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匡政 《中国减灾》2011,(7X):46-47
<正>最早看"3·11"日本地震视频,似曾相识,记得和日本歌人鸭长明笔下的一场地震有些相像。他是日本平安末年的一个歌人,距今有800多年,留下一部随笔叫《方丈记》,被视为日本隐者文学的首部代表作。我当时并未查证,写此文翻箱倒柜找出原书,果然如此。他写道:"山崩河埋,海水倾斜浸漫陆地。土地裂开水涌不断,岩石碎裂滚入谷间。近海划  相似文献   

2.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3.
日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18秒,日本宫城县牡鹿半岛海上130公里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导致的海啸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死亡15854人,失踪3276人(截至日本时间2012年3月1日),为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4.
达之 《中国减灾》2004,(11):22-23
10月23日傍晚,一场里氏6.8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中部的新溻县。其后又发生数百次余震。这次地震至少造成了35人死亡,2530人受伤,3人失踪,并造成大量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停电停水,甚至连著名的“新干线”高速铁路也首次发生了列车出轨事故。这是自1995年阪神地震以来日本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但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的民众和政府却表现出了相当的镇定,民众灾害逃生从容不迫、沉着冷静,政府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富有效率。日本民众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日本各级灾害应对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悲情日本     
《中国减灾》2011,(4):F0002-F0002
2011年3月11日,随着大地的一声怒吼,日本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重创。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令全球广泛关注。截止目前,已造成12468人遇难,仍有15091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10,(10):88-88,F0003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当今的一代,有人喜欢在虚无缥缈的天空中遐想,有人愿意在梦想的海洋里奋斗。而当一个人以一种特殊的感情爱上他所从事的职业之后。他就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去创造。在他的事业中寻求自我价值。城口县人大代表、重庆市城口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包伟同志就是这样的人,他把理想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自己28年如歌的岁月无私地献给他所钟爱的电力事业。以激昂饱满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的品格,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国家电网人之歌。  相似文献   

7.
韦文盂 《今日广西》2010,(12):32-34
提起李少庆,田东人都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歌王——各乡镇歌圩时。出口成歌的是他;圩日宣传活动时。唱主角的是他;县里发行福利彩票时,纵情放歌的是他……这些说的都没错,然而都没能精僻概括出一生邀游歌海的歌王风采,近日,笔者走近他,发现他家里挂着一幅武汉大学教授余德泉赠送的名匾:“少已潜心堪作庆,歌而圣极乃成王。”笔者想,这才是歌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樱花与地震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和火山极多的国家;日本人特别喜欢四月盛开的樱花。地震的爆发是瞬息无常的,同时也是无法抵抗的。因此,生活在地震带的日本人,自然就培养出一种居安思危的性格特征。他们只有争分夺秒地工作,才可以忘  相似文献   

9.
越跨     
人生的旅途是一个不断跨越的过程。每一次成功的跨越,身后都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回首20年的电视工作生涯,令陈敬德聊以自慰的是,他在追求电视艺术真谛的道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坚实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支歌。这一支支歌,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回荡着,在呼伦贝尔莽莽草原上回荡着……他的父亲陈标煌,是台湾省赴日本留学,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回到祖国大陆,投身于新中国广播事业建设的高山族无线电工程技术人员。母亲是日本人。父亲回国后不久,便响应祖国的号召,支边奔赴地处偏远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在内蒙古人民…  相似文献   

10.
庄永明 《台声》2002,(6):40-41
台湾的民谣源远流长,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语表达的传统歌谣。闽南人是台湾最大族群,闽南语系遂成本土“强势语言”,闽南歌谣因而被多数人泛称为“台湾歌谣”或“台湾歌曲”。台湾传统民谣有民间小调、本土戏曲和源于中原的歌乐。反抗日本殖民霸权的民族诗篇,也是台语创作歌谣的先声日本殖民统治后,校园里开始教唱“国语”歌曲,台湾学童纷纷唱起“君之代”、“六氏先生歌”和日本童谣。20年代,非武装抗日民族运动勃兴,几首代表“爱台反帝”的社会运动台语歌曲,成为“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巡回各地时鼓吹民族意识的有力“伴唱”。例如以…  相似文献   

11.
董泽宇 《中国减灾》2014,(10):48-50
在上世纪木和本世纪初,日本曾发生过两次类似的强烈地震:第一次是在1995年发生的7.3级阪神大地震,造成6432人死亡,大量人员受伤,被称作是除原子弹袭击以外,20世纪日本遭遇的最大灾难;第二次是在2004年发生的6.8级新澙地震,造成38人死亡,伤亡人数不及前者的1%。虽然两者发生时间相隔不到十年,日本建筑物抗震性能与地震预警系统整体上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且两次地震对地表与建筑物的破坏力基本相当,但造成的后果相差极大。深究其中原因,主要在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实施了“成功的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唱一首歌出名,有人只能唱某一类歌,而刘欢能够唱各种各样的歌,并且都能唱出味道。《北京人在纽约》、《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在风格上是那么地不同,他却都能唱得那么动听。有人说刘欢唱每首歌都要“改编”,加入个人的理解;有人说刘欢唱歌比较“文化”。听说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我想点出刘欢,请他走出光环,谈谈他的音乐,谈谈他的歌。  相似文献   

13.
1985年6月9日,他给新疆地震局拍去一封电报称:1985年8月20日,巴楚北东东(走向)可能发生6.8级地震。结果,8月23日在新疆乌恰发生了7.4级地震,与预测相比仅差了3天。1984年他预言:1991年,我国中南地区可能水涝。结果,1991年,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遭受特大水灾,直接经济损失779亿元。1989年12月6日,他预言: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期间,京城附近可能有地震。结果:1990年9月22日,亚运会开幕前5小时,北京昌平小汤山南,发生4.2级地震,亚运村有震感。他预言:1992年6月19日,美国旧金山大区域可能发生6.8级地震。实际:1992年6月28日,美国洛杉矶发生7.4级地震。他预言:1993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可能发生7.2级地震。实际:1993年7月11日,日本北海道发生7.8级强震。他预言:1993年10月9日,日本关东地区可能发生6.8级地震。实际:1993年10月12日,日本关东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北海道发生7.1级强烈地震。他预言:1993年8月起,京西可能发生严重干旱。实际:1993年8月起,北京发生本世纪以来第4次大旱……  相似文献   

14.
无法幸存     
退休女教师露泽娜·斯坦利是捷克的犹太人,二战期间,她的全部亲人都惨死在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只有她一个人死里逃生。她是幸存者。一位名叫山下正男的日本男人,他的全家人都在数年前的阪神地震中死去,惟有他因碰巧出  相似文献   

15.
萧野 《中国减灾》2012,(3):37-3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日本因地震和海啸死亡、失踪约1.92万人。地震和海啸中,建筑物受损情况严重:全部毁坏的约12.86万户,一半毁坏的约24.40万户,局部毁坏的约67.48万户。截至2012年1月26日,共有约34.14万人疏散或迁居。此次灾难令日本东北福岛、岩手、宫城三县遭到“毁灭性打击”,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恐慌,至今余波未平。  相似文献   

16.
一、大踱煤气株式会社运营的煤气调配系统简介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一场里氏7.2级的强烈大地震袭击了日本繁华的关西地区,震中靠近神户、大阪等城市。这是近70年来日本最大的一场地震。这场地震灾情惨烈,灾情最重的神户市近万栋建筑物被摧毁,地震造成6400多人丧生,4.4万多人受伤。地震以前,  相似文献   

17.
张少泉  张敬军 《中国减灾》1995,5(2):34-38,52
有关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的几个问题张少泉,赵荣国(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敬军(北京市地震局)1995年1月17日清晨,日本兵库县南部大版湾的淡路岛发生7.2级地震,它给日本关西工商业中心一贩神地区带来毁灭性打击。同时,也给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兵库南部地震谈起杨永康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往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特别是发生在城市及其附近的地震灾害愈加惨重。今年元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的M7.2直下型地震,又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浩劫,是近二十年来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  相似文献   

19.
陈凯 《民主与法制》2011,(11):34-36
在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中,尽管死亡和失踪人数还在不断更新,但可以肯定的是伤亡惨重的事实。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不由让人回想起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分别为69181人和18498人,而青海玉树地震的上述数据则分别是2064人和175人。  相似文献   

20.
李平 《中国减灾》2007,(2):48-49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也是闻名于世的地震大国。从地理位置看,日本正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接处,即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根据有关资料,世界上约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本土及其大陆架上,而日本首都东京又是处在日本国内最活跃的地带上,大大小小的地震接连不断。据史料记载,自18世纪以来,东京地区已遭受过6次强烈地震的袭击,其中最强烈而又损失惨重的一次发生在1923年9月1日,史称关东大地震。提起这次地震及其大火,日本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