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就有“不知荣辱,乃不成人”、“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的传统道德观念。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兴旺和民族的前途。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未成年人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提供了标准,成为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使未成年人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明确的方向。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在文化多元、思想多样、信息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是与非、美与丑的辨别能力,其思想行为容易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另外,一些地区和学校受…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与社会控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念界定“违法”与“犯罪”在我国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未成年人违法”与“未成年人犯罪”是有严格的区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所谓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本条的规定,拐骗未成年人罪,是指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这里所规定的“拐骗”,是指用欺骗、利诱或者其他手段,将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指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致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不能继续对该未成年人行使监护权。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了前科,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纸犯罪记录,成了他们身上一生都卸不掉的包袱。无论升学、就业还是与人交往,“犯罪标签”始终与失足未成年人如影随形,成为其回归社会最大的障碍。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探索和试点,为消除失足未成年人“标签效应”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5.
南方 《中国民政》2022,(12):53-54
<正>数字技术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和机遇。远程教育、在线社交、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社会服务等,成为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近期,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多处涉及“未成年人”,提出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指尖办”、完善社区未成年人基础数据、加强社区信息无障碍服务等,充分体现出“儿童优先、普惠共享”的原则,有助于未成年人共享数字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硕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大》2011,(3):39-40
未成年人犯罪罚金往往“子债父还”,法院难以执行;审前羁押时,看守所内“交叉感染”现象也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院院长刘玉顺呼吁:单独制定未成年人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充分满足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其预防的调查分析表明,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社区、友群等环境因素。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要在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的系统支持下构建“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语言交流(包括书面用语)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青少年”与“未成年人”这两个概念。但由于缺乏对这两个概念的严格界定和准确把握,常常出现把两者当成一个概念加以使用的情况。如把“青少年”等同于“未成年人”,把“青少年犯罪”看作是“未成年人犯罪”等等。这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等同起来的做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因而,准确界定和科学区分这两个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一、“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术语青少年一词,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概念。严格上讲,它…  相似文献   

9.
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全国未成年人“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的道德实践活动,正在广泛开展。这一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切实摒弃片面追求智育的教育模式,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体制,重构教育评估体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培养未成年人的作用。准确理解“三个面向”,全面理解“拔尖人才”,从制度和体制上落实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切不可因“全社会关心”而成为制度不全、责任不明、措施不力的“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劣质工程”。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的成长,在生物预置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三大嬗变期新生期、断奶期和青春期。未成年人成长始终伴随着生物本能需求和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要求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因此,未成年人发展的全过程是同一性建构——危机——再建构的过程。当然,未成年人发展还受到系统初始条件、大脑神经网络的电化学模型和“神经元—意识”耦合机制及“耗散—涨落”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论及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且提出要实行以“德治”为主、以“法治”为辅的方针来“教育、挽救、感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状况,分析了产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建议:一是加固家庭、学校、社会三道防线。家庭防线,建议创办业余家长学校,建立家长教育子女责任制;学校防线,建议改9年义务教育制为11年义务教育制,使更多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渡过危险年龄段;社会防线,建议推广由“六老”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小组”的作法。二是针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不同情况,建议以教育为主,立足挽救,依法打击三种形式并举。  相似文献   

14.
张明 《中国民政》2024,(6):22-23
<正>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方面要切实做好与儿童事业发展有关的各项工作”,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职责使命和工作要求。重庆市大足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论述作为政治指引、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打响“足够爱你”未保品牌,实施“千手护蕾”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当前、事关长远、事关全局。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建立和完善“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的同时,从宣传教育入手,着重抓好载体创新和未成年人关爱工程,积极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强化宣传教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是前提。我县从宣传发动、集中教育入手,迅速启动了未成年人集中…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扬州市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成立了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公益性服务机构,依托“杨老师热线”、“杨老师面询”、“杨老师QQ”和“杨老师短信”等服务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努力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扬起心灵导航的风帆。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以来,河南省平顶山市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关键环节,多管齐下,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首先,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平顶山市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升国旗、唱国歌,举办知荣辱、树新风故事大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全市组织开展的鹰城“百名孝星”评选活动中,把未成年人纳入评选范围,有20名少年儿童被评为“鹰城孝星”,对加强未成年人传统美德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罚金刑,作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方法,在当今刑事司法实践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罚金刑运用的实践中,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缺少应有的区分和细化,这就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及刑罚适用的严肃性方面都有消极的影响,故应该重新审视对未成年人的罚金适用,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执行方式及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在我家附近有一电子游戏厅 ,经常见到一些小学生出出入入 ,甚至有的学生在上课时也逃学玩电子游戏。请问 :像这些有害青少年健康的场所是否应当禁止青少年进入 ?刘沐刘沐读者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3条规定 :“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 ,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里的“等” ,我们理解应当包括营业性电子游戏厅。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明确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的行为规定为不良行为。该法第33条明确规定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除国家法定节假…  相似文献   

20.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深刻揭示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揭示了家庭建设与子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