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圣  卢展明 《前进》2012,(4):37-39
全国文明县城是当前全国各类评比中含金量最高、价值最大、综合性最强的荣誉,是体现一个地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多年来,长子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长期致力于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自2005年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县城、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后,又自逼加压,乘胜追击,吹响了向全国文明县城迈进的冲锋号。特别是近两年多来,长子县积极创新创建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广泛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明显增强,县城文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文明创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2011年12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长子县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全国文明县城”。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荆州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三贴近”要求.以“改进服务.便民利民”为主题.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从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抓起.从示范点抓起.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事情抓起.着力打造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日前.全市有全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5个.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10个.市级文明创建工作先进系统9个.市级“文明诚信窗口”252个。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7,(10):47-47
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胶南市在切实抓好生产领域品牌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精神文明领域的品牌建设.有力提高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水平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其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把网络文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部署,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贯穿全过程,体现到各方面,提高利用网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面临的课题。本刊特策划此专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人类信息化变革,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网络强国建设全过程,通过深化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系统构建网络文明建设体系、深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实践,取得网络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人民网络生活日益美好、中国网络文明日益引领世界等主要成就。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握正确的创建方向,坚持系统推进、不断完善协同化创建机制,坚持人民主体、不断激发群众性创建活力,坚持创新导向、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5月起,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家庭文明微行动大赛,积极推动开展十类家庭文明微行动。本次活动面向所有工作,学习、生活在海淀区,并积极参与文明活动的市民。十类积极鼓励居民身体力行的微行动包括:低碳环保、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文明教育、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诚信敬业、爱心奉献、网络公益。居民可通过海淀文明网、新浪“文明海淀”官方微博、“文明海淀”微信公众平台三种方式参与大赛,将自己的微行动用心记录,分享文明成果,传播网络正能量,以此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树立文明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容与实现形式.选择好开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全力打造企业文明精品工程,创建一流品牌职工队伍.收到显著成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广大职工也真正享受了文明创建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陈雯 《今日海南》2023,(2):21-23
<正>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本质要求。过去一年,昌江黎族自治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精神文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白河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现代新居民,构建和谐新家园”的思路,创新实施“五个五”乡风文明促进工程,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领域,倾情演绎了一曲曲以建设农村新社区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新乐章。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1,(6):31-31
2011年,首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区县、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工作水平,为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7,(1):39-39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的.以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推进道德建设为主线.全力推进“塑造诚信蚌埠品牌,丰富淮河文化内涵.突出城市人文特色,构建蚌埠生态体系”的城市创建工作.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09,(7):43-43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在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力度的逐渐加大,新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也逐步改变了“政强社弱,以政代社”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积极参与的新格局。目前,新区已初步形成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连续多年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近两年,一年一大步,在2004年荣获首都文明城区之后,2005年,被首都文明委授予“北京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先进城区”.海淀区走出一条由“经济强区”向“和谐社会”跨越的文明创建之路。海淀区文明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功夫,树立“协调、促进、创新、奉献”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创建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的和谐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这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8,(11):63-63
10月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全国宣传思想战线和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门户网站——中国文明网推出新版,并启用新域名http://www.wenming.cn/。改版后的中国文明网极大丰富了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面的内容,开辟了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窗口,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中国文明网的宗旨是“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相似文献   

16.
《湖北宣传》2007,(6):21-22
我们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争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连续四届被评为孝感“文明系统”,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三届获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宣传》2007,(5):13-13
2005年以来,竹山县委、县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立足山区农村实际,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思路,即以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为主体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和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两翼,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主两翼”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初步改善了山区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村社会风气,而且使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品牌找到了新载体,得到进一步深化、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平阳县以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创建为目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通过做好三篇文章,切实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亮点。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9,(6):61-61
自今年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以来,本刊编辑部收到大量各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者的来电、来函,他们建议我刊开辟一个专栏:详细报道、宣传这次受表彰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及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第四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区)的创建经验,供大家学习、分享、不断提升自己的创建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对文明的不断追求,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按照中央和省文明委的总体部署,安徽省铜陵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不遗余力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