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动因、政策和成就──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有关部分的评析孙瑞鸢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完成的重大社会变革之一。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第14卷...  相似文献   

2.
书讯     
《湘潮》1992,(8)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译本即将出版。该书叙述了1966年——1982年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内容包括“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艺、教育、外交、社会等各个方面。该书是国外有关当代中国历史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教授主编。该书中译本即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新华书店发行。  相似文献   

3.
熊坤静 《世纪风采》2008,(12):39-40
短篇小说《班主任》不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成名作,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及其作者,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卷中,第613页,由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杜维·福克马执笔的《1976年和“伤痕文学”的出现》一节里,这样评价说:“在新作家里,  相似文献   

4.
费正清和罗得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第14卷第2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尽管党的最高领导已发出警告,不要把农村阶级斗争的方式带到城市,1948年末和1949年初,许多进入新解放城市的干部依然持‘左’倾观念,要在大范围内发动被压迫的人起来斗争,以及做诸如此类的其他事情。他们在整个居住区和小企业中,把自己有限的力量杂乱无章地分散开来。刘少奇于1949年4月和5月在天津采取措施纠正了这种做法。以后,其他中心城市也照此执行。”  相似文献   

5.
路克利 《党的文献》2011,(5):111-116
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等为代表的哈佛大学学者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海外中共研究的哈佛学派。1948年,费  相似文献   

6.
郝思睿 《党课》2021,(2):68-72
“我想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也让更多外国人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在美国政界和学界,傅高义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号——"中国先生",他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在波士顿剑桥街、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一面墙上,一位老教授面部微侧、目视前方,打着领结,右肩上方画着一丛水墨毛竹。这便是“战后在美国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当代中国研究”的《剑桥中国史》编者、“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紧挨着的一张照片上,则是一位神色随和、嘴巴自然微张的“中国老头”。这就是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在哈佛同时有着“中国先生”和“日本先生”之称的傅高义。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的东方学及亚洲学研究领域里,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一位著名而有争议的学者.美国学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说:费正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研究现代中国建设问题的最重要人物.事实正是这样.费正清一辈子奉献给“中国问题研究”.他的中国化的名字,就等于西方“中国通”(China Hand)的化身.他是位元老,其门下弟子遍布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各个机构和世界许多著名大学里.他的学生的学生现在也都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而他本人,则于1991年9月14日因心脏病发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是外国学者研究中华民国史的重要成果。由于参加编写此书的人较多,因而各章情况不尽一致,特别是有的史料未经核实便引以为推。其中有关李立三的父亲之死的一则“史料”就是完全错误的,是此书失真的典型例子之一。《剑桥中华民国都Y卷第728页说:“在革命的狂热情绪中,有许多反常的情况和不法行为。以下所举不过是几个例子,著名的共产党劳工领袖李立三的父亲,被他家乡酸陵县的农民处死,而不顾儿子来信保证其父将不反对农会”该书附注说明这一材料来自张国党的《中国共…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这样谈论林彪在外逃之前的情形:“在北戴河,叶群在与周恩来通话后,立即采取行动。她与林立果一起,喊醒吃了安眠药睡下的林彪,告诉他有人要来逮捕他。他们焚烧了文件,然后钻进汽车,驶往机场。”①香港《镜报》月刊也曾刊登一篇文章称:“12点,叶群、林立果、刘沛丰等冲进林彪的房间,将已经吃安眠药睡下的林彪从床上拉起来,并喊:‘快起来,有人抓你来啦!’四个人加李文普一同上了‘红旗’防弹车。”②这两段话都是说林彪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喊醒,并告诉…  相似文献   

10.
甫到哈佛,正是新学期的开始。各类课程、讲座的告示,贴满了校园。学生们背着书包,夹着厚厚的课本、讲义,个个行色匆匆。整个气氛既紧张又有条不紊。当然在这纷忙景色中最能吸引我注意的,还是哈佛怎样进行有关当代中国的课程。事有凑巧,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原主任麦克法夸尔教授的“文化大革命”课在1月底正式开讲。于是,我这个“陌生客”便也跻身于急匆匆的行列之中。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文化大革命”课竟如此风靡哈佛,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以致原由校方安排的教室因实在拥挤不堪而连续更换新址。据统计,今年选修“文化大革命”课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领导了八大文件的起草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所写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毛泽东的地位》(以下简称《麦文》)一文,认为自苏共二十大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开展反对个人崇拜斗争所带来的影响,多少会传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以至动摇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刘少奇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积极和重要的角色。麦克法夸尔认为,刘少奇试图减少毛泽东作用的具体做法有:1.八大召开前,指定一个新党章起草班子;2.赞同并采纳彭德怀提出的在新党章中删去两处涉及毛泽东思想的部分(这一删节成为文化大革命中谴责刘少奇和邓小平的主要理由之一);3.在八大政治报告中,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重要性,作打折扣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英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在其《“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逐步退居二线的来龙去脉及其战略设想,现摘要编译如下: 毛泽东本人对于任何一个把他看成是或可能变成另一个斯大林的暗示都是很敏感的。但如果将这说成是他本人只关心他个人的威信,那将是错误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引起了毛泽东对改进无产阶级专政的深深思索。在苏共二大召开后的几个月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被公认是代表西方汉学界80年代最高水平的学术专著。90年代初期,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相继用《剑桥中华民国史》的名称出版了它的第12‘13卷中译本,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高校中国现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并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为了对这部影响重大的学术著作做出科学的评价,以更好的借鉴国外优秀学术成果,推动史学研究的进步,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于1998年5月30日举行了(剑桥中华民国史)学术书评会。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相似文献   

14.
1927年1月3日下午,武汉革命群众与英国水兵在汉口江岸码头的英租界处发生了冲突,史称“一三”惨案。对惨案中武汉民众的伤亡情况,史学著作中的记载并不相同,有的说有“一名”群众死亡,如《刘少奇传》、《国际关系史》第4卷等;有的说有群众“当场”死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等;有的则认为当时并没有群众在惨案中死亡。由杨天石主编的《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中国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由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等著作,均…  相似文献   

1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多卷本《剑桥中国史》的最后两卷,由于这部“巨著”系由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学“权威”集体编撰,发行量大,流传面广,因而书中的错误观点也广泛传播。它不但对西方社会公众了解中国产生严重的误导,而且有迹象表明,它也对中国国内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近年来在这些学科领域出现的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  相似文献   

16.
《剑桥中国史》第14卷评析研讨会综述樊一6月28日,中央党史研究室邀请在京单位的10余名学者,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1949──1957年部分,以下简称"14卷")进行了评析研讨。评析《剑桥中国史》的工作,是由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同志最初倡议,经党...  相似文献   

17.
正白修德,本名西奥多·哈罗德·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白修德是中文名,他是二战时期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的首席记者,也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哈佛大学培养的第一位本科生弟子。两人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是毕生的挚友。白修德离开哈佛大学之后,一直与费正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甚至用费正清的姓Fairbank为儿子大卫·费尔班克·怀特命名。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18.
正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这次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会学者层次最高的马克思学术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世界知名学者埃及经济思想家萨米尔·阿明、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以及纽约大学教授波特尔·奥尔曼等莅会作学术报告与交流。大会下设8个分论坛和3个专场,旨在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二章(“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第二节(“巩固与重建”)中的“城市群众运动”,即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运动、“五反”运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论述作一评析。 本书作者在这一章节的概括性综合论述中,总的说来,对新中国前七年(按照本书的分期方法是前八年)的历史评价是相当高的。作者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分裂后,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起来了。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朝鲜打得胜负难分,由此而树立了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学家史华慈诞辰90周年,2006年12月16日至18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史华慈与中国:纪念本杰明.史华慈教授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许多学术大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纪念与研讨活动。会议主要围绕着史华慈思想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政治史研究、中国文化史研究、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研究等主题展开,共有50多位学者就相关专题作了学术报告或专业评论。与会者对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