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威 《学理论》2012,(16):66-67
群众观既是马哲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群众路线的基础和一切工作的基石。正确认识和践行群众观,对于理论和现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弄错群众观,在理论上则会形成狭隘群众观的关门主义和泛化群众观点的投降主义,在现实上,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徐勤友  何建华 《学理论》2009,(25):23-24
彭德怀是中国共产党内独具性格的一员,其平生百战犹酣,心系人民群众。秉直豪爽,为民请命,是他品格世界与个性秉赋的真实写照。研究彭德怀人民群众观的成因及现代价值,读懂一颗"我为人民鼓与呼"的赤子之心。对我们今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起到了价值标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诞生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灵活运用,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理论的相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俄国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对其革命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从理论逻辑来看,列宁从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目的出发,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论述了为什么要灌输、怎样灌输的基本理论和重要依据;从现实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揭穿了俄国经济派、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面目,为工人运动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促进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思想宣传和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一般规律,在今天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列宁人民民主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应该在理解列宁人民民主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把握人民民主的实质,正视人民民主的渐进性,以强化法治和完善监督来保证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随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作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之主要内容的群众观对中国法制建设的直接影响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以毛泽东人民主体论为理论基础确立的人民主权法制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作用的思想为指导而进行的刑罚创新,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管制刑制度;与此同时,又有对群众运动的滥用而形成的大民主形式的群众专政,造成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带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抵抗住了内外敌人的绞杀,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以及他对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从实践出发,用实践来纠正自己的不正确的思想。它对社会主义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士文  向鑫 《党政论坛》2013,(23):14-16
群众路线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确性不是先验地设定,而是在实践的检验中被证明,在同各种错误群众观的斗争中发展并显示其真理性。但是,当前我们几乎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当作唯一的群众观向宣传教育的受众灌输,使不少受众在面对不同群众观时疑惑无措。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将迎来建村50周年村庆。50年,弹指一挥间,苍海变桑田。昔日贫穷落后的华西村,也巨变成一个村容美丽,村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遵循党的执政规律,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聚焦于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新使命,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按照人民立场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群众路线为核心要义的基本理路。新时代我党取得的系统的执政实践创新成果,正是坚持人民立场内在逻辑作用的集中表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我党坚持人民立场的内在逻辑是厚植党执政之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梅华 《学理论》2014,(1):22-2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也对党和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延续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成为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全部依据,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5)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好群众路线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借鉴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核心理念,提出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明确共同愿景坚定服务群众的决心,要改善心智模式创新服务理念,要实现自我超越引领服务水平,要提倡团队学习接受服务监督,要训练系统思考增强服务本领。面对新的环境和历史使命,牢牢坚持群众路线,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愿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李小辉  罗春梅 《求知》2013,(4):22-24
人民群众既属于政治概念,又属于历史概念。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中国,人民群众所指范围广泛,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而且还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群众观,  相似文献   

15.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最新表述 ;在找到了领导干部群众观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 ,乡镇党委书记要严以律己 ,以身作则 ,做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表率。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更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且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7.
姚东 《党政论坛》2012,(15):8-10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他们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中坚持发扬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文章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产生背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发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并提出实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可芬 《理论探讨》2005,2(2):33-34
邓小平的群众观内容丰富,表述深入浅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群众观,表现为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固的理论基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群众观的经典著作。在该论著中,马克思、恩格斯讨论了"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的主体性和先进性,阐述了革命思想的存在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等群众观的基本理论。我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同时,要尊重群众的主体性、重视人民群众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基础地位,避免用虚幻的群众"共同体"任意宰割群众的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等观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