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元 《瞭望》2005,(46)
4月4日:美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宣布根据一季度初步进口统计数据对我国2005年1月1日刚刚解除配额限制的三种纺织品(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和棉制及化纤内衣)自主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作出了对来自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美国参议院十一月十三日通过了一项苛刻限制纺织品和成衣进口的法案,这项法案同众议院十月十日通过的同类法案将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利益。美国国会两院以保护美国的纺织工业为名,企图单方面废弃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范围内美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置美国同三十多个贸易伙伴缔结的双边纺织品贸易协议于不顾,大幅度地削减或冻结纺织品进口配额。按照众议院通过的配额尤为苛刻的詹金斯法案,亚洲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巴西一九八五年向美出口的纺织品和成衣额平  相似文献   

3.
黄蕙 《瞭望》2002,(15)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从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3月20日正式启动后,3月27日,欧盟作出了反击,决定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为期6个月的临时保障措施。根据该决定,欧盟将自4月初开始对来自各国的15种进口钢铁产品实施关税配额限制,对于超过配额以上的进口产品征收14.9~26%的附加关税,从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我国的传统钢铁出口市场又竖起一道新的壁垒。  相似文献   

4.
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的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正式受理由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ATMI)等组织提出的对中国产针织布、胸罩和袍服实施保障措施的请求。按照程序,负责执行的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将在30天内公开征询各方意见,并在60日内作出是否对上述产品设限的判定。如果设限请求被最终批准,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包括针织面料)的最高增长幅度将被严格限制在7.5%,这将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冲击,而且可能引发对中国不利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4,(49)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对外贸易管理局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美国海关署九月开始执行的有关纺织品进口原产地的新规定,实际上单方面改变了中美双边纺织品协议赖以存在的原则和配额基础,从而严重干扰中国对美纺织品贸易的正常进行,加剧贸易的不稳定性,妨碍现有配额的充分使用,严重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建立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6.
郑勤朴 《求知》2000,(5):36-38
一、入世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入世改善了市场准入条件,市场扩大。我国“入世”的最大利好在纺织服装业,这一点已成共识。截止1994年.12月31日建立wTO的协议生效前夕,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是受美国限制数目最多、种类最广的国家。在其他设限市场,中国也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广泛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美国官方最近接连在经贸问题上出手,制造中美间的摩擦,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且也使中美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先是参议院通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修正案,要求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否则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27.5%的关税;接着,众议院又通过了《中国货币法案》,要求行政部门调查中国政府是否“操控了货币”;继而,商务部宣布对7类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美国府院合演了一出用经贸大棒打压中国的闹剧。  相似文献   

8.
朱淑娣、袁勇的“积极应对美方对华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一文指出,近一个时期,美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特别保障措施,已经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纺织业界和政府应通过适当途径减少对美纺织品贸易损失,争取赢得对美纺织品贸易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李伟 《理论参考》2009,(3):16-16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一部分受影响的美国企业纷纷对政府施压,要求利用各种手段限制国外进口。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逆差来源国,很可能会首当其冲地成为"替罪羊"。从历史数据看,当美国经济不景气时,其自中国进口的下降往往  相似文献   

10.
重视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壁垒兴起的背景及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随着新一轮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推动,关税之墙普遍变矮,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明显削弱,自愿出口限制、数量限制、配额管理等措施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此情况下,发达国家为实行贸易保护,积极推出非关税限制措施,如所谓“管理贸易”、“绿色壁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纲,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法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税,以及实施环…  相似文献   

11.
冯攀 《求知》2005,(9):37-38
今年一季度以来,欧盟、美国分别对我国出口的部分纺织品采取数量设限,并将视形势发展,进一步实行“特别保护”的措施。由此,我国要求“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保证中国纺织品出口公平竞争”的呼声与欧美市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特保措施、反补贴”等措施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从而使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面临严竣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侨园》1994,(2)
国家经贸委不久前制订了“十项”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十项优惠政策是: 一、允许外商以货币、机器设备、原材料、运输工具等实物以及工业产权作为资本投资; 二、对外商以实物投资进口的设备、原材料和以货币投资在国际市场上购置设备及其他生产用物资的进口,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工商统一税; 三、允许外商在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有关部门、影响国家传统出口产品和外国政府有进口配额限制的产品以外行业进行投资; 四、中国对外国资本在合资企业里所占股份比例不加限制,并允许外商举办全部资本属于国外投资者的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凋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7月18日公布了关于中国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方汽车零部件争端的裁决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对超过整车60%以上的进口零部件按整车征税的做法对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歧视,因此违反 WTO 相关贸易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9,(21)
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已开始受到某些形式的限制。1956年,美国农业法之第204条款授权总统与其它国家政府进行协议谈判,以限制它们对美国农产品或纺织品的出口。1961年,“棉纺织品短期安排”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支持下问世了...  相似文献   

15.
在贸易摩擦中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元 《瞭望》2003,(49)
从纺织品到家具,从电池到彩电,今年中美贸易硝烟不断。最近的一次“交火”发生在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彩色电视机存在倾销行为。令人惊讶的是,这距离美对中国纺织品启动保障措施还不满一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1985年,中国开始实行稀土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中国稀土对外出口逐年递增。1998年,中国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52000年,中国开始对稀土实施开采配额制度。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  相似文献   

17.
作为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大动作”,11月中旬中国赴美采购团与美公司签订了高达60亿美元的采购合同,显示了中方对于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诚意。然而几天之后,美国政府作出决定,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三种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美政府不顾事实作出错误决定,违背了世贸组织自由贸易透明度和非歧视原则。中方对此表示不满,并随即取消了原定于19日赴美的第二批中方采购团行程。 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将惠及两国乃至世界经济,是一种互补性极强的互利互惠关系,需要两国政府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将随合作深化而增多,但着眼于中美关系发展大局,双方都应正视现实、客观分析,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博览     
《侨园》1999,(6)
国家出台新措施鼓励出口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国有、集体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实现登记备案制;二是减少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品种和出口统一联合经营的限制;三是出口商品配额向生产名优产品、高创汇产品的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同西欧之间经济关系再起波澜。其特点是摩擦接连不断、涉及领域广泛,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经常处于一触即发的紧张状态。大西洋两岸烽烟再起、战云密布表明了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美之间利益冲突的尖锐程度。“香蕉战”在欧美之间已经交手多年,目前这场冲突再次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美国因欧洲联盟的香蕉进口配额制“不公平”曾向欧洲发难,并把官司打到了世界贸易组织。美方指控欧盟的香蕉进口配额对拉丁美洲国家香蕉出口采取了歧视性政策,导致这些国家对欧洲香蕉出口大幅度减少,而不公正地从位于加勒比海、非洲及太平洋的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个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1991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达167.3亿美元,约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的7%,出口总量约占国内纺织品生产总量的1/3定右;同年进口了大量的化学纤维、纺织机械、合成长丝织物和高级印染后整理产品。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的纺织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