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哈克、哥德尔的“自涉悖论”——“罗素悖论”百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克 (简译 ,下同 ) :不时有人建议 :禁止“自涉”来消解悖论。但是它同时失之过宽和过狭 :不仅许多自涉语句(“本语句是中文句” ,“本语句是红油墨印成的”等 )是无害的 ,而且一些数学论证 ,包括哥德尔 (K·Godel)证明算术的不完全性 ,在本质上也使用了“自涉”句。因此 ,这方案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另外 ,并非所有“谎者”悖论 ,例如“明信片”悖论和它的变体都是直接地“自涉”的 :“后语句是假 ,前语句是真”。所以 ,这方案同时又失之过狭。①评析 :第一、所谓“禁止自涉”方案 ,一般论者可能犯“不全则无”谬误 :要么“全盘接受…  相似文献   

2.
何谓“诌弹”?这恐怕连《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也难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荀子·修身篇》中来理解。 《修身篇》中有关警惕阿谀逢迎的一段话是:“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能正确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能正确表扬我的人,是我的朋友;谁来阿谀逢迎,就是在坑害我。荀子对阿谀逢迎者是深恶痛绝的。 古文之“谄”,谓之“巴结”;“谀”者,谓之“行好”。“谄”、“谀”连用,泛指一种阿谀逢迎的恶习,即我们通俗说的“拍马屁”。荀子称它为贼,我们称它为一种精神的糖衣炮弹。若要给它一个型号,“谄弹”是也。  相似文献   

3.
道德悖论及其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德海教授在《论道德悖论与新道德体系的构建》中彻底否定了道德悖论的客观存在,引发了我们对道德悖论及其研究的进一步思考。笔者所理解的道德悖论,是在主体进行道德价值选择和实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假命题”。同时我们认为,揭示道德悖论的客观存在及其基本性状和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悖”的可能性和基本理路,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道德问题”,厘清哲学和伦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困惑”的真实原因,揭示逻辑学史上一些“经典悖论”的“道德真面目”,培育和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子思的《中庸》集《周易》、《论语》里中庸思想之大成,其中突出体现着一种人生和谐思想,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中和”论。《中庸》第一章关于“中和”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相似文献   

5.
正在央视近日播出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中石油原高管王道富等人和蒋洁敏一起出镜忏悔。王道富在节目中称自己既是作害者,也是受害者。所谓受害者,是指因为接受蒋洁敏的指令才走向犯罪的。每一名公职人员或许都会面对这个问题,当领导的想法、要求和制度发生矛盾时怎么办?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党的文件首次对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6.
媒体把2006年定义为“巩俐年”,41岁的她在这一年里接连上演了几部重头大戏:好莱坞大片《迈阿密风云》、《沉默的羔羊前传》以及与张艺谋再次合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她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六十年“亚洲英雄榜”,又入选《南方人物周刊》评出的“2006中国魅力50人”。沉寂几年之后,她的天空再次布满璀璨的烟花。  相似文献   

7.
邹远修 《理论学刊》2002,(4):118-118
儒学在战国时期是首屈一指的“显学” ,然而到了秦朝 ,伴随着秦始皇“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文化专制政策的实行 ,特别是“焚书坑儒”惨剧的发生 ,儒学几遭灭顶之灾。秦传二世而亡 ,汉高祖刘邦代之而兴。这位“马上公”也极不好儒 ,“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辄解其冠 ,溲溺其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在关系到新王朝能否“逆取”而“顺守”的历史关键时刻 ,陆贾挺身而出劝说刘邦 ,使之转变了对儒学的态度。陆贾尊儒是从改变刘邦对儒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无私者无畏     
《无知者无畏》是王朔的一本随笔集,书名一以贯之地体现了王某人故作痞子腔调的行文作风。其实,在句式上与此类似的,也是谈“无畏”的倒另有一句名言。语出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的《格言历书》:“无私者方能无畏。”如果说。无知者无畏”透露的无非是一种强横刁蛮的“破脚骨”相,那么。无私者无畏”呈示的则是襟怀坦白、内心坦荡者特有的人格力量。它和“心底无私天地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道德境界息息相通。莎士比亚说得好:“有德必有勇,正直无私的人决  相似文献   

9.
少时读《礼记》,读到“德者,得也”一句时,父亲解释说:有德的人,也就有得;但得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做人的尊严。随着年事渐长,阅历渐丰,对《礼记》中这句话的理解也渐深。这“德”、“得”二字虽然同音,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古往今来,因“德”而永垂青史者代不乏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也是史不绝书的。这二字还如影随形。在贪“得”之后紧随着便是缺德。比如:得到了一次非分的公款吃请,便缺了做公仆的德操;得到了一笔小人的贿赂,便缺了当权者的德政……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毁掉了不少人的前程和性命。凡事必得为先,贪得无厌而丢掉脑袋,绝不是危言耸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的正义悖论问题是关涉当前马克思正义观探讨合法性的重大理论问题。《资本论》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正义悖论,正义悖论问题的产生是由政治理性主义及其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思维方式导致的,《资本论》正义悖论的实质阐释性悖论。超越《资本论》的阐释性悖论必须超越政治理性主义的二元化思维方式,还原《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性辩证法这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是在辩证法的总体性张力中完成对资本逻辑的科学揭示与价值批判,《资本论》的事实正义批判与价值正义批判内在一致。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创生了政治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的当代形态,而且为建构当代正义观可能理论形态引入了新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4):16-17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周易》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明于忧患与故”,旨在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这是关于忧患意识的最早表述。《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末,美国《人物》周刊,破天荒让一条狗登上了它的封面。“它是降临在浮躁的美国的一种力量:它是笃定而欢快地照耀在任何一位迷失者前方的一盏路灯……”严肃的《华盛顿邮报》,则用如此煽情的语言为这条狗作了引人遐思的注解……  相似文献   

13.
服装设计师追逐流行色,不意文化人也竞相追逐流行字,远来作为书名,以广招徕。近来只要到书市上走走,就可以推测出时下最热门的是一个“殇”字。秋殇、花殇、情殇、性殇………应用频率之大,题署书名之多,似乎真正到了泛滥成灾,匪夷所思的程度。“殇”字作何解释?《辞源》上有两条:“未成年而死”和“战死者”。作为有天折义的第一条解释应用不广。应用第二条解译成词最著名的当数楚辞《九歌》中的《国殇》这一篇名。它被用得非常准确而简炼,意为“为国而战死者”,即我们现在尊称为“烈士”的人。依据《辞源》上的解释来话解例如“…  相似文献   

14.
逻辑问题与经验问题的分界是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时也是诸多分歧产生的根源。对这一主题的细致分析将从根本上解决芝诺“二分法悖论”及相关的一类悖论。在悖论的生成和消解过程中,“时间属性”是一个核心范畴,日常语言和日常思维中缺乏对时间秩序的明确要求是产生混乱的原因,在形式语言系统中这个问题通常也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评价或许是本世纪西方人文科学领域最迷离扑朔的问题之一。从弗洛伊德主义诞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围绕着对它的评价人们争论不休。对这一学说持赞同、支持意见,甚至拜倒者有之;对它持嘲笑、全盘否定态度,以至谩骂的也大有人在。如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史家波林称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创建者,时代精神的代表”。(《实验心理学史》第860页)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梅多沃,则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二十世纪最惊人的  相似文献   

16.
修辞探源     
“修辞”这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一部书,据近人研究,《周易》大约是战国或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在《周易·乾卦·文言》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就是“修辞”最早的出处。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它充分肯定了修辞的重要意义,把修辞和  相似文献   

17.
蔡小石在《拜时词序》中说:“词胜于宋,自姜、张以格胜,苏、辛以气胜,秦、柳以情胜,而其派乃分。”刘熙载也说:“词家要先辨得情字。《诗序》言‘发乎情’,《文赋》言‘诗言情’,所贵于情者,为得其正也。”(《艺概》)这“情”,就是诗词中的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柳永生性浪漫,风雅不羁,是位不折不扣的情感式词人。他倾毕生所有的忧思、愁绪、爱情于词中,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不要以为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等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发言时说:“我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铁达尼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2.5亿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10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蓝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  相似文献   

19.
一儒家和谐论有三个重点:(1)强调“和”与“人和”及“和谐”的极端重要性:一是强调“和”是礼的重要体现,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学而》)。二是把“和”看作是天下之正道,“和者,天地之正道也”,所以为人处世都要讲究“贵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子路》)。三是强调“和”是最高的德性,“德莫大于和[”2](《循天之道》)。四是强调“人和”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所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公孙丑下》)。(2)提出中庸是实现和谐的方法。中庸也可叫中行、中道,其含义有三:一是要求人们在待人…  相似文献   

20.
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者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杨伯峻《论语译注》将此解释为:“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将艺归结于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这也是儒家一贯的观点,朱熹就将艺解释为“礼乐之父,射、御、书、数之法”。如果深究“艺”的含义,它在英语里的意思是指耕种出来的东西或人造自然物,引申为心灵耕种的产品。中国古代的“艺”也是此意,所谓“艺,种也,种之然后得麻”。(《毛传》)它是人的文艺创造能力,这种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