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底性民生保障体系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各项社会政策为所有国民提供涉及生活、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民生需求的各种基本性、保底性保障措施和服务的总和。近年来,我国各项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快速推进,财政托底性民生保障投入稳步扩大,对解除困难群众的生存危机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但目前保障标准和水平仍然偏低,救助制度存在“缺项”,冲击人们心理和道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亟需加大托底性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力度,筑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相似文献   

2.
侯学元 《群众》2015,(4):11-12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关于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立足惠民善治,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强化政府的托底民生保障职能,着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着力促进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着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以增进民生幸福和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民政,不断打造民生建设新常态。在强化托底民生保障上深化改革托底民生保障方面的改革,要以困难群众根本利益为坐标,要从  相似文献   

3.
尚清 《今日浙江》2014,(12):28-28
正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美丽中国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我们将以现代大民政为抓手,充分发挥保障基本民生、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职能作用,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新贡献。坚守民生底线,充分发挥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托底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基本民生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近年来,山东  相似文献   

5.
王友良 《群众》2023,(21):45-4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四个新”重大任务,强调“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市县巡察是管党治党的利剑、国家治理的利器,在促进基层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苏州市县巡察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巡察价值取向,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巡察工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救助作为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政府执政的法定职责,也是社会治理的托底工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健全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兜底保障能力,提高救急解难效能,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政府需要正视和应对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需要以法治方式不断推进,为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提供兜底保障。以甘肃省为例,社会救助工作具有特殊意义,是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依法行政,切实将社会救助工作引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既是目前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甘肃省社会救助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强对社  相似文献   

8.
学界关于托底性社会政策"托什么""托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托"等重要议题仍未达成共识,存在"补缺-保底型"和"积极-发展型"两种分歧,但仔细分析发现,其共同诉求均在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福利视野下的需要理论,从托底内容、托底标准、组织管理和托底政策配套机制四个维度,构建了需要为本的托底性社...  相似文献   

9.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必须以清晰的、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作指导。这就需要在理论上彻底澄清"民生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事情,过去没有民生问题或民生问题解决的很好";"民生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应该解决的事情,不能引入市场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程度越高越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高福利民生"等四大误区,剔除干扰我国民生事业的错误思想观念,从而推动我国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国玖  刘育林 《群众》2013,(12):60-61
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救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最后一道安全网”作用,是承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江苏已初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和临时救助等为重点,以慈善援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何源 《当代广西》2013,(15):22-23
还财权于民,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是公共财政题中应有之义。但蛋糕就那么大,怎样才能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如何充分发挥财政分配职能,既实现基本的民生"托底"保障,释放财政红利,又有效稳妥地推进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五个财政"中的民生财政与和谐财政,给出了答案。民生财政——加大投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社会治理领域加强了针对社会的管治力度,内容涉及社会矛盾应对、社会组织发展及互联网管控等,在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原则调整民生制度改善民生,是防范和和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治理手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西欧和北欧各国纷纷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国民的"幸福"意识明显增强,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削减福利成为英美等国的基本政策取向,政府  相似文献   

13.
保障民生改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工作的监督理念和价值取向。近年来,历城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民生改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依法履行职责,有力保障了该区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李一宁  张泰 《群众》2014,(12):21-22
<正>江苏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近4年来,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推进强度、投入力度,还是民生的工作内涵、保障标准、实际成效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都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工作中呈现出不少亮点和有益经验:一是保基本、兜底线。政府坚决抓好底线民生,为困难群众生活托底;致力于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创造更高层次保障的质量民生。二是抓均衡、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也会伴生就业不足、失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遭受威胁等问题,需要社会政策托底。社会政策托底应该是积极的托底,要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设计和发展社会政策,使其发挥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就业和社会参与、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预防底层群体的社会沉淀、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综合功能。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是发展性的,它应该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对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保障民生     
关注民生,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个焦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成了本次全国人代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从代表的审议发言、接受采访和所提议案意见中,我们真切地听到了关注民生的和谐之音。“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先”,“倾听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障民生”等等,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光大和民生理念的弘扬。落实全国人代会精神,实实在在做好保障民生的工作,便是接下来更为艰巨但又必须兑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致辞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加快改革步伐、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国奇  ;王立明 《求索》2008,(6):40-41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已成为党中央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分析构建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环境条件入手,试图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做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2,(4):22-22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率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战略,提出并实践大民政理念,全面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力打造保障民生的首善之区。 一、大力整合社会保障制度,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按照“先保险、再救助、后福利,保基本、全覆盖、适度普惠”的思路,创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社会保险全员覆盖。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险模式、标准、待遇城乡一体化。建立“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公费医疗制度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阐述社会政策如何托底。"十三五"规划要落实中央《建议》,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