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23):F0002-F0002,F0003
杨浦区建设和交通党工委紧紧围绕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聚焦以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快速干道等重大工程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将重大工程党建联建与“服务创新城区.争当建设先锋”争先创优活动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理论视野》2006,(1):61-63
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由;我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本看法;缺乏条件“不发展”也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瞭望》2022,(10):90-91
西部(重庆)科学城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紧扣国家要求和自身定位,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主目标,着力打造高端研发平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正在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新焦点". 瞄准科技前沿,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  相似文献   

4.
增加科技投入后要警惕浪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到了。标志着领导人治国思维新变化的第四届全国科技大会的举行,把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次,不仅为全国人民勾勒出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愿景,更使被“捧”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地位的“科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是毫无疑问的。此次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承诺,将“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温家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核心。科技创新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高技术的产业化,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创新的意义在于,它既体现了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又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加强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列为这项工程的一项重点任务。加强中华文化的研究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构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意见》提出:"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  相似文献   

7.
熊肖 《理论探索》2006,9(3):112-114
孙中山毕生关注中国的国防问题,将国防的兴盛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他把国防落后的重要原因归结为科技不发达。他的国防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用现代化科技武装军队,全面建设陆海空的立体国防思想;创建军事院校,为国防现代化储备军事人才;国防与实业相结合,实业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冲破“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建立现代化军队。勿庸置疑,孙中山的这些思想对今天的国防建设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4月20日,民进中央与中科院合作进行的“滦平县科技扶贫生态富民示范工程”启动仪式暨三个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讲话。他说,“滦平县科技扶贫生态富民示范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民进中央和中科院在滦平县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民进中央将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扶贫工作的思路,由“输血”变为“造血”,进一步结合当地的区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扣经济社会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超前研究,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主力军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鼓励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创新领域。推动开放式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权弟 《民主》2013,(3):18-20
回眸2009年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了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国家信息化试点授牌表彰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安徽农网成为安徽省唯一获得“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授牌的单位。始建于1998年9月的安徽农网,以信息服务平台为工作基础,以专业服务队伍、专家顾问为内容支撑,无偿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吴亮 《瞭望》2001,(30)
从人才资源存量和科研水平 来看,福建省还是一个不 折不扣的“科技小省”。如何立足于全国科技资源平台尽快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切实提高福建省经济发展后劲?福建省科技厅厅长叶双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加大科技投入和积极引进人才、科技资源的基础上,以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一是要构筑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微观基础,切实发挥企业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二是要建立“科技人才高地”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作为中国科技发展重要标志的三大国家科技计划——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解决社会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的“攻关计划”,以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为主旨的“863”计划以及以解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调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一体化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和大力发展核心科技,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等,形成内容丰富、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指导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211工程”重点建设百所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国家将安排专项资金60亿元,继续加强“211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强化一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使之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5.
樊继达 《理论探索》2023,(2):105-111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从落后弱小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改变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世界一流原创成果产出偏少、企业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从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与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国家将住宅产业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陆续完善的房改政策给住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经历价格战的历练之后,市场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住宅商品?建设部在“试点小区”和“小康住宅”的基础上,推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依靠科技推进住宅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住宅质量,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企业也正在培育自己的品牌,继北京房地产经营总公司正式更名实施品牌战略之后,中房集团也隆重向消费者推荐旗下的18个住宅小区。而在消费乏力的币场条件下,由政府推动的“康居”品牌能否叫响住宅市场,房地产企业又如何培育出市…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80年代起就开始重视并加强对信息工程的研究。1993年正式启动了以“三金工程”为主的中国式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何为“三金工程”呢?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金桥”工程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式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八五”期间,我国将建成全国各主要城市的22条光缆干线,20条数字微波干线和19座通讯卫星地面站。“九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以光缆为主体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建设。到2000年,完成八纵八横光缆网。金桥工程是国家经济信息网,这个网以光纤、微波、程控、卫星、无线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空、…  相似文献   

18.
1.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滨海新区不仅仅是天津的,更是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新区.所以“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只有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才能得到深刻理解。一是“基地”建设必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二是“基地”建设必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理所当然应当成为区域联合、共同发展的平台;三是“基地”建设必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小震大灾”的教训中可以看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各级政府不应急于铺新摊子,更不要不顾农民意愿搞那种立竿见影的“面子工程”。而要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偿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同时要下力气做好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弥补村民建房安全环保监管上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带头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立足战略高度、围绕根本任务、聚焦有效路径,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