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泳 《瞭望》1991,(50)
华盛顿专电 苏联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后,美国对苏政策有何变化?苏联的变化对国际局势有何影响?最近,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曼德尔鲍姆教授及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约翰斯顿博士。曼德尔鲍姆教授还兼任美国外交委员会东西方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斯顿博士曾在国防部担任要职,他们均是美国颇有名气的苏联问题专家。 苏联国内局势不容乐观 曼德尔鲍姆教授和约翰斯顿博士首先谈到了他们对苏联局势发展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苏联正处于国家彻底分裂,社会剧烈动荡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存在过国家资本主义,起过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是否还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四化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新时期仍然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最早是作为废除资本主义剥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和方法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资本主义“赎买”思想的发展。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3,(4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经15载的艰辛跋涉,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较之改革初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下一步采取何种方式推进以及把握哪些重点……为解答疑问,本刊记者请正在参与国家改革总体规划与方案设计工作的著名青年经济学家范恒山,向我们的读者谈谈他的看法。改革的基本现状当记者问到如何判断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现状时。范恒山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做改革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改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曾经做过多年党的青年工作的人,我有责任把自己的看法告诉青年同志们。我同青年人接触得不那么多,话是否能说到你们的心坎上,我没有把握了。首先我想讲讲我们的改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的国家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来的?为什么世界上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在谈论或者进行着改革?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历史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学说提出只一百年的时间,世界上就有除南极洲以外占全球大陆面积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2,(51)
如何管好用活国有资产,使其保值、增殖和扩大积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更好地为全体人民谍福利?日前,本刊记者请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汤丙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要——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一种看法已经属于国际上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全世界总的发展状况,一个国家内部某一领域的发展又离不开其他领域的发展状况,这两种联系还相互产生影响。西方有的学者用“横向依赖”和“纵向依赖”以及这两种依赖的相互作用来概括这种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内改革的同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改革当中又都注意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至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革新的配套,说明这两种联系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有的苏联学者指出了世界变化和各国社会变动的关系,说世界上的变动愈快愈大,各国内部发生社会变动的概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6,(36)
一九八六年已经过去大半。今年的经济形势如何,全年将会是什么情景?可不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改革稳中迈新步, 生产继增趋正常; 基建仍大效益低, 欲上层楼费思量。 当然,经济是复杂的事物,用几句话概括,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曾说,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曾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试图解决面临的问题,焕发社会主义的生机,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正视自己实力不如资本主义的地位,不能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制度的文明成果,故步自封,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列宁特别重视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斯大林当政后,更强调苏联与西方的对抗,并把这种对抗理论化,成为斯大林模式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后来的改革。不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排斥市场经济,盲目相信自己制度的优越性等,使苏联的改革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9.
宾馆起飞     
一位日本记者在文章中说,过去他认为“好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没有的”,但是,重庆一家餐厅的一个服务员使他改变了看法。他感到:好的服务,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做得到的。 的确,过去从港澳和国外来的朋友,对我们的宾馆设备差,服务不好,啧有烦言。这确是我们旅游事业之一大病。这个毛病改得了吗?最近我们在广东经济特区和广州市  相似文献   

10.
现在大家都在谈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到底攻什么,怎样去攻?众说纷纭,见解不一。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还是得围绕着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名话来突破,另外还得加上一句“配套改革”。因为这几句话包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既包含了政府怎样管理国有企业的问题,又包含了国有企业自身怎样管理的问题,下面就如何落实这几句话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伦敦专电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已两个多月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继派驻军舰、飞机后正在不断把坦克、战车等装甲地面部队运往海湾。伊拉克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和决议继续占领着科威特。是打,是和?局势如何演变几乎牵动着世界上每个人的心。最近,我们走访了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唐·克尔先生,请他谈谈对海湾危机及其前景的看法。 克尔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他那很整洁的办公室。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伊拉克对科威特进行了一场“旧式的侵略”,是非正义的,“一个强大的国家侵  相似文献   

12.
国家职能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分类?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对国家职能问题加以深入研究,现据有关资料予以摘编,以供参考。一、什么是国家职能 (一)西方政治学者和苏联理论界的看法。 1.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职能称为国家的功能或政府(广义上的政府,即泛指一切国家机构)的功能。有的资产阶级学者把国家职能说成是国家机关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也有人把国家职能说成是国家活动的具体目的。还有的学者把国家职能理解为国家领导人依法开展的工作。如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中说:“政府的职能是由国家的领导者来行使的,就是授权他们决定全国总的政治方向,保持国家的外交关系,制定施行法令所必要的规章制度,依靠强制的物质力量和专门的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13.
李冠杰 《学理论》2012,(1):40-4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奇葩,它使落后国家短期内走上工业化道路。面对苏联社会中的严重矛盾,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开辟新局面。他在苏联尚未作好改革准备的情况下,短期内进行全面改革,最终无力控制局势,导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最后五篇文章之一《论合作制》中讲了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在我们看来,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括号里的话略去——引者)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里所说“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究竟指的什么?这是迄今为止理论界仍在争论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指列宁根本改变了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看法。另一种观点认为,列宁并没有改变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看法,改变的只是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看法。显然,如何理解这句话并不是无关宏旨的词句之争,而是涉及到能否完整准确地把握列宁晚期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15.
苏联著名经济学家阿贝尔·阿甘别吉扬评价十月革命后70年来苏联经济从“军事共产主义”到“根本改革”的艰难曲折历程。他特别分析了苏联过去经济改革未能贯彻始终的经验教训。他认为,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异己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何在?这是最近哲学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再认识的一个热点. 必须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区别开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过去,我们的哲学观念基本局限于从苏联引进的哲学原理教科书的观念,我们把它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准模式,从它那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观点.而教科书的哲学并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苏联引进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反映的是三十到五十年代苏联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认识,其中有许多不符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甚至可以说是直接相悖的. 审视我国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6,(13)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是一个时期以来举国上下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现在,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这项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人所共知的。1995  相似文献   

18.
布达佩斯专电 匈牙利早在60年代中期就开始改革,是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实行经济改范的国家之一。20年来匈牙利的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最近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政府经济协商委员会副主任普洛伊·米克洛什,请他谈谈对匈牙利现阶段改革的看法。 普洛伊说,从匈牙利改革20年的整个过程看,最主要的成就是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体系,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权,经济比过去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经过改革,供求关系改善,物质利益增加,人们要求改革的愿望增强,承包,尤其是个人承包有了广泛的场所。 普洛伊说:“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匈牙利已成功地建立起用国  相似文献   

19.
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我国的改革,已进入第八个年头.如果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模式"是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最初选择,那么,今天的改革就是旨在完善制度、增强社会主义活力的再选择.再选择是历史的必然.任何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是一个过程.特别是在一种社会制度本身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答案的情况下,最初的选择只能是一种探索.时间和实践赋予我们理智,促使我们反思.为了把改革推向前进,当然有必要对过去几年改革的成败得失进行评估.但  相似文献   

20.
他,知识广博 1937年12月,王明、康生、陈云同机从苏联飞回延安.康生在苏联中共代表团中是近似于王明的一个人,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1938年五六月在马列学院教过我们的课,党的理论这部分是他讲的.他会讲,有一句是一句,条理清楚,没有一个字重复,很有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