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中山与苏俄结盟后,再次进行了争拨关余的努力.此次关余事件自始至终受到了苏俄的深刻影响.苏俄与孙中山的结盟,鼓舞了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斗志;苏俄援助的既少且迟,促使广州政府因窘迫的财政再次争拨关余;鲍罗廷的到来帮助孙中山稳定了广州的局势,推动了事件的进展;苏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的政治宣传和群众运动,提升了争拨关余...  相似文献   

2.
黄建东 《党史文汇》2011,(11):26-29
1921年4月,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举起护法旗帜,积极筹划北伐,但却遭到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反对。陈炯明于1922年6月勾结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公然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被迫避走永丰舰,后转赴上海。这时中国共产党充分估价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当发现孙中山再次遭遇困难处境时,决定给予热情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凡 《世纪桥》2009,(13):51-51,68
广州沙基惨案发生后,广州各界群情激愤,一致要求政府采取强硬态度进行交涉,以雪国耻。广东革命政府以民意为基础,采取迅速理智冷静强硬的态度进行外交交涉和抗议,并在经济上实行绝交,打击了英法帝国主义者的气焰。唤醒了民意,有助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以"援助罢工"和"全国总工会组织"为根本任务,按照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法令应属"非法集会".只有在南方政府所在地广州,才能合法地召开这样的大会.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与孙中山本人的大力支持有密切关系.加上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毗邻港澳的广州进一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是中国政治格局重组和职工运动发展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从1917年至1927年的十年之间,中国国民党几次在此建立过政权。计有:1917年,“护法”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20年,粤军自闽返粤,孙中山恢复军政府,并于翌年被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为大总统,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政府;1923年,孙中山组织“讨贼军”,驱逐了陈炯明,在广州设立大  相似文献   

6.
萧涌 《红岩春秋》2009,(3):66-68
1912年2月,孙中山被迫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后,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政权,一个在北京,由北洋军阀把持的北京政府;一个在南方,由孙中山与南方各省军人首脑联合组成的广州政府。  相似文献   

7.
广州是毛泽东长期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1923至1926年,毛泽东曾多次来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他先是在广州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讨论和起草各项决议案及大会宣言,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成为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三名成员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在广州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并主编过《政治周报》,还担任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广州所从事改造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对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进行的睿智探索,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对于其后来的崛起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羊城留下的深深足迹,也永远印刻在了广州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2,(34):65-65
杨殷,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原中央委员、中央军事部长。189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18年5月,因军阀排挤,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意气风发的杨殷开始陷入迷茫。五四运动后,  相似文献   

9.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3):90-91
<正>孙中山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2年6月16日,因反对孙中山北伐,粤系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派兵包围总统府,并炮击粤秀楼。8月,陈炯明回广州就任粤军总司令,孙中山则被迫远走上海。这意味着,第二次护法战争宣告失败。陈炯明的背叛使孙中山深受打击。他十分痛心地表示:“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相似文献   

10.
清季民初,演讲成为一种风尚。笔者通过对孙中山演讲的考察认为,孙中山为革命所从事的演讲,既是时代之使然,亦是时代之产物;孙中山的演讲不仅宣传了革命主张,动员了民众,而且也为伟人形象的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上岗作为用工形式上的变革,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面对竞争上岗,首先应该认识自己,增加竞争上岗的信心;其次,要改善自己,夯实竞争上岗的基础;第三,协调人际关系,优化竞争上岗的环境;第四,关心企业发展,注重自身价值与企业需要的结合.总之,要做竞争的主人,调适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辩证看待竞争上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金冲及 《党的文献》2002,(6):3-5,18
跨入新世纪之初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奋斗目标应该怎样确定 ,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 :以本世纪头 2 0年为期 ,要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重要历史阶段。提出这个奋斗目标 ,将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 ,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万众一心地夺取胜利。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三步走”战略部署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在 2 1世纪初的奋斗目标 ,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绘就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新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蓝图 ,我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胡锦涛同志 2 0 0 2年 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 :“要实现宏伟目标 ,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这就把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又一次鲜明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我们应如何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呢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艰苦奋斗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斗争中…  相似文献   

15.
徐志远  彭玉海 《探索》2003,2(4):84-86
言教与身教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言教与身教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言教与身教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给水利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它也要求水利改革必须融入市场经济。山西引黄工程提前“入世”的实践 ,更进一步论证了入世对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发端于他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说法",根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他科学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光辉前景,正确指明了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并且不断为实现小康目标鼓劲加油,排忧解难,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提出创建一流县级党校 ,这既是一个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可喜目标 ,也是一项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是 ,县级党校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政企分开、法人治理结构、社会负担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文章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邵广侠 《探索》2006,1(5):83-86
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知识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反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们无视人的生命需要。当前,加强人的主体性建设,追求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价值追求和行为标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顺应人性,注重尊重人、关爱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整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