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灾难中,有这么一群最惹人怜爱、最牵动人心的身影,那就是灾难中的孩子。他们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沦为孤儿,有的重伤难治……那一双双镜头下的眸子中,无不流露出无助的神情。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身上可贵的力量,看到了人间的希望。孩子们在灾难中释放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中国减灾》2011,(9X):2-2
<正>在灾难中,有这么一群最惹人怜爱、最牵动人心的身影,那就是灾难中的孩子。他们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沦为孤儿,有的重伤难治……那一双双镜头下的眸子中,无不流露出无助的神情。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身上可贵的力量,看到了人间的希望。孩子们在灾难中释放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1,(5):21-21
面对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日本社会应对灾难的镇定和高效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除了机制上的防灾之外,日本文化中的灾难基因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2)
【时政】世纪天灾" 当2004年行将翻过最后几页时,印度洋深处震波掀起的滔天海啸成了这一年最沉重的休止符。" 死亡从大海的深处鼓涨起来,黑色羽翼张开来笼罩了陆地,把数万人的生命带入了黑暗的洋底。在那一刻灾难超越了国家、民族,超越了人种与文化,超越了争端与分歧,这就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是人类的集体伤痛。" 我们无法对这样的人间灾难表示漠然:我们为死难者哀悼,为生还者祝福,我们也为整个人类的平安而祈祷。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复杂的国际救援行动由此展开:中国积极援助、美国慷慨解囊、欧洲国家全力救援,日本…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8,(6):44-48
白衣天使,这几乎是世间最美丽最圣洁的称呼。每一次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总是他们如同天使降落人间,抚慰人们的痛苦,疗治人们的创伤,他们妙手与仁心同在。"非典"如是,大地震如是。然而,我们容易忽略,忽略了在灾难面前,他们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同样脆弱,他们其实与我们一样也有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只是,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为着一份神圣的操守,他们勇敢担当。请记住他们,那些在灾难中,对生命不离不弃的白衣天使,那些带给人们生的希望的白衣天使。而记住他们,不只是在抗震期间,不只是在灾难期间。对于他们,我们要与遗忘作战。  相似文献   

6.
关仁山 《人民公安》2008,(12):22-23
无论是唐山大地震,还是汶川大地震,都让我们看见了党和政府的力量,看见人间的友好,看见互助的光辉,生命中最宝贵的精神在灾难中怆然复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队     
《小康》2008,(6):36-43
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幕:人民遭受灾难,解放军赶来救援。再一次,解放军赶来了;武警官兵赶来了;公安干警、消防战士赶来了;他们是人民子弟兵!这一次,最多的现代化兵种协同作战;三军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第一线。这一次,中国空军大规模的集结调动,空运、空降、空投,超越极限。生死置于度外,感天动地。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如中国军队这般出色。灾难中的拯救者,成为中国军人最突出最刚毅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成长:对汶川大地震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这场罕见的灾难,给我们留下了悲壮的集体记忆,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值得永存的宝贵财富.这场灾难毁灭了许多美好,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反思.  相似文献   

9.
佚名 《中国减灾》2012,(9X):60-61
<正>温州动车事故带给我们太多的悲痛及沉重的话题,在灾难来临之时,在生死一线之际,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论是母亲、妻子、女儿还是姐妹,无论生死,她们都以最温柔而又最坚韧的大爱,在黑暗中进发光芒。她们带给我们希望,带给我们光明,带给我们爱。  相似文献   

10.
张越  黄雪洋 《中国减灾》2012,(17):34-36
在风险社会中,人们随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害和事故,我们将这些自然原因产生的灾害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统称为灾难。其中,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群体由于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在灾难应对和救援过程中成为最容易遭受损伤的受害群体之一,同时也影响他  相似文献   

11.
6月10日,发生在同一天的两起重大灾难让我们无比沉痛: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大火造成31人遇难,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洪水则夺走了117条鲜活的生命。灾难强烈地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天灾不可避免,但人祸应该可以消除和减轻。在这两起灾难中,从宾馆、学校的设计、选址,到灾难来临时的逃生,都凸现人们减灾意识的极度缺乏这两个事件足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公众减灾意识、普及防灾避险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者、管理者来说,缺乏减灾意识意味着埋下了灾难的  相似文献   

12.
心灵对话     
有人说:灾难是一个恶魔,它可以在一瞬间夺去无数人的生命;也有人说:灾难是一个魔术师,可以让枯萎的灵魂复活。还有人说:灾难像一条无形的索,可以连接无数的你和无数的我。可我想说:灾难无论是什么,人们都必须面对它继续生活。 SARS。一个看似普通的英文缩写,在此时一下子被世人共知。也成了最令人恐怖的灾难的同义词。那原本只存在于微观世界中的小小病毒,成了人类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人类的眼睛无法看到微观世界中的东西,所以这场灾难使强大的人类身处弱势。这  相似文献   

13.
SARS的背影     
中国史无前例的一场抗击SARS疫病的全民战争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在这场我们称之为抗击非典的伟大战争中,人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华民族表现出了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在疫病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职业境界,特别是中国政府切实把依法治国的理念引入到疫病防治中,依法追究了一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的党政领导干部。还有,在这场战争中,国民的卫生意识也得到了空前的增强,一些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陈规陋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这些,都是这场战争馈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场灾难过去…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与灾难抗争的民众,还是在第一时间奔向灾区的党和政府领导人,抑或是自觉自愿投入救灾的救援人员,在这次灾难中,我们应该礼赞的太多。今天,我们想致以敬意的。是灾难中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灾难巨大的自然力所造成的灾难或人为蓄意制造的灾难都会造成惨痛的人祸,家庭离散,以及惨重的财产损失。这样的灾难事件将幸存者抛入无助和惨遭折磨的境地,并且毫无例外地会引起混乱及普遍的动乱。灾难常常不分时间、地点,在人们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最常见的造成灾难的原因为:飞机失  相似文献   

16.
金融犯罪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最严重的刑事犯罪之一,也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最重大的金融灾难之一。本文从论述金融犯罪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入手,提出基本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蒋燕 《当代广西》2008,(5):24-25
2008年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来得让人始料不及。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团结抗战,选择了奋起自救,选择了在困难面前一起携手,共同抗灾救灾,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共同见证了一种伟大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中,第一时间成为最有力的动员令,最值得关注的新闻,最能够取得救援成效的保证,是最能够体现国家动员能力和处置重大灾难能力的指标。面对8级的重大地震灾难,总书记第一时间召开会议部署救灾决策,5月16日赶赴灾区;总理第一时间奔赴  相似文献   

19.
灾难让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成长。成长本身就带着一种灾难的气质。我们谈灾难气质,不仅是对其与生俱来本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它后天成长中的期待。灾难赋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承受力:灾难面前,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大爱无边、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牺牲小我、成就大  相似文献   

20.
金磊 《中国减灾》2012,(9):34-36
在风险社会中,人们随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害和事故,我们将这些自然原因产生的灾害以及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统称为灾难。其中,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群体由于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在灾难应对和救援过程中成为最容易遭受损伤的受害群体之一,同时也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政府部门应给予灾难中儿童的救护工作更多关注。灾难中的儿童救护,是指在发生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等造成大面积人员受灾的灾难时,针对低龄(12周岁以下)儿童开展的医疗、转移、看护等保护措施。需要指出的是,灾难儿童救护的对象界定为低龄儿童,是由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在灾难救护方面,在心智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低龄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灾害防范意识薄弱,因此年龄越低,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难度越大;第二,随着认知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大龄儿童对灾难的危害认识清楚,具备一定的避险常识,心理承受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