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用软毛刷,将灰尘手印周围多余的灰尘轻轻刷去。□将"TS取迹片"(江苏省厅研制的,用于提取灰尘足迹)剪一小块(长方形),在手印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地覆盖过去,方法与胶纸提取手印一样,再用拇指或掌外侧轻轻推压一遍。□由取迹片一端向另一端轻轻揭起,翻过来。□也可用透明胶纸将手印固定在取迹片上,拍照。□提取痕迹后,可将取迹片与衬纸合上,容易保存携带方便,检验时将衬纸取下,痕迹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2.
"TS取迹片"由江苏省公安厅刑科所研究发明,由中外合资扬州耐斯不干胶制品有限公司和靖江市长安仪器厂联合试制、经销,于1991年8月30日通过鉴定,专利号:91220057.X。该产品为刑事现场专用品,主要用于提取已发现的浅薄灰尘痕迹,其效果强于静电吸附器,适用于在各类表现不易分离的较光滑的客体上进行灰尘痕迹的提取,具有取迹完整,特征细腻,增强反差,可长期保存等特点。每片重量仅10g-20g,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本品亦可解决灰尘痕迹提取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如黄棕色发泡塑料上的浅灰尘痕迹,只能远看而无法拍照的问题。彩色客体背景干扰痕迹清晰度的问题,不规则客体表面痕迹拍照变形和不完  相似文献   

3.
在现场勘查时,最多见的就是灰尘加层或减层痕迹。对于灰尘痕迹一般采取的提取方法有照相法、透明胶带贴取法、静电吸附法、背胶纸贴取法和相纸转印法等技术。上述几种灰尘痕迹提取方法当中,前4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对灰尘痕迹的灰尘量要求较多,提取后的反差小。相纸转印法虽然操作程序比较复杂,转印贴取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对痕迹的灰尘量要求不多,显现后痕迹细节特征反映非常好,排除背景干扰。  相似文献   

4.
在提取现场灰尘痕迹时可直接拍照,未曾见过有关其他提取方法的报道,而现场灰尘痕迹有的直接拍摄反差微弱无法检验,有的受所处位置、角度等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拍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加强灰尘痕迹的反差,消除灰尘痕迹背景表面的图案干扰,又能直接提取拍摄,使现场灰尘痕迹的提取利用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介绍如下。1适用范围1.1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应以平滑坚实的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为主。而且平面承受客体上的灰尘均匀细薄。比如平面上的灰尘减层指印,平面承受客体被细薄灰…  相似文献   

5.
陈敏  朱宇 《刑事技术》2006,(6):52-52
灰尘指纹是一种在现场上经常需要处理的痕迹物证,最正规、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用照相直接固定提取。但是,在现实现场勘查实践中,由于受现场条件、灰尘指纹本身条件或其所粘附客体条件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一枚灰尘指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用胶带纸直接粘取指纹(再在暗室中用照相固定)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而理想的方法。1操作方法(1)在现场上的操作。勘查中如发现有灰尘指纹,先要观察灰尘的厚度、指纹是减层或加层和指纹的黏附客体,因为这3个方面都将决定提取指纹的质量;然后用胶带直接粘取,贴于一中…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案件现场,案犯踩踏而遗留在床单、衣物等纺织品上的灰尘足迹出现率较高.因纺织品花色杂乱,色泽不一,沾附的灰尘较少,使此类足迹形成的痕迹反差较小,特征反应不明显,提取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尝试用多波段光源对这类足迹进行发现并拍摄提取,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中灰尘量的减少,显现提取微量灰尘足迹已成为一个难题。因灰尘具有较强的静电吸附和液体吸附性,用常规的静电吸附法提取木地板、瓷砖以及纸张、纺织品等表面上微量灰尘足迹的提取率低,提取的灰尘足迹有轻度扩散,花纹反映不全等现象;油质表面、潮湿表面和水渍足迹,静电吸附法提取效果较差;受灰尘晶体对光的散射和折射的影响,常规照相方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特征反映不清晰。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即时贴贴取灰尘足迹,喷涂JB染色液,可有效提高微量灰尘足迹的提取显现效果。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别适用于基层…  相似文献   

8.
在各类室内案件中,常会在地面上遗留微弱的灰尘鞋印,由于地面花纹的干扰,这些灰尘鞋印发现和提取的难度较大。瓷砖和木地板是室内装修中最常用的装饰材料。近年来,随着装修个性化的要求,瓷砖或木地板新品迭出,其色彩和图案不断的花样翻新,极大增加了表面遗留痕迹的发现和提取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现场勘查中地面上灰尘鞋印的发现率和提取率,笔者用短波紫外照相法对几类瓷砖和木地板上遗留的灰尘鞋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取球面客体表面已通过粉末方法显现的手印痕迹,是痕迹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笔者经多次摸索实验表明,只要改进胶带纸的粘取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球面客体表面手印的提取效果,提取到完整或相对完整的手印痕迹。  相似文献   

10.
足迹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案犯在犯罪现场活动的轨迹,亦或多或少的隐含有犯罪分子的个体信息。现场勘查中,由于案犯的伪装、破坏、技术人员的勘查技能或现场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现场实际勘验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往往不尽人意,利用传统的足迹发现和提取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列述如下:1灰尘减层足迹的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厚、灰尘细腻且粘附性较强,足迹反映清晰,各种特征反映明显、稳定的,可以直接拍照或利用静电吸附器吸附后再拍照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薄,但承…  相似文献   

11.
1案件简介 一段时间,某地连续发生撬盗企业保险柜案件,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作案后清理现场,现场能够提取的痕迹物证很少,且作案没有固定时间和规律,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技术员在多起撬盗保险柜案件现场发现两种撬压痕迹,其线条状痕迹  相似文献   

12.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用透明胶带提取显现灰尘指纹,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给同行参考。透明胶带胶面的粘性,决定了其附着能力极强。用胶带粘取灰尘指纹,灰尘会附在胶面上。在胶面上再洒上粉末,粉末会在无灰尘的部位牢牢地吸附住。有灰尘的部位,粉末附着在灰尘上,由于灰尘溶于水,在水中灰尘及上面的粉末就会被溶解掉,而无灰尘的部位不会被溶解从而显出指纹。具体方法可用透明胶带将灰尘指纹提取下来,在其上面均匀地洒上粉末,或者将粉末倒在一个盛水的平盘里,粉末就会均匀地浮在水面上,再用胶带(胶面朝下)在表面浸一下取出,胶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场勘查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较高或其它无法使用三角架拍照的地方留有灰尘痕迹,在既不能直接提取,移动又怕破坏痕迹的情况下,利用“B门闪光”的照相方法拍摄下来,可取得较好效果。 所谓“B门闪光”就是在弱光下,手持相机和人为起动闪光灯,运用“B”快门档和闪光灯的高速强光,对现场痕迹及时完整地拍摄下来。“B门闪光”的拍摄过程为:  相似文献   

15.
进入现场勘查时,穿上鞋套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鞋套轻便,能包住鞋底的泥土、灰尘及其他附着物不被掉落在现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现场留下勘查人员的鞋印。但是鞋套不仅能在现场上留下灰尘减层痕迹,也会在现场上留下灰尘加层痕迹。留下的痕迹形状与鞋印一样,而且无明显花纹,  相似文献   

16.
指纹擦划痕迹检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指纹的检验应用仅仅涉及到具有一定数量的纹线和特征的指纹.而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经常会提取到一些纹线稀少,特征不明显,按常规方法无法检验鉴定的指纹擦划痕迹.这类指纹擦划痕迹是否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呢?下面对指纹擦划痕迹检验略作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月牙槽状齿钥匙增配痕迹形成规律、增配痕迹随开启次数的渐变过程以及影响增配痕迹的变化因素。方法用被增配过的原配钥匙进行模拟开锁实验,观察并记录开启前和开启过程中的增配痕迹。结果被增配钥匙的齿面上有明显的磕碰痕迹和擦划痕迹,增配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呈渐变性变化,且不同区域的增配痕迹变化不同。结论月牙槽状齿钥匙的被增配痕迹为磕碰痕迹和擦划痕迹,齿槽壁上的被增配痕迹随着开启次数增加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现场遗留的一种特殊灰尘脚印——渗透性灰尘鞋印,阐述了硫氰酸法在显现这类鞋印痕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曲形槽状齿钥匙上的增配痕迹特征及其随开启次数的变化.方法 用被增配过的原配钥匙进行模拟开锁实验,观察开启前后的增配痕迹.结果 发现原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主要为钥匙板侧上的夹持痕迹和齿槽底面、齿槽壁上的擦划痕迹,且齿底面上的擦划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较稳定,齿壁上的擦划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呈渐变性变化.结论 原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主要为夹持痕迹和仿形针擦划痕迹,夹持痕迹反映不明显,仿形针擦划痕迹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案件现场中,如盗抢车辆案件、交通肇事及利用交通工具作案等,常会在现场上遗留有车辆轮胎的拐弯印痕.对车辆直行轮胎印痕的轮距测量通常分别量取前后轮轨距即可,但拐弯痕迹的前轮轨距要短于前轮距,且通过车辆拐弯痕迹来推断车辆类型的文章少见报导.笔者通过对车辆拐弯痕迹的初步研究,发现车辆拐弯痕迹比直行痕迹能反映出更多的信息,如车辆的轴数、轴距等,这无疑对分析推断车辆类型有重要意义.下面以二轴四轮车拐弯轨迹为例作以说明,多轴多轮轨迹可依此类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