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主总是处于"信任"与"不信任"之间。本文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民主何以总是处于信任与不信任之间,并提出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信任都有益于民主,信任与民主之间存在着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2.
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是指多个相互独立的治理主体,建构出一个多元化、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共同参与公共资源管理的过程.信任机制是公共资源网络治理的核心机制并贯穿于治理的全过程,它有助于提高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灵活性,降低公共资源治理的成本,并促进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主体间的知识共享与相互学习,提高治理效率.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中信任机制构建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董春宇 《学理论》2013,(33):34-35
在社会学领域中信任概念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并且已形成基本共识的一种理论观念。但在政治学领域中对信任概念的认识与讨论仅在近年来开始有所涉猎,在政治学视域下的信任概念呈多元化发展,从多元关系角度可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社会信任、政府信任与制度信任。这四种信任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相关性,共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和谐与政治秩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任关系:价值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任关系是指公众对政府及其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各构成要素、环节及结果的合理预期以及政府的回应。良好政府信任关系对于公共行政良序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政府信任关系作为一种降低复杂性的机制,可以通过促进合作去提高行政权力的效力和行政运作的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本质内涵,它对于政府合法性的获得具有根本的意义。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与法治的发展、服务行政新理念的贯彻实施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系统中,信任自身并不能自动成为社会善德,有时反倒可能被利用,成为一种权力控制的手段.因此,政府信任必须是理性的有限信任,是一种有节制的信任.民主行政既强调政府与公民进行合作互动,培育和积累社会资本,又保留一定程度对政府的理性不信任,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为建构和谐的政府信任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微博民意表达问题的应对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网络民意表达的代表,成为社会民意表达的新途径,而相对应的政府应对机制也亟需建立。通过对微博民意表达的分析,总结出它所具有的直接性、多元性、高速性三个全新特点,不仅给政治参与途径带来了新变化,还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的意愿和诉求,更将网络世界中的民意传播极大地提速。同时就微博民意表达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应对机制,如对直接民意表达的区分和整合,政务信息的进一步公开,建立微博分析和预测机制,加强对微博民意的搜集和整理,完善应对机制的建设,增大管控力度,将微博民意表达引入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2)
2018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基本经济制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如火如荼的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迅速成为经济领域发展的热词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大庆市民营经济在纵向发展上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大和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然而在发展的速度、规模、效率方面与国家和省的平均发展水平都有较大差距,必须从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运作模式上着力探讨,强化高质量内涵、攻破发展阻力,切实发挥大庆市民营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波 《学理论》2009,(11):53-55
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结构转型期。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治体制对社会利益结构的认定和整合程度,关系到社会机制面向现代化的过渡和重构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体系的整体性功能和发展状态的好坏。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政治系统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利益结构变动的格局,根据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东升 《理论视野》2008,(10):60-61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动力机制,既要考虑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还要考虑法律制度建设、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市场需求拉动等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 ,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非农产业拉力以及转移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为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急需深化体制改革和进行有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乐 《理论导刊》2015,(3):74-76,90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首先要厘清其生长的内在机理。文章通过综合考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特性以及内外部因素,提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六力"——资源禀赋的吸引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聚合力、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专业市场的辐射力、关联产业体系的协同力、地方政府的引导力——动力机制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耿薇 《学理论》2012,(22):83-85
近几年,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微博在其中产生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微博的兴起以及低龄化网民对微博的迷恋,信息传播变得碎片化,而他们利用微博开展的各种话语讨论也变得流行,以至于微博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传播中形成其内在的独特作用机制,本文即是对这一作用机制结合实例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最大政治优势,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面对脱离群众的危险,积极探索并构建起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多年来,浙江台州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通过"民主恳谈""驻村百晓"和"网络问政"等载体,把群众路线蕴含在常态化的工作之中,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设之路。尤其是台州用机制来保障和实现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扬,积累了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密切联系群众的本土化经验,值得参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导致政府间缺乏理解、信任、对话、互动。多元行政主体受制于科层制窠臼而难以建构合作机制,行政层级的位势差导致了中央及部委、地方政府及地方部门之间信任度较低。总体性治理尊重行政主体的个体独立性,破除信任危机和营造诚信原则方法,建构起多元县市、省市及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部门之间平等信任的伙伴关系;对府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趋向予以引导,在共同的语境下将共识转换成多元主体皆可接受的符号,建构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生自发秩序;立基于公义建构宪政秩序和法律规则,主动协调多元政府和社团间关系,破除行政层级的束缚,全方位实现政府层面的跨界相互依赖和社团层面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政治信任的构建已成为事关农村整个政治文明建设成败的重要课题。因此,此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关注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一些地区还在实践上作出了宝贵的探索。本文认为,要重建农村基层的政治信任,必须理清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级自治组织之间、农村基层党支部与群众之间、村官与村民之间等各种关系。当前,不管是从农村基层政权、中央政府方面来说,还是从村级自治组织、村民方面来说,都存在着不少影响政治信任构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对于重建农村的政治信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限制下,人类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和学术界同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认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有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的论述上,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动力机制的研究较少。对循环经济概念进行辨析,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需要的动力机制创新,对于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变革动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和评价;第二部分立足实践,通过对发达国家当代行政改革动力的考察,佐证理论研究的主要发现;第三部分描述总结我国30年来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及其特征;最后在分析深化改革面临的动力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动力机制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企业诚信是产品信任的保障,产品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基石,完善企业诚信机制、打造产品信任体系是构建社会信任的最基础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信任最直接、最实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西三角经济圈”府际信任的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成都、西安构成的西部三角地区要发展成为内陆的增长极,需要政府之间密切的合作,而相互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信任,府际信任是政府间进行有效合作的关键。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建立府际合作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察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政府、市场和农民是三大核心要素.基于三者在城乡关系演交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必须重塑政府、市场和农民,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农民共同作用的合力协同的动力机制,即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为根本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与平等发展为核心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