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军  闫寒 《先锋》2022,(9):26-29
<正>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环境、提出新问题,以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集中表现的新问题在新征程上有了新内涵。面对“四问”怎样作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四问”的科学解答,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国之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引领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凡如今45岁以上的中国人,对《白毛女》并不陌生。它是与《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齐名的革命样板戏。在所有的“革命样板戏”中,江青过问得最少的就是芭蕾舞剧《白毛女》。可是,她不“问”则已,一“问”惊人,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漠不关心江青对舞剧《白毛女》无兴趣《白毛女》最先是一篇报告文学。它的原型是四川的宜宾地区的一个高山上的农民妇女。早在60年代初期的  相似文献   

3.
李畅然 《理论学刊》2007,(3):111-113
一、清人刻意强调用“知人论世”来限制甚至取消“以意逆志”《孟子》一书涉及了后世两大文本诠释方法论,一是《万章上》“咸丘蒙问盛德之士”章的“以意逆志”,一是《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章的“知人论世”。前者在笔者看来,是《孟子》一书中最重要的诠释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李军荣 《先锋队》2014,(28):18-20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祁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作风改进,着眼改革发展,创新提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祁县之问》(以下简称《祁县之问》),以“提问、答问、拷问”三部曲连奏,切实找准“四风”问题,着力解决制约祁县发展的瓶颈,为建设美丽文明祁县、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王虎学  王薪岩 《先锋》2022,(8):12-1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需要解答的新问题,“中国之问”是对这一系列新问题的理论自觉和政治自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分别侧重且集中解答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之问、中国的国家治理之问、中国的理论创新之问。解答“中国之问”对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3月22—23日,江西省部分专家和学者在中国白鹿洞书院和《求实》杂志召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就“义利之辩”展开了讨论。“义利之辩”是我国传统的课题,又是当今商品经济中的每个公民参与社会必须弄清的问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生动记录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领导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第四卷围绕“三大时代课题”,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体现了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何穰 《新湘评论》2005,(3):64-64
《读书镜》载,宋太祖一日罢朝,俯首不言,内侍王继恩问故。上曰:“早来前殿指挥一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故不乐了。”象宋太祖这样的皇帝“偶有误失”,竟然怕“史官书之”,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9.
王尧 《前线》1994,(12)
近读《资治通鉴》,一则“唐德宗入民居问乐苦”的故事耐人寻味:德宗外出打猎,偶入一民家,问百姓因何丰年不乐?民答曰:诏令不信。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有点象今天的乱摊派),云“和籴”(议价购粮?)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连“白条”也不给打)!于是“上命复(返  相似文献   

10.
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立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历史成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阐发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学习第四卷,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关键问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的理论思维、实践智慧与文明自信。  相似文献   

12.
孙仲 《党建文汇》2011,(10):45-45
近两年涉及知青题材的影视剧并不鲜见,特别是一部被誉为“最纯美爱情”《山楂树之恋》,硬是要把那段历史描述成为美好的“黄金岁月”。但在《返城年代》里,梁晓声却写了这么一个片段:一群插队的知青姑娘,  相似文献   

13.
处世术语     
一日,去某君处,见其编著之《袖珍处世学词典》手稿。信手翻阅,颇觉有味。问其编撰缘由,答曰:“东施效颦耳。法国保尔·霍尔巴赫之《袖珍神学》、黄永玉之《罐斋杂记》及《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皆属此类体例。含蓄而不去智慧和幽默感,借诠释方式表达之,不外以弦外之音激发人们对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丁敏 《理论建设》2009,(6):77-78
陈楚淮在1929—1930年之交写的两个富有象征意蕴的独幕剧——《桐子落》和《骷髅的迷恋者》,分别发表在《新月》二卷十期和《新月》三卷一期上,今天学界已认定陈楚淮是一位1920年代的“象征戏剧代表作家”,朱寿桐在《新月戏剧:绅士的风情的演示》中,称《骷髅的迷恋者》为“名剧”;吴晓东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称这部剧作“标志着这时期象征主义话剧在文本意蕴上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去年 8月以来 ,我们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面对党旗问三问 ,重温党章想一想”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 (即党员问 :昨天你说了什么 ,今天你做了什么 ,明天你将留下什么 ;干部问 :入党为什么 ,在职干什么 ,为民做什么 )。通过历时 8个月的活动 ,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效增强。活动受到市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 ,《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以及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市委宣传部还根据市委领导指示 ,在我县召开了“三问”活动经验交流会。这一…  相似文献   

16.
《墨辩》亦称《墨经》,含《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虽然总计不足8500字,却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这多元的内容,始终服务于“辩学”(逻辑学)这条主线。 《墨辩》是墨家谈“辩”的产物。“辩”本身不是逻辑,但“谈辩”离不开逻辑。《墨辩》在“谈辩”中既有有的放矢的“言辞之辩”,也有将认知为对象的“认识之辩”。正如万物之规律隐涵在万物之内部一样,这两种之“辩”的理则蕴涵在这六篇著作之中,需透视、抽象、概括才能具体出形,展示出貌。  相似文献   

17.
玉良 《前线》1990,(10)
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有种主张“软性电影”的高论,很喧嚣了一阵子,最后被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工作者所击败。这段公案,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是不能忽视的。“软性电影”论有个妙语,说“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因为电影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肉体娱乐”和“精神慰安”。这主张付诸实践,也就有了产生于国难当头的软性恋爱片、喜剧片和侦探谋杀片。诸如《化身姑娘》、《花烛之夜》、《神秘之花》之类影  相似文献   

18.
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鄂西作家以其对鄂西这块土地的厚实文化与鲜明地域特色的描写为世人所关注,承接了古代《田氏一家言》,当代《清江壮歌》、《枫香树》的文学创作传统,掀开了“鄂西文学”的新篇章,并正式有了“鄂西文学”称谓。也就是差不多同时,鄂西文学界敏锐地从全国文学界的角度肯定了“文化散文”的新质,满腔热情地推介了上海文学界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成为这部享誉世界的杰出作品的第一声伯乐之音,由是,鄂西被盛赞为“藏龙卧虎之地”。可惜,接下来的鄂西文学实践并没沿着这条已然拓开的路阔步前进,收获的数量虽也不在…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计篇》中,对用兵的胜负提出了“七问”——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凭对“七问”的不同回答,推断战争的胜负。其实,孙子的“七问”法不仅仅适用于古代战争,对现代领导班子考察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问:主孰有道?《孙子兵法》中是指领导战争的统帅是否有明确的战争目的,是否得到了民众支持。引用于班子考察工作,需要“问”领导班子前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达到目标的措施和手段又是什么?需要对整个班子的工作政绩进行客观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思维,对班子的状况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需要既看显绩,又看潜  相似文献   

20.
李钧 《理论学刊》2004,(4):114-117
臧克家是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重镇”。在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臧克家以他独到的理论与 实践为中国新诗文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诗集《烙印》就是这样一部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