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心 《黄埔》2009,(6):58-59
明代中叶,随着欧洲列强殖民海外的发展,西方传教士输出宗教的热情再次高涨,使基督教于明朝再度传入中国,第三次在中国传播开来。在此期间,天主教的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相继传人中国,其中收效最多,影响和势力最大者是耶稣会。  相似文献   

2.
夏中芹 《前沿》2012,(18):51-5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如春风润雨般来到了中国人的身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惑时期,处于两难境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国内背景:(1)社会历史背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在中国爆发.(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的思想开始觉醒.(3)思想背景:新文化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本文旨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以加深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让人们了解党的理论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是天主教在陕北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过程.通过以地方志、档案等文献为基础,勾勒出西方传教士这段鲜为人知的传教历史,重点分析了天主教在陕北地区传教的过程、传播的途径、传教方式和天主教对当地的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10月4日 ,四川省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和成都市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在成都召开座谈会 ,对10月1日罗马教廷将一些曾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 ,并选在象征中国人民彻底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和掠夺、翻身解放的纪念日 ,为他们举行所谓的封圣大典表示强烈抗议和坚决反对。天主教在近代历史上曾被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利用为侵略中国的工具。一些传教士充当外国殖民者的向导、翻译、情报官 ,参与起草对华不平等条约 ,并凭借不平等条约中有关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治外法权”…  相似文献   

5.
马赖是近代进入广西传教的第一个天主教传教士,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发展了近代广西的第一批天主教徒,开创了广西的基督教事业.西林教案发生后,他被西林知县张鸣凤下令逮捕并处死,但他的死却成为鼓舞传教士继续传播天主教的精神支柱,使天主教在广西继续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三《思想政治》全一册课本第125页第二段说:“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从国外 传入的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土生土长的有道教,合称为五大宗教。” 需要指明的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这三大派别在中国都有传播, 但天主教、新教两个派别的影响较大。中国的新教各教会则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不称新 教。由于课本在这里没有说明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其实就是新教,因此不少学生认为天主教是 同基督教相对立的两个不同教派,造成不少混乱。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混乱,使学生对基 督教的两个派别有一…  相似文献   

7.
刘丽敏 《桂海论丛》2008,24(6):86-88
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二者的起源可以共同追溯到人类原初的母性崇拜心理。由于社会现实、文化传统、宗教传统的差异,二者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通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文章从对女神的神性与神功的不同理解出发。分析了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孟令卫 《前沿》2014,(5):219-220
孟儒望是一位葡萄牙籍耶稣会士,明末通过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辗转于江西南昌、浙江杭州及宁波之间,在华活动十余年。孟儒望著有《天学辩敬录》《天学略义》《天学四镜》等作品,是研究明末清初天主教历史的重文献。他对宁波天主教事业的繁荣有突出贡献,与当地文人的来往也是考察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的重侧影。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都面临着在中国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它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得到了不同的结局.审视其过程,分析其原因,就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外来文化适应中国国情的重要性,宗教、文化交流不能忽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湖北二程文化资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颢、程颐出生于湖北黄陂.湖北二程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黄陂区及其周边区县,主要体现为遗迹、轶事、传人三个方面.遗迹有当年及后世纪念物;轶事有二程及其父祖三代在湖北重点在黄陂的故事传说;传人至今达三十九代.湖北二程文化遗产是二程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我国,并大力劝化世人信奉之.但因中国风俗的特殊性,如"男女授受不亲"等仪规,给传教士劝化妇女入教时带来重重障碍,传教士与信教妇女均遭到时人的谩骂与攻击.然而尽管这样,仍有不少妇女冲破阻力,大胆信教,这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不通;"五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五四"精魂的最大传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之日,也就是"五四"先辈们梦寐以求的人的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之时.  相似文献   

13.
天主教在桂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可以分为明末、晚清、民国和解放后四个时期,天主教传入桂林地区的历史原因,在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而导致的文化侵略,在于传教士灵活的传教手段和多样的传教方式,还在于桂林地区深厚的社会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勇 《今日浙江》2021,(17):38-39
近年来,慈溪市聚力推进文物保护和文化工作,在保护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弘扬创新中催生发展活力,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连续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华诗词之市等荣誉称号,打响"秘色瓷都、智造慈溪"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5.
知识     
《中州统战》2003,(9):24-24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是中国逻辑科学发展大开大合的时代,我国逻辑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世界三大逻辑源流汇合在一起,比较交融、相互贯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其中,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传统逻辑现代形态的数理逻辑的传人与传播,开辟了我国现代逻辑的新方向.梳理和总结这一时期数理逻辑传播和研究的特点及其影响,对指导当代中国逻辑科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在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当中,基督教与天主教似乎就是一回事,因为在国际上基督教与天主教统称都是“基督教”、“耶稣教”。从教会历史上看,基督教与天主教原本就是一种宗教,后来经过发展、宗教改革后,分化为两个教派;从信仰上看,基督教的信仰与...  相似文献   

18.
任宗延 《人权》2003,(6):8-11
近年来,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和不明事实真相的人士一再攻击中国政府“侵犯”宗教信仰自由,指责中国“官方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每况愈下”。事实究竟怎样?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了一个由国内外知名的人权和国际法专家组成的调研组,由周觉会长率队,于9月21日至27日在河北省,对石家庄、邯郸和保定等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天主教是调研考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曹平  张健 《传承》2010,(12)
近代是天主教在陕北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过程。通过以地方志、档案等文献为基础,勾勒出西方传教士这段鲜为人知的传教历史,重点分析了天主教在陕北地区传教的过程、传播的途径、传教方式和天主教对当地的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献县是一个宗教大县,又是天主教沧州教区主教府所在地,宗教情况复杂。县委深刻认识到,献县宗教工作大局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主教的稳定,天主教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