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网闻摘录     
正讲规矩也要讲担当守纪律、讲规矩,既是个人立身做人、干事创业的必备素质,也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党的事业的必然要求。守纪律、讲规矩,是用纪律规矩规范言行,按纪律规矩办事。然而现实中有一些人,却把守纪律、讲规矩片面理解为墨守成规,甚至把它当成懒政怠政的借口。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看似没有逾越纪律"红线",实际上违背了制定纪律规矩是为了更好干事创业的初衷。作为党员干部,既要自觉增强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  相似文献   

2.
“一把手”当忌“一字症”□郭计林目前,在我们少数领导干部中,由于缺乏“一把手”应具备的特有的领导作风和艺术,因而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字症”,表现为:一言堂。有的“一把手”唯我独尊,个人专断,只讲集中,不讲民主,群众观点淡薄,听不进不同意见,随意决策。...  相似文献   

3.
正"组织"这两个字,从入党以来,在我心目中就有沉甸甸的分量。从工作角度讲,"组织"就是把党员干部人才组织起来,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工作效能;从个人角度讲,"组织"就是提高自身的组织动员能力。"组织"就是放大自己。多次参与省里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从当初的参与"敲边鼓",到现在的牵头负责某项具体工作,逐步实现了从当好一枚螺丝钉,到协  相似文献   

4.
彭德怀同志生前公私分明,从来不把组织上配给他的小汽车当成自己享受的工具,他经常讲:“车子是组织上配给我工作用的,家属没有权利动用。”他的夫人有段时间在中央党校学习,离家较远,每星期一早上走,星期六晚上回来,来去都是和中央办公厅的学员一起乘坐班车,从来没有用小汽车单独接送过。彭德怀同志从严要求家属,不利用职权为家属谋取私利的事迹,今天读起来仍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地方和部门存在把说的当成做的、把思路当成成绩、把规划当成现实等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的现象,比如:一项政策刚出台,成效就汇总好了;一项任务才布置,成果就整理好了;一项活动刚开展,经验就总结好了。从表面上看,工作效率不可谓不高,时效性不可谓不强,但实则不然,这样做不仅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始终是每个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两项重要任务,”“共产党人更应自觉地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加强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党的领导干部在“三讲”教育中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笔者认为,当前在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上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功夫。毛泽东说:“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把改造世界观当成“左”的“过时”的东西,这是一种误解。在新的形…  相似文献   

7.
邹国平 《共产党人》2007,(23):55-55
身处基层要安心,平凡岗位也热心;加强学习持恒心,工作繁重须耐心;遇到困难有信心,完成任务下决心;问计于民应虚心,关注三农是真心;修身养性宜静心,突发事件莫乱心;热点问题多关心,关键环节忌粗心;依法办事不随心,克己奉公无私心;淡泊名利可清心,扶贫济困施善心;上下之间常谈心,  相似文献   

8.
准确掌握人格本质,其关键在于要明确作为人格本质的个人独立性及个人独立性的自觉意识种是指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因而对其自主选择的行为自觉地承担责任.要走出把个人独立性或独立人格、个性当成资本主义"专利",把它与人的社会性截然对立的误区,并针对有的研究者只警示讲个人独立性要防止重蹈西方否弃普遍性真理的"极端个人主义"覆辙,未能察觉当今作为普遍性真理的"主旋律"在一些人中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乃在于缺失独立人格.文中还分析了自发生成的"功利型"人格的利弊,提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应弘扬其正面效应,把强化个人独立性的自觉意识与落实作为普遍性真理的"主旋律"教育相结合,积极塑造公民人格的健全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思春 《江淮》2012,(7):38
公道正派作为一种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人格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一名组织部长应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于正气。唯有讲公道话,办公道事,做公道人,才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公正,既不计较个人恩怨、又不当"和事佬",既讲原则、又讲群众感情,既追求事业发展、更注重人生价值。坚持公道正派,组织部长最重要的是要筑牢选贤任能的坚固防线。坚持原则弘扬正气是公道正派  相似文献   

10.
干实事不抓认识不行,思想不明确,行动不自觉,好事也会干砸.但只抓认识,醉心于无休止的议论,耽误了行动,事情办不成,最终认识也解决不好.因此,必须把抓认识与抓行动统一起来,结合进行. "无论事大小,认识先抓好",这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把抓认识当成了坐而论道、不干实事的借口.他们只讲空理论不讲实道理,只讲大原则不讲真问题;"事小道理大,个小帽子高".你急得坐立不安,他说你不懂政治.他们不分大事小事、难事易事,一律都要"找"上一帮人关门去开会,结果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占去了很长干事的时间.事实说明,许多事情常常不是失之于方向不对,道理不清,而是失之于空论太多,久议不决,坐失良机.抓认识,本来是为了更好地行动,空论太多,反而影响了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一是严肃政治纪律。严格执行县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安排部署,讲政治,讲党性,顾大局,识大体,自觉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不得违反县委的决议和决定各行其是,不得散布影响和干扰换届的“小道消息”,不得信谣传谣、制造混乱,不得拉帮结派、拨弄是非、伤害同志。二是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选拔任用干部。严禁“跑官要官”;严禁以授意、暗示方式把个人意愿变为组织名义推荐干部;严禁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和不如实汇报真实情况;严禁在推荐和选举工作中搞串联、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严禁泄漏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刘亿 《新长征》2015,(3):43
通化县组织召开了乡镇、开发区、社区管理中心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整个述职评议过程说实话、讲实事,效果突出。述职实实在在。17位乡镇、开发区、社区管理中心党(工)委书记逐一述职,讲成绩突出特色亮点,不搞长篇大论、评功摆好;讲问题先把自己摆进去,不搞遮遮掩掩、避重就轻;讲打  相似文献   

13.
一忌空炮。民主生活会上,或东拉西扯,空话连篇;或报流水账,自我批评避重就轻,批评别人避实就虚,摘“空对空,都轻松”。二忌高炮。开展自我批评时,道理讲得高,大小道理一套接一套;帽子戴得高,抽象的东西上纲上线;认识拔得高,在“进一步”字眼上唱高调。这样既表现出高姿态,又不伤皮肉,更不丢面子。三忌礼炮。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主流充分肯定,成绩一定说够,缺点轻描淡写,形贬实褒,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搞  相似文献   

14.
正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青年后备干部,更应当把调查研究能力作为长期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必备素质能力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既是我们的传家宝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可见调查研究是多么重要。青年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落实今后工作的重要手段,忌空讲空谈,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严昌 《湘潮》2021,(3):22-23
仔细思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历史和对党员的准则要求,我们会发现共产党人既紧张严肃,又活泼可亲;既“最不讲”个人感情,又最讲感情。中国共产党人“最不讲”个人感情中国共产党在章程里就明确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抱着这一远大而崇高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深明大义,不徇私情,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个人利益可以放弃,仪私情可以牺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做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8,(4):47-47
敢折腾才有机会 经折腾才能成长 善折腾才会成功 我们这个社会有两种需求:对组织而言,需要组织内每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和舞台。如何培养成千上万适合组织并为组织创造效益的骨干队伍,如何搭上组织成长的快车而成长与成功,是今天每个组织与我们每个人成长与成功的关键。解放军这个组织以及无数领军打仗的军官的成功实践,凝结成九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的实质及现实表现一是文山会海,泛滥成灾。现在不少地方,会议过滥,文件过多,疲于应付各种会议。一些领导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只看过程,不管结果。开展工作追求轰动效应,不顾实际效果。只求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上有名,把开会当成自我炫耀的主要形式。二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一些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的报告、讲话,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报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3):22-22
当前,有三种文化价值观值得我们反省。一是模糊。有相当一部分人,分不清文化的是非、善恶、利害、美丑,把各种文化现象看作自然的社会存在,听之任之。二是错位。有些人不把健康有益的文化现象作为好的来提倡,不把颓废没落的文化现象作为不健康的东西而加以制止。三是颠倒。有些人把美的当成丑的,把丑的当成美的;把利当成害,把害当成利;把善当成恶,把恶当成善,完全颠倒了价值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李隆汉 《党风建设》2002,(11):43-43
“慎独”,最早见于《札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古人把它作为重要的培养道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