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世尤  彭莉 《湖湘论坛》2011,24(3):40-42
民族凝聚力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认同力。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通过抓主流、树典型、重教育等价值引导,整合多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兴盛传承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得以安定集聚的精神内核,更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从文化层面研究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本质,这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族凝聚力是以民族为载体的文化认同,当代民族凝聚力提升面临着新形势和新的挑战。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通过整合、聚集文化资源,以形成持久、强大的文化认同,使民族凝聚力获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内隐形态的本质要素 ,从内和外、本质和现象、核心和核外的关系看 ,民族精神处于内在和核心的位置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联结、互相渗透 ,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总体说来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消长呈现一种正相关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中华民族精神的丧失 ,导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削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能振奋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削弱 ,则使中华民族精神沦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整合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提高领导者素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卢昌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和根本途径,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关键在于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本文仅就提高领导者素质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系问题提点粗浅看法.(一)领导者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今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对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现实挑战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华文化进行渗透,严重冲击了中华文化认同;一些西方大国企图利用"和平演变"战略弱化我国主流文化认同;转型时期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涌现严重威胁中华文化认同。新时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有: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实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市立足民族地区特点,坚持把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先进性为目标,积极探讨民族地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实现路径,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马少青 《人大研究》2005,(6):F003-F003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谐发展,共同作用。先进文化建设在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所以,李长春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塑造民族精神,形成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一面旗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发掘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通过文化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发扬光大,激励亿万人民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奋发有为,贡献力量,形成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千百年来,甘肃孕育了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地域人文精神,凝结在甘肃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中,集中表现在丰富的敦煌文化、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厚重的黄河伏羲文化、悠久的丝绸之路文化和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中,深深熔铸在甘肃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我省建设和谐社会难得的精神财富。要深入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集聚全省人民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把甘肃人民特有的精神品质体现和落实到推进发展、实现富裕的实践中,促进甘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10)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等多元文化特征,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优势。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观点     
《时事报告》2012,(1):4-4
在文化认同上下工夫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尊重"多元"的特点和现实,把工夫下在文化认同上。这就是,在国内文化建设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自觉认同上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迎办奥运期间,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学习奥运知识,践行文明礼仪,感受民族文化,升华道德境界,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了奋发向上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奥运会结束后,有哪些文化需要我们继承?有哪些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凝练提升?作为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我认为,依靠人民群众,调动群众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曲进 《湖湘论坛》2008,21(4):115-116
现代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精神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体育产业能促进经济发展;体育文化能提供精神动力;体育休闲成为余暇活动的主流。要努力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只有努力建设具有铁路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当好先行,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一、先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的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  相似文献   

13.
背景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决定,省委七届十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凝聚力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现代化而引发的社会转型 ,全面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从而不断重塑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和内涵。与传统相比 ,民族凝聚力有了本质的不同 ;社会转型中民族凝聚力弱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对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展传承机制与增强民族凝聚力于珍彦世上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要靠它自我完善运作机制来加以保证,文化的发展传承也是一样。本文想就文化发展传承的导向机制、保障机制和转换机制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一、文化的导向机制与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积...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力量、凝聚人心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统一战线在团结、聚合、调动各民族、各阶级、各政党和各种社会力量,化解、克服、排除各种消极、离散因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重大作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应主要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民族凝聚力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一种综合国力.梁启超民族凝聚力思想为我们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昭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强大基石;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后盾;爱国团结、自尊自强是民族凝聚力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指出树立共同理想、加强教育工作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些丰富的论述 ,是新时期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理论基石 ,也是我们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源于人的精神需求,即人对确定、可靠、稳定和超越的需求;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本质在于营造一个能被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意义世界和信仰系统,即确立共同信仰;中华传统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支点.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时代价值,在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当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燕 《桂海论丛》2002,18(6):33-35
改革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式和内涵 ,使民族凝聚力更具现代化的特征 ,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改革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巩固了民族凝聚力的政治保障 ;赋予民族凝聚力崭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