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概括地说,要做到:国有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降到正常水平,富余职工得到分流安置,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基本得到转变。具体来说,在企业脱困方面,按照中央1997年提出三年目标时的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企业6599户,亏损面为39.1%。经过三年的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2.
1997年底,党中央提出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到今天,国企已为之拼搏了整整三载。脱困任务究竟完成得怎样,这是决策层、理论界、企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信息表明:截至2000年6月,三年前处于亏损状态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已有3626户实现脱困;247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已有2016家按《公司法》改为公司制,也就是说,至2000年底,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高层领导深入基层抓脱困曾长期在国有大型企业和工业主管部门担任领导工作的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往返跋涉…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九届四次人大会上,朱基总理宣布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国有企业改革今后仍将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一、“三年脱困”的主要成效国企整体经营情况趋势良好、效益好转。截止到2000年8月底,全国31个省区中,有28个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其中17个地区利润同比增加,6个地区扭亏为盈,5个地区净亏损减少。到2000年8月底止,1997年底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3853户正在实现脱困,占亏损企业总户数的58.4%。二、“三年脱困”存…  相似文献   

4.
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如何理解脱困?一些人把国有企业脱困理解为扭亏为盈。不少国有企业亏损,这是事实,也是它所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据统计,截止1998年10月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49%,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为55%,小型企业的亏损面为47%。在国有企业总计800亿元的亏损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占600多亿元,即3/4强,我省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还要更严重些。从亏损的状况看,国有企业的确相当困难,从…  相似文献   

5.
“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不能不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投以热切的关注。特别是朱镕基总理“全国看辽宁”的点将令,更让辽宁人提升起以赢为上的元气。 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力量,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则是国有经济的旗舰。这只旗舰的沉浮与进退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事关政治大局。不消说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曾以万千气象为共和国工业奠定丰碑,更不消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难脱胎为拉动市场经济硬弓的骄子。至1997年底,雄风不再的辽宁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严重下移,国有大中型企业频频告亏。 有三年的目标界定,辽宁拉开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序幕:到2000年底,全省4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现利润11.9亿元以上,亏损面在30%以下;列入国家脱困考核口径的500户亏损企业要有70%左右实现脱困;百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年的期限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消息告知,上述目标如期实现。这一仗,辽宁赢了!这是举全省之力的合力攻坚效应。一个棋子“啪”地摔下去,它是实现中国国企改革与脱困目标全局中的一个精彩亮点。峰回路转的实践证明,国企完全可以搞好,国企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答询     
辽宁省财政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实现改革、脱困新政策 今年是我省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攻坚年,作为企业职工,我们很想了解辽宁省政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出台的政策与措施,请党刊介绍一下。 沈阳 史峰等 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是今明两年辽宁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辽宁省政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在这里,介绍一下辽宁省财政厅印发的《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财政财务工作指导意见》中有关财政政策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来的,即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重申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并根据十五大精神,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十年目标。三年目标是近期目标,十年目标是中长期目标。《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由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8.
田合生 《学习论坛》2001,(12):43-46
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下一步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就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仍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本文在分析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存在的重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从近一年来的实践看,确实有一些企业已摆脱困境,焕发了生机,但仍有相当一批“老大难”企业亏损加剧,步履维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有企业“越扭越亏”的怪圈面前,相当一部分同志对今后两年要最终实现脱困目标信心不足,顾虑重重。因此,对一年来企业脱困的成果进行准确判断,分析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研究采取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形势1997年7月,朱基总理在辽宁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战略目标。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年改革目标,进一步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兼并破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998年,国家安排核销银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提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到1996年底,全省共有926户,占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数的6%;拥有资产4136亿元,占全国9.38%;现有职工247万人,占全国8.1%。因此,辽宁三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意义重大。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井通过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实施方案。今年是方案实施第一年,能否顺利实现改革与脱困目标,关键在于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头,务求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朱基同志近日在甘肃、青海、宁夏考察工作时指出,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确定了解决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重大政策措施。各个方面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当前,必须集中精力,扎扎实实地工作,把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具体化,真正落实到基层,尽最大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从现在到明年,各地方、各部门必须把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  相似文献   

13.
亏损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键要靠企业内因,特别是要发挥企业党组织在亏损困难时期的政治核心作用。从我们最近对22家国有、集体亏损企业进行调查的情况看,企业党组织围绕扭亏脱困、维护稳定抓党建,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有的企业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重视抓党建,有力地推动着企业走出困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亏损企业的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滑坡,少数甚至处于瘫痪状态,不仅阻碍了企业脱困,而且严重影响着整个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加强亏损企业的党建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  相似文献   

15.
总结行业扭亏经验 实现纺织强国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有纺织工业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困难不断加剧。自1993年起,国有纺织工业连续6年亏损,其中1996年净亏损106亿元,亏损额居全国国有工业之首,国有大中型纺织亏损企业达1031户,涉及职工人数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实现国有大中型企改革脱困目标的决胜之年。从整体上进一步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是各级党委、政府面  相似文献   

17.
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三年目标,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这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对如沈阳这样老工业基地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重新确定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即到2000年三季度末,使100户国有大中型重点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同时要消化新亏企业,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降到20以下。二是到2000年三季度末,80%的国有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实现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到2000年末,国有工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四是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任务,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全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安排上,突出发展这个主题,以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从1978年开始的放权让利到1994年后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虽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至今仍未从困境中突围。党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经过一年多的奋战,1998年国有企业的亏损面仍继续扩大,亏损总额还在增加。因此,如何促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亏损的阴影,从整体上搞好国有企业,实现国企脱困目标,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亏损现状进行分析,并力图提出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目前,我们辽宁的实际问题和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要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摆在我们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检验我们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主要标准,更是我们辽宁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