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反贪侦查谋略是指反贪部门及侦查人员在职务案件侦查过程中,为了发现、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而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结合一定的侦查经验而制定的对整个侦查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计谋和策略。在侦查工作过程中,谋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居于首要的地位,谋略贯穿于侦查活动的始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更趋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侦查人员要顺利侦破案件,就必须能够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侦查谋略。  相似文献   

2.
万毅 《中国检察官》2011,(17):77-77
所谓侦查谋略。实质就是债查机关为求查明案情、查获证据而对法定侦查措施的一种策略性、灵活性运用。从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侦查谋略具有以下两个显着特征: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性,二是智谋性和策略性。侦查谋略具有的打“擦边球”特性及其所导致的“双刃剑”效应.带来了法理上关于侦查谋略合法性、合理性的诸多争议。从法理上讲,  相似文献   

3.
吴秋玫 《政法学刊》2005,22(5):75-77
侦查讯问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侦查讯问活动的对抗性。在对抗性的侦查讯问活动中,讯问谋略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 讯问谋略的运用过程具有潜在危险性,因此,侦查讯问实践必须厘清讯问谋略与非法方法之间的区别:掌握合理合法运用讯问谋略与 甄别非法讯问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4.
所谓侦查谋略,实质就是侦查机关为求查明案情、查获证据而对法定侦查措施的一种策略性、灵活性运用。从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侦查谋略具有以下两个显着特征: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性,二是智谋性和策略性。侦查谋略具有的打擦边球特性及其所导致的双刃剑效应,带来了法理上关于侦查谋略合法性、合理性的诸多争议。从法理上讲,一方面,侦查谋略在司法实务中的产生和运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应当适度容忍侦查机关的擦边球战术,但另一方面,也应当为侦查机关运用侦查谋略设置必要的底限,以确保侦查谋略的正当和妥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谋略在刑事侦查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谋略种类繁多、抽象性强,许多身处侦查一线的刑警对其敬而远之。这严重影响了谋略的运用。据此,笔者抓住各类谋略的共性,从其实现目标的共同的、必经的途径——示形这一层面加以剖析,从而使纷繁复杂的侦查谋略变得简单明了和易于操作。谋略示形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谋略示形的基本涵义“示形”,出自《孙子兵法·计篇》。“示形”,作为谋略思想的重要范畴,从一定意义上讲,涵盖了从古至今的谋略表现形式,它是孙子谋略思想和现代谋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孙焕荣 《法制与社会》2010,(28):133-134
检察机关直侦案件具有与一般案件不同的特点,需要在侦讯过程中正确运用侦查谋略。在反贪工作中运用侦查谋略具有必然性,本文论述了侦查谋略的特征及主要分类,并阐述了八种具体运用侦查谋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侦查指挥谋略是一种创造性的多向思维活动,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和不稳定性。它在侦查工作中举足轻重,直接关系侦查工作的成败。笔者试对侦查指挥谋略运用应把握的原则进行探讨,认为应遵循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8.
审讯,在刑事诉讼法中称“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以及法庭审判中的讯问。本文仅就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所运用的策略展开讨论。故本文所称侦查阶段的审讯,是指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为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质证和调查的一种侦查活动。(以下简称“审讯”)一、审讯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讯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同时又是法律实体上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在侦查阶段,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的犯罪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着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级发展,其反侦查能力以及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不断增强,加上“传讯犯罪嫌疑人不得超过12小时”的硬性规定,使得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讯问人员不断探索侦查谋略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进而在创新运用中充分体现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谋略技巧和侦查水平。本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就如何巧妙地运用讯问策略突破职务犯罪案件作一粗浅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四、审讯策略及其运用审讯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活动,它是在初查或者秘密侦查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由侦查人员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讯问、质证和调查。也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运用智慧和谋略所进行的一场决战。孙子云:“上兵伐谋”,因此,审讯  相似文献   

11.
巧用谋略 搞活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谋略的地位和作用 1.谋略意识是侦查工作的灵魂在开展侦查活动时,必定要运用谋略,只是在实践中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情况。纵览一些经典的案例,其侦破过程无不蕴涵着谋略的运用。80年代初,上海松江泗泾镇储蓄所巨款被盗,在审查了100多名嫌疑人后案件仍无进展,这时有位侦查员提出从常规调查中突破思维定势,到平时工作积极,甚至在本案中一直协助调查的治保积极分子中去调查,结果迅速破获了这起震动全市的特大盗窃案。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奇正之谋,“以正合,以奇胜”,在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  相似文献   

12.
反贪污贿赂是正义祛除邪恶的斗争,也是智谋与狡诈的角逐;犯罪侦查是法律形式的政治斗争、对敌斗争,是深邃的智慧活动。“三十六计”荟萃了兵家韬略,取克敌制胜之精华,是用智用谋的经典,经历代而不衰。这正是侦查犯罪所需的,为侦查理论所推崇。这一点对于侦查贪污、贿赂等高智能犯罪尤为重要。深信随着反贪污贿赂斗争的深入开展和侦查技能的不断提高,“三十六计”将会在犯罪侦查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发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借鉴“三十六计”中“瞒天过海”的谋略,结合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贪污、贿赂犯罪侦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检察官》2010,(11):F0002-F0002
5月28日-29日,由中国检察官杂志社主办、山西省乡宁县人民检察院承办的“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研讨会在山西省乡宁县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检察院的40余名代表围绕“贿赂犯罪的审讯技巧”、“贿赂犯罪侦查逻辑与特殊侦查措施的应用”、“贿赂犯罪证据的特点及审查与运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推进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阻碍着反腐力度的推进。但是,若侦查人员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能巧妙运用侦查谋略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职务犯罪侦查谋略运用的必要性、原则、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审讯谋略,是一门高深的智学,它集智慧与策略,意志与毅力,勇气与胆略于一体。审讯运术得法.可以使一条不起眼的线索掀起黑盖,由小案变大案,由个案变窝案、串案,这在检察机关受理的贪污、贿赂犯罪乃至整个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体现得尤为突出。笔者以为,在运用审讯谋略,迅速突破案件的过程中,除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时俱进的侦查思维方式外,同时要在“情、理、威、气、静”五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迫在眉睫,为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检察机关的自侦体制必须加快改革。自侦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是:注重发挥现代科技在侦查办案中的作用,坚持科技强侦,硬件强检;注重侦查谋略的运用,摆脱单纯依靠口供突破案件的瓶颈;建立完善侦查监督机制;建立协调高效的一体化侦查办案机制、案件线索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变化,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手段和方法更为隐蔽和狡猾,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力、对抗性和反侦查能力也有所增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侦查破案和固定证据的难度。因此,侦查谋略的运用对反贪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初查、立案、讯问和深挖犯罪四个方面对侦查谋略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侦查谋略,是矛盾对抗双方一种特殊的斗智斗谋艺术,在审讯中运用谋略突破案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方面充分显示了其成功的必然性,取得了很好的办案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最近,高检院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第一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强化侦查监督工作的总方向是“全面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强化监督,引导侦查。”其中,“引导侦查”是一个新的提法,对其准确理解和运用,对于侦查监督部门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强化侦查监督工作,促进侦查活动依法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略谈粗浅认识。 一、对“引导侦查”的几点理解 根据我国刑诉法第82条的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  相似文献   

20.
刑事案件侦查是否也需要“长期打算”,“8·27”专案对这一理论界争议的问题作出了回答。诚然,“速战速决”是我们的企望,但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旷日持久而又希望渺茫的局面,它不仅是正义与邪恶的拼搏,更是智慧与毅力的较量。“8·27”专案拉锯式的侦查,既反映了专案民警在持久战中的艰辛和执着,也记录了我们侦查对策的得与失。它为我们日后的侦查谋略,提供了一个足资参考和借鉴的构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