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东方》2019,(2)
中华传统"和"文化与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文化追求和而不同,提倡事物的融合与和谐共生,这与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是相互映衬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根植于"和"文化蕴含的"和合"思想中。同时,一致性与多样性的互动与转化,又深刻体现了"和"文化中"和实生物"的精髓内涵与价值旨归。"和"文化的理论思想,为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学是一种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学科,社会的存在和演化都包含在广义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之中,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互相兼容,互相结合,这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从我的"人"这个中心,一圈圈推出去,就构成了两个"差序格局"。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人的特殊的一面,还要研究人与自然一般相同的方面,"人"和"自然"、"人"和"人"、"我"和"我"、"心"和"心"等社会学至今还难以直接研究的东西,是我们真正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和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具体化分析和民族化阐释。不和而和,"和为贵"的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可以说就是一个"和"字。早在《尚书》中就提出:"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和谐论命题。孔子则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从而明确提出"和为贵"的思想。道家同样强调一个"和"字。老子讲"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  相似文献   

4.
"君子"与"小人"相对应,是孔子思想中的理想德性人格。"君子三畏"作为"君子"人格的本原、本体和元价值之源,既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内在根据,更是"君子"之所以不同于"小人"的深层原因。而孔子之所以要将"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作为"君子"人格的本原、本体和元价值之源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自然之序"、"社会之序"和"精神之序"的表征意义外,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殷周以来的"敬畏"传统;其二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现实归因;其三是"仁"的自觉的内在要求。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和"物化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意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重温孔子的"君子三畏"思想,培育和强化敬畏意识,完成对人之为人的敬畏之心的存有,无论是对于人类行为的自我约束和德性自觉,还是对于抑制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建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理解和运用"能者多劳"这一管理行为,需要树立大局思维、长期思维和动态思维,要倡导"能者多劳"和"多劳多得"的价值导向,把握"能者多劳"和"能者少劳"的边界范围,从而实现"能者多劳"和"能者少劳"的多赢。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渗透论",我们既要据理力争予以批驳,也要秉持泰然面对的态度。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因"中国渗透论"而放慢脚步,更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要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应对"中国渗透论",把握好"听"和"讲"、"同"和"异"、"内"和"外"、"官"和"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微积分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而且马克思在其数学手稿中也对微分进行了讨论,但微积分的意义在现代哲学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概括和总结,从而本来应当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而来,再到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中去的现代哲学,无法有效完成其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这也使得现代哲学界不能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支持下写作的《自然辩证法》。实际上,老子的"道"和"无",有时指的就是"微"。黑格尔非常接近把"微"引入哲学之中,但是他的偏见妨碍了他,使得他无法厘清"有"与"无"的关系。在"微"的哲学中,"飞矢不动"和"全白的墙面有一个污点"不再是无法理解的,思维的明确性和确定性也始终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而"有"、"无"和"微"的关系是:"微"生于"有","有"成于"微",而"无"是对"有"的彻底排除。  相似文献   

8.
元晋秋  ;赖慧婷 《传承》2010,(21):32-33
人们对于生态问题和"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诸多困惑,源于"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被明确。"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于"人类尺度"。"人类中心主义"包含双重趋向,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在于其对"物的尺度"的完全抛弃和人的自然属性方向的趋近,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肯定在于其对"人的尺度"的彰显和人的社会属性方向的趋近。  相似文献   

9.
"先富、后富、共同富""大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要义是"致富",本质是"共富",核心是允许和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关键是"先富"带帮"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坚持和贯彻落实"大政策",必须准确把握其整体特性,充分认识其国策地位,全面理解"致富"内涵,正确把握"先富"与"后富"的评判与评价,深入认识"共富"的要求和"致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面对"联合的行动"所遭遇的"差异"和"空间规模"的难题,哈维在对"全球化"和"身体"这两个极为不同的空间规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普遍的权利主张"和"争取最低生活工资"的斗争策略,以期克服差异和空间规模的难题,推动联合行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
在从传统"天下"向民族国家转化之前,明末清初发生了一次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其爆发点是夷夏之辨。明清之际"亡国"与"亡天下"的二分,激发了夷夏之辨的转变,转变的发生导致了"中国"和"天下"内含的转换。以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夷夏之辨承载的"天下"及其文化主体性,在从康熙到乾隆的政治行动和运作中逐渐被消解。雍正以"大一统"之"天下"驳议夷夏之辨的"天下";乾隆则容纳"大一统"和"礼教"这双重"天下",统御于皇帝一人之下,成功完成了"大清皇帝是天下中国之主"这一政治和文化双重主体性构造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跨地域语境下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是中国形象的区域性建构与想象。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总是置身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美国"的"文化三角"模式中,并以一个相对于"父"的"子"形象被加以建构和塑模。台湾历史性地纠结于我性的祖国之"母"、"宰制之父"(清政府和国民党当局)和"传统之父"与他性的"殖民之父"(日本)和"西方之父"(美国)所形成的文化"夹缝"中,表现为悲情"弃子"和现代"游子"的演变。台湾形象中强烈的主体意识、浓郁的文化乡愁和历史的无家焦虑之间的冲突,凸显了中国国家形象中最为纠结和最为繁复的特殊景观,昭示了想象和建构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家庭”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钧 《长白学刊》2008,(2):96-103
在当代中国,农民工进城应该是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重大事件之一。与"农民工"有亲缘关系的"利益相关群体"——"留守家庭"以及"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日益引起广泛关注,这些群体的规模巨大,对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和广泛。从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政府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手段逐渐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农村留守群体这一社会经济发展中"过渡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在"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中,其"平等""包容"的价值诉求、"交往""商谈"的实践特质和"批判""整合"的思维取向,契合了我国文化建设中"多元治理"的改革诉求和时代趋势。本文提出在打破"全能政府"和"超级保姆"的同时,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元文化治理主体格局,以保持三者权力结构与作用边界的动态平衡;并以协商民主的"宪政体制"框架、"双轨制"机制和"公共理性"原则为导向,以控制政府权力、培育社会组织、规范市场力量三大维度为切入点,界定各治理主体的外在权力作用边界和内在职责担当,最终实现"强公共领域""弱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提升文化治理的整体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蒋建国 《传承》2008,(6):56-57
"荣"和"耻"都是一种道德情感体验。"荣"和"耻"的时代特性体现在"八荣八耻"荣辱观中。本文试阐述"八荣八耻"荣辱观所包含的情感内涵,提出通过激发荣耻道德情感,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选举中的"负面竞选"具有久远历史。"负面竞选"是选举竞争的必然产物,是"选战"重要手段和方式。"负面竞选"的功能并不都是负面,"负面竞选"也存在正面功能。"负面竞选"除对选举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以外,它还存在"溢出效应"。加强对"负面竞选"规制是西方国家选举组织和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官场作为特殊的信息源和信息中心,包含大量关于政策和干部的各类信息。越是"上层"的机构和领导,越是掌握着重要的"信息";越是与自身直接"相关"的信息,干部越有"打听"的信息需求。根据打听"信息"的直接性和重要性,可以把"包打听"所需的信息大致分为几类:干部选拔任用的信息,纪检监察中的信息,领导个人特质和爱好的信息,领导周边关系网络和人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不忘初心"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政治话语,蕴含了"内与外""长与常""情与理""前与后"等多重辩证逻辑。"内与外"的辩证逻辑,即党的"初心"概念的内涵表现在党内、国内和国际三个维度,具有丰富的意义空间;"长与常"的辩证逻辑,即党的长期执政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的关系,二者的相互同构和牵引,推动了"不忘初心"话语的出场和在场;"情与理"的辩证逻辑,即"不忘初心"话语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温度,又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呈现出"情""理"兼具的鲜明特质;"前与后"的辩证逻辑,即"不忘初心"话语不仅是一种命题知识,更是一种历史思维方法,它在对"我是谁"和"从哪里来"的历史回答中,指明世界和中国"向何处去"的前进航向。  相似文献   

19.
温小勇  孟繁中 《人民论坛》2014,(11):198-200
传统伦理价值观中的"仁道"观念、道德理想和自然观念均蕴含着有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其"修身"为本和"德治"观念的价值理性均指向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王道"工具理性目的,体现了追求价值理性的"善"、"美"和工具理性的"真"的融合与统一,可为解决当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割和断裂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我国国情的变化,习近平再次提出"赶考"问题。我党的党情和面临的形势在不断变化,人民群众给我们的"考题"也在不断更新。但是,无论到什么时候"考试"的"主考官"和"考查目标"永远不会改变。我们党只有与时俱进,把握住"赶考"的变与不变,面对历史和未来,才能交出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