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波动性,每一周期波动都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长期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周期波动性,每一周期波动都有“高涨——低潮——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按规律办事,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经济周期波动的表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最早以显著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规律.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其后,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时期为经济危机周期.每一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  相似文献   

2.
正一、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核心内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流和明显的现实背景。首先,由理论来源分析,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波动理论及其模型遭到普遍的质疑;二是理性预期与公众选择理论被吸收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三是C.R.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经济周期延长;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经济周期延长;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要求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从直接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向间接的经济调控,从被动实施转向主动实施。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已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实际经济工作者所认同。但是,在相当长时期,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周期;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计划调控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带来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这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错误认识,不仅妨碍了学习和借鉴现代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而且造成了忽视我国经济周期规律的研究,影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后果。 建国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过热、调整、再次过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对同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同为主流与正统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横向比较,寻找差异、理清发展脉络,并对周期理论的未来走向有一个判断——对立、争论、融合。通过横向比较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说明经济体系高度复杂充满着模糊性,由于认识能力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不同的经济学流派难以得出完整、全面、正确的认识,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做出取舍,提供出对政府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并结合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参考意义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7.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它表现为经济扩张因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或者消费需求约束而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收缩又因资源供给充裕或者消费需求拉动而重新进入经济扩张,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通常,经济周期波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社会主义国家都普遍否认存在经济周期现象。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存在经济周期波动,而且出现多次的经济衰退,甚至爆发经济危机。因此,探索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是经济理论界一大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仅就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谈点粗浅看法。一、以高投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是导致我国经济频繁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财政政策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视角,考察了新中国60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财政政策的下一步取向: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推进"两个重点"与"两项改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深刻论述了经济周期爆发的原因和物质基础。本文在梳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背后的马克思周期理论依据进行了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阶段,在新常态下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需求,坚持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企业战略与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余斌表示,从中国经济周期运行规律来看,2007年是中国经济周期在经济扩张中的峰值,达到经济扩张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革命以其极大的冲击力改变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基础、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波动,即将为新的特征所代替。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70年代卢卡斯提出的所谓"卢卡斯批评",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了之前的主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衰落。"卢卡斯批评"缘起于数量经济学,因为这一批评,需要利用新的概念和方法重写宏观经济学理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卢卡斯和萨金特起到了重要作用。卢卡斯和萨金特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作打破了凯恩斯学派在宏观经济学上的一统天下,创造性地将理性预期引入宏观经济学,使得经济学理论更贴近经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马歇尔的新古典传统,对后起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起到了直接催生作用,并在经济学方法论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学也因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中良 《探索》2002,(4):92-96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存在和市场调节比重扩大的必然反映,更多的表现为供给制约型,而不是生产过剩型,带有明显的体制特征。虽然商品经济运行本身所固有的累积性和加速性使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可避免,但由于中国的经济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一、从经济周期和总需求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中客观存在的风险性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动规律.社会总需求不足会导致商业条件的恶化和失业率的迅猛升高,国民经济进入经济周期的衰退期,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反之,社会总需求旺盛,国民经济进入扩张期,经济增长趋势加快.  相似文献   

15.
李长久撰文认为,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有些学者不断提出经济周期问题,其中有人认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已经不适用于解释新经济了。“新经济”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一期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 经济持续增长多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崛起,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但是否有个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经济过剩"的出现和美国"新经济"问题的提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需要再认识.文章认为,从根本上说来,经济周期既不是制度现象,也不是体制现象,而是人类认识能力、调控能力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受全球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多重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如箭在弦,迫在眉睫。而产业间交融互动的产际关系,意蕴着化危为机、促进结构优化的出路在于科学发展,在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本文以温岭为样本,剖析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的依据、机理,进而提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现象,需要严格区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包含的一个环节,是市场经济下需求无计划性和供给无计划性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已成为自然规律.金融危机纯属人为遣成,它来自货币、股票、衍生金融工具以及相关经济现象.经济周期不可能消除,只能设法缓解.因此,经济危机总会出现,只不过有时间持续长短、结果影响大小的区别.金融危机完全可以消除,关键在于要有一系列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5,(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失业保险制度功能也得以嬗变,在继续发挥其原有保障功能的同时,日益扮演着反经济周期的稳定器功能。然而,制度覆盖面窄及待遇水平低、基金累计结余剧增、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和支付模式不当以及政策时滞较长等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反经济周期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反经济周期功能,必须从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替代率、逐步优化支出结构及支付模式、提高政府相机抉择能力、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尽量缩短政策时滞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受全球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多重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如箭在弦,迫在眉睫。而产业间交融互动的产际关系,意蕴着化危为机、促进结构优化的出路在于科学发展,在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本文以温岭为样本,剖析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的依据、机理,在借鉴先进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