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陕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近些年的非农建设用地急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部分市、区在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由于多种制度与非制度因素的影响,陕西在农地征用中同多数地区一样,也普遍存在农民参与度低、土地补偿标准低、补偿费分配不公、安置渠道太单一、就业帮扶不到位、社会保障缺失等情况,失地农民的生活与思想状况不容乐观。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规范土地利用与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和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从而保证农民在以土地开发为先导的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分享收益,逐步推进农业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及完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征用是关系到成千上万农民的切身利益的一项行政行为。当前,随着生产要素的集聚与城市的不断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征用过程中诸如制度设计有失公平、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缺失、补偿标准偏低等弊端的大量存在。因此,应尽快对征地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水库征地补偿具体标准的确定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是年产值的10~16倍,水库征地是取低限还是高限?政策操作中往往有随意性,缺乏科学依据。还有在同一个工程下,相邻两个村由于属于不同的县,移民补偿标准人均相差达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土地,农民的命根子。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每年总有一些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国家征用。如今一些地方, 征用土地时简单化多,人情味少,突出表现在征用土地后,一次性给点土地征用补偿费后就了事,致使失地农民成了无地、无业、无依靠的三无游民,严重的地方导致民心不稳、社会不稳。这方面已经发生多起严重事件,并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和行政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乐安县望仙乡党委、政府针对本乡历来有市无场,过去总是占省道为市,严重阻碍交通,且给赶集者带来日晒雨淋等诸多不便这一状况,决定兴建集贸市场。为了不占用曾打算征用的13亩耕地,乡党委、政府最后决定拆除乡政府大院建市场,乡政府搬到偏僻的四幢旧房中去办公。目前,大院房子正在拆除,集贸市场已开始动工兴建。此举可赞者有三: 望仙乡党委、政府宁肯拆大院也不占用一分良田,体现了望仙乡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分析这些缺陷和弊端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本国实际,完善农地征用制度,要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多样化的农地征用补偿方式;以法律形式确立农民征地补偿独立谈判权等,但最根本的是明晰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9.
通过农地征用的典型调查发现,农民的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听证权等权益被严重侵害.有效保障土地被征用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和规范政府的政策行为;制定有助于提高土地被征用农民博弈能力的法律法规;撤销未按法定程序和政策要求报批而获取或骗取的征地批文;用"重典"落实国家土地政策,提高土地违法的成本等.  相似文献   

10.
与国外相比较,中国征地制度存在许多严重缺陷: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导致政府土地征用权滥用;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导致失地农民利益严重受损等.因此,进行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具有迫切性.借鉴国外土地征用经验与土地征用制度的合理性,中国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一,通过立法形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保被征用土地的合理使用;第二,确认农民集体土地的财产权利,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征地补偿;第三,赋予农民应有的权利,建立公开、公正的征地程序.  相似文献   

11.
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制度究竟应该怎样改革,各方有不同的意见。笔者就以下七个问题表明看法。1·土地到底是国家的,还是农民的,有关土地的发展权应当在国家手中,还是应当在农民手中?宪法规定,农村耕地和牧场属于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然而,在理论上有关农村土地,有两种模糊的认识:一是一些学者认为,土地的最终权力应当在国家手中;二是经济发展应当由政府主导,农村土地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国家应当拥有土地的发展权。实际上,解放以来,由于强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为城市国有土地,农民从补偿、安置等方面,都没有谈判(讨价还价)的权力,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12.
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民阶层的社会流动,是农民转型的体制障碍。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尝试建立土地共同基金,是促进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失地农民问题1、农民生活问题。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就“下岗”了。他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是吃饭问题、住房问题、穿着开销问题。农民失地以后,一下子没有了基本的生活来源,他们失去了千百年来土地的最基本生活保障。就全国来看,征地的补偿费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征地补偿标准都比较低。从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情况看,一次性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现在的物价消费水平,这种补偿最多可维持6年,而且还要非常节约。但…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6,(13)
滥征乱占耕地,是对农民权益和国家利益的侵犯;以加快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为重点,推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村转居"特指农民通过土地征用和征收,户口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农民居住动迁到安置小区或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居住,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区别于单纯村委会建制转为居委会建制,伴随"村转居"而来的是长期积累的、大量的村集体资产和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如何处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潘明 《党政论坛》2010,(15):51-53
“村转居”特指农民通过土地征用和征收,户口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农民居住动迁到安置小区或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居住,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区别于单纯村委会建制转为居委会建制,伴随“村转居”而来的是长期积累的、大量的村集体资产和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如何处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村民转居民”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个农民集体失去土地的过程,也是农民脱离农村、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沈鹏远 《学理论》2012,(16):92-9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全国农村土地被大面积征用。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制度障碍、法律缺失致使农民利益受损,维权无门。保障农民的权益,从根本上看来是及时立法,严格执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这一不同于普通农民,又有别于一般市民的特殊群体随之形成。如何  相似文献   

20.
岑河 《团结》2004,(2):33-36,28
几年来民革全国各级组织一直十分关 是 ,注三农问题民革中央在四川湖南等 “”, 、 “地就三农问题进行了调研在全国政协 占 “ ” ,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三大建议严 : 略第一大建议 越 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 的 维护农民利益 强近年来耕地锐减和非法圈占土地搞开 生 ,发区的情况十分严重1997 年到2002 年六 干 。 ,年间耕地减少9542 万亩补充耕地3378 万 也 ,亩净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