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正在逐步提高法治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方式的程度,促进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和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发展政党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公正司法,以及保障人民参与,已经成为不能逆转的历史逻辑、现实选择和未来走向;中国法治需要借鉴世界法治经验,更需要一个中国过程,因而必然具有中国特征,中国特色法治将成为世界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法治的实践历程,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概括出中国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推进法治进程,是中国法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好书推荐     
《江淮法治》2009,(4):57-57
中国法治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定价:65元本书全面概括了中国法治发展的30年历程,从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宪法、人权、经  相似文献   

3.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周叶中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尽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走向了一个崭新时期,但这十几年来的中国法治之路却叫人欢喜叫人忧。①如果说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益健全的法律制度,正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时代需要立言之士。中国自文化大革命结束重建法制以来,不觉已经30年。这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年,也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的30年。但法治之路当如何走,大至如何  相似文献   

5.
人民检察的光辉历程——纪念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3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重温历史,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加速发展的30年,同时也是中国法理学蓬勃发展的30年。30年间,中国法理学从初步确立到加速发展最终走向繁荣,在法、法治与法学研究等多方面论域中展开了理论争鸣,产生了诸多理论成果。中国法理学也同时在学科建设、教材改革、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值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30年中国法理学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求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开创中国法理学研究与教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法治必然 专政犹存——兼与陈士涵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监狱必然走向法治,这是既定的,毫无疑义的,但是中国监狱走向的一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治监狱。正确认识中国监狱如何走向法治,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监狱的法治化进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更替或随心所欲的制度设计。走向法治绝不是非要经过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更迭,正如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法治并没有改变其国家性质一样。应该说,中国监狱正在走向法治,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石上走向法治,绝不是在抛弃专政的前提下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8.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等。中国的民主法治,从此开启新纪元。30年来,依法行政、民告官、政务公开、自我限权、以人为本、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从法治行政走向法治国家、宪政国家,正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清晰轨迹。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狱学刊》2009,(6):133-133
李林、双华斌在2008年12月1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著文《改革时代的法治奏呜》在全面介绍我国30年法治建设的成就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证》2009,(1):57-57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国公证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从1979年到现在的近30年间,中国公证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您是中国公证制度恢复重  相似文献   

11.
钭晓东 《中国法学》2020,(1):202-220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环境法治客观条件与话语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环境法学研究须予以适时因应。环境法学的核心范畴、研究方法与基本话语廓清了新时代环境法学研究格局。作为环境法学研究逻辑起点和环境法律现象认知的中介概念--核心范畴及其建构须对新时代的转型需求予以回应,从一元的权利或义务本位走向二元的"权利-义务"范畴。环境法治客观条件的变化凸显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化需求,这意味着环境法学研究方法须对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化予以关照,环境法学方法本身也应走向科学化与层次化。中国环境法学研究要走出西方话语禁锢,实现话语自觉,建构中国学术话语权,必然需要回归到中国环境法学话语的主体性特征,走向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的田野,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国环境法治资源,坚持开放并蓄的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12.
法官助理制度:中国法官职业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职业化是现代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人民法院走向法官职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法治发展的历史必然。作为法官职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法官助理制度的实行及效果对法官职业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6年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制度的实践情况,从实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2,(29):10-10
过去30年,我国政治昌明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法制上,即形成了法律体系,亦即形成了制度体系,而今后10年及30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则是形成法治体系,即在我党依法执政的前提下,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证》2009,(2):58-58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30周年。从1979年到现在的近30年间,中国公证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您是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之后最早参加公证工作的同志之  相似文献   

15.
张波 《法学》2012,(12):55-61
调解与法治之间的关系走向深受治国基本方略的影响。传统调解服务于人治的治国方略,与法治相排斥。现代调解建立在法治主义之上,服务于法治的治国方略,与法治相兼容。当代中国调解一直趋向法治化,立法者在做调解与法治兼容制度上的努力,司法者在做调解与法治兼容方式上的探索。当代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新兴法治国家,一方面,德治调解理念仍然盛行;另一方面,不与法治完全兼容的调解制度仍然存在。实现调解与法治的兼容,一是需用法治调解理念更替德治调解理念;二是以现有诉调对接机制的探索和完善为契机,用法院和解制度取代法院调解制度,促成中国调解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在我国法治建设蓝图上添加了一个关键链接。《纲要》以致力于解决现实的行政问题作为制度变革的逻辑起点 ,旨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意在经过 1 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 ,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纲要》视野开阔 ,几乎覆盖了行政法治建设的所有主要领域 ,在精雕细刻未来中国法治政府形象的基础上 ,通过全方位链接行政法制度体系创新 ,以期在有效解决依法行政现实问题的同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通过矫正行政法制度结构失衡的方式全面走向法治政府 ,实现我们的法治理想。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为前提,相互推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交相辉映的两道主线。在30年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社会主义法治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和保障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将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奋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与30年的改革开放同步,中国法治经历了一个理论不断革新、制度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第一届齐鲁法学论坛以"回顾、反思、展望"为主线,回顾和总结了30年来的法治历程与经验,反思和展望今后的发展道路。论坛研讨了刑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司法制度、法学研究、学科建设、法学教育等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含量。今后我们的法学研究还要进一步拓宽视域、提升层次,使之具有国际视野,积极融入全球法学发展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中国人民在十年“文革”之后选择了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民主政治的战略目标时,也自然地作出了走向法治的历史抉择。因为,法治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法治社会里,才  相似文献   

20.
1982年宪法实施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们极有必要汲取30年来的得失,及时把握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宏观走向。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当融入善治理想,奠定善治基调;在顶层设计上坚持并规范党的领导,强化政党法治建设;在主题精神上,弘扬法治生活,让法治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