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经过了十多年的推行和实践,虽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在制度设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行政法是孕育于西方国家宪政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演进而来,分析了解域外特别是西方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和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让我们更细致、深入的认识到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及其困境,来促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概念是行政法研究的基础性和起始性问题。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作为当代两大法系,因为行政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宪政背景、法律传统和理论基础都存在着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对行政法的概念进行概括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国家内部,学者们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可谓众说纷纭.由于近代意义的行政法最早发端于西方国家,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行政法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已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各国行政法.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法的宪政基础——对行政法与宪法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娟 《中国法学》2005,2(2):46-52
在对行政法与宪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我国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行政法与宪法具有作为公法的同一性;两者之间也存在作为部门法的差异性;最为重要的是,“宪政国家是行政法的前提”,行政法必须构建在宪政基础之上——行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其在宪政结构中的地位与职能、宪政控制行政法治的性质与方向、宪政决定并塑造行政法的风貌与品格。中国行政法同样需要具备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正义——读丹宁法官的判决书和他的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与正义———读丹宁法官的判决书和他的著作龚祥瑞编者按:本文作者龚祥瑞教授因病于1996年9月不幸逝世。龚先生系我国著名法学家,对西方宪法理论与实践、法学制度、行政法以及政治学理论均有精湛的研究,并出版了《比较宪法与行政法》、《西方国家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优先权与法律优先之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优先权在我国行政法治层面上包括了行政法关系的单方面性、行政职权的推定正确性和行政主体行政权威等内容;理论层面上则决定了我国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并成为与西方控权性行政法的分水岭;方法论层面上则使平衡论、管理论、服务论有了似乎合理的解释进路.然而,加入WTO以后,行政法的国际化倾向则不能容忍行政权优先于法律.为了理清法律优先的经纬,本文以对比的方式从宪政思想、法治理念、调控方式等方面对行政优先权与法律优先予以分析,并使我们必然对法律优先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平衡论”是80年代初中期我国行政法学界发生关于行政法的“控、保权”之争后形成的主流观点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提出“平衡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平衡论”自身存在的疏漏在很大程度上又妨碍了其积极作用和理论潜力的发挥,应将其改造和完善成为主张西方行政法先进经验与我国行政法传统相结合、西方控权模式与我国国情相“平衡”的理论,并将其正确定位为我国体制转型阶段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周佑勇 《中国法学》2003,(4):174-182
我国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从早期之“行政管理原则论”到晚近之“行政法治原则论”这样一个逐步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但仍旧存在种种分歧和不足。本文在反思国内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矛盾分析、价值分析与宪政分析的方法 ,重新界定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确立标准 ,并进而以行政法的根本价值———“法的正义价值”和行政法的基本矛盾———“法与行政的关系”为内在根据 ,结合现代宪政所包含的民主、法治、人权等原则与精神 ,提出应当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确立为行政法定、行政均衡和行政正当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宪政背景下的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丹 《行政与法》2001,(5):35-37
本文试图从宪政角度对我国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进行论述,同时深层次地揭示行政法在宪政现实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肖北庚 《现代法学》2008,30(2):17-22
自"权利"概念提出以来,权利保留方式就一直是宪政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话题之一,它历经了人民自己保留、宪法保留等不同形态。到19世纪末,德国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基于德国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缺乏效力和司法审查作用微弱之宪政实践,提出了法律保留,其实质是以行政法所关注的问题及行政法语言重述权利保留。  相似文献   

10.
现代行政法伴随着民主与宪政的产生而建构,宪法的演变推动着行政法的发展,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着宪法。正如宪法并非代表一种与共和原则或民主原则、尊重人权或其他独特价值的原则相吻合的制度,作为“动态宪法”的行政法,也并非无一例外地与民主和...  相似文献   

11.
马玮  张伟 《行政与法》2005,(12):34-36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政府法治论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一种学说有着丰富的内容。作为一个尚处于提出和初步论证阶段的理论,“政府法治论”在不断完善后,必将成为一个日益成熟且具影响力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宋晓 《法学研究》2009,(6):193-206
国际私法的识别问题是独特的法律问题,只与法律适用有关,而和管辖权无直接关联。理论纷乱的源头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识别对象的认识不清。识别的对象是法律规则,识别的中心问题是识别外国法规则和解决识别冲突。识别过程反映了实体规则与冲突规则的对向交流关系,法院地法说和准据法说各执一端。新法院地法说灵活游动于两端之间,透显了识别问题的本质和实践要求。识别问题只宜强化理论指南,而不宜通过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13.
权利衡平理论在平行进口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诚  吕剑英 《河北法学》2006,24(2):143-146
涉及平行进口的理论目前主要有普遍性理论、地域性理论、权利穷竭理论和默示许可理论,这些理论都不能从法理上解决平行进口问题.从权利衡平的角度来分析平行进口问题,建议我国目前在平行进口案件中运用权利衡平理论来审理平行进口纠纷.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is, on one hand, a survey of the cor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regul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a cohesive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literature has matured and how recent contributions on political and regulatory institutions—US and European—are related to, and affect the results of, former lines of research. We conclude that the trad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theories and special interest theories has lost validity due to the entry of game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research. The evolving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rovides a sophisticated interpretation of possible corrective rationales inherent in regulatory restrictions, and is as such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still vigorous special interest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he redistributive rationales and their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组织犯概念诸学说介评--从组织犯刑事立法出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犯是共犯者类型之一,围绕组织犯的概念界定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特有类型说、等同说、一般类型说。组织行为的法典化有两种取向,即组织行为的总则化与组织行为的分则化。组织行为的总则化是在刑法总则中对组织犯做一般性的规定。组织行为的总则化有两种做法:组织犯的明示规定和组织犯的默示规定。组织行为的分则化其实质就是组织行为的实行行为化。组织行为的分则化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刑法分则中对组织犯和非组织犯规定不同的刑罚尺度,体现对组织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在刑法分则中直接把组织行为规定为具体罪。分则化的组织犯也就失去了共犯者类型的本来意义,是实质上的实行犯。  相似文献   

16.
在科赫特之后,自身心理学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巴卡尔的自身对象理论,基多的渐成-等级模式,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受到科赫特自身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自身心理学理论还在成瘾行为,变态性行为,临床社会福利工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说明利赫特所创立的自身心理学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分析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王永茜  胡菲 《河北法学》2012,(8):166-167,168,169,170,171,172
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理论上存在着各种学说,其中,惹起说﹙因果共犯论﹚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在惹起说内部,又存在着混合惹起说和修正惹起说的对立,这两种学说的对立直接反映出结果无价值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不能将这两种学说视为一种学说,予以折中调和。应该从刑法理论的基本立场、共犯是否具有固有的可罚性、共犯和违法性的关系、共犯和构成要件的关系等方面,正确看待混合惹起说和修正惹起说在理论上的本质对立,但在实务中认定共犯的时候,根据这两种理论可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只是在片面共犯和中立的帮助行为等特殊场合,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素质现状与提高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建立,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冰山理论、胜任素质理论等方法,从公务员十个基本素质入手,对吉林省政府机关部分公务员进行了问卷及测试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旨在探索和创新公务员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规定较少,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应当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可行性。承认该制度的可行性不仅符合物权法立法的目标、物权法体系和谐的要求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从解释论角度讲,该制度符合立法背景、立法目的,能够达到法律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刑法解释理论应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度内,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司法实践,规范司法解释并发挥其优势。刑法的解释应不限于探寻立法原意,应在阐发立法意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弥补刑法文本滞后性的缺陷。我国的刑法解释应顺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主观解释论”和“客观解释论”,不断反映变化中的国民之意志,进而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