

13.
刘沪 《民主》2014,(1):27-27
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存在巨大差异之间的矛盾。当前,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统得太多。均衡不等于统一,公平不能是降低水平。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从全国看,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反腐败的一种心理障碍 江西江新造船厂钟长石: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党中央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些地方的腐败现象还有蔓延的趋势。深究一下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许多干部群众对此存有心理障碍是重要的一条。譬如,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也得有“中国特色”。我国监督机制上有缺陷,常常是被监督者领导监督者,这种监督上的错位,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这种“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光响雷,不下雨”。有的监督人员也说:“反腐败不能不反,不能真反,不能大反”;反腐败“要看风头,看来头,看领导点头、摇头还是皱眉头”。有的还讲,反腐败要做到“五反”、“五不反”,即:“反下不反上,反小不反大,反  相似文献   

15.
从报纸上看到,新任的英国首相是没有上过大学的。记得前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也没有大学文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政府首脑,居然也有从未进过大学门坎的,乍一听到这人情况使我有点惊诧,怎么,高度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会不那么看重“学历”么!然而又一想,这  相似文献   

16.
一、“选人工程”是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关键邓小平指出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从目前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看 ,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一些地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然很严重。而吏治腐败又是最大的腐败 ,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的腐败不彻底根治 ,党将不党 ,国将不国。为此 ,加强领导干部的用人制度改革就成为迫在眉捷的问题。必须坚持“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方针 ,严格掌握用人标准。1 民主选用领导干部民主选拔领导干部 ,要注意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江泽…  相似文献   

17.
李作强 《各界》2009,18(12)
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与人力资源管理接轨的需要.从实践看,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被公认为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就业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在具体工作中 ,必须突出“群众公认”的导向 ,坚持“选育并举”的思路 ,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建立“责任联带”机制 ,不断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提高选人用人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国舫 《党政论坛》2011,(23):38-39
在所有腐败现象中,“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选人用人腐败”不但会损及党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更会损及党的执政能力,危及党的各项事业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预防选人用人腐败”当做一个核心问题来抓。  相似文献   

20.
从8月起,东莞市人才服务中心学历鉴定处将连续数月举办“假文凭”展览,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相应文凭要求。一些没有学历的求职者只好通过邪门歪道取得假文凭以便蒙混过关,客观上造成了市场对假文凭的需求越来越旺。据了解,东莞市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