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伏心 《群众》2011,(12):40-41
江苏与中国现代化战略有深厚的渊源。1983年邓小平的苏州之行,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此后,邓小平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小康”目标实现之后中国的长远发展规划问题,并逐步提出了包括“小康”目标在内的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长远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小康辞典     
《传承》2003,(1)
小康小康,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小康”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用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了小康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从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落脚点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进》1997,(12)
邓小平小康建设理论:农民奔小康的精神动力晋城市邓小平小康理论应用研究课题组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确定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  相似文献   

5.
陆峰 《群众》2013,(5):I0025-I0027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江苏800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从2003年提出全国第一个省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到2010年全省从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我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江苏应有何新作为?本刊组织编发一组文章,把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放在全国一盘棋中来观察,对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该图中.把小康律设作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目标的关键来抓。邓小平的小康建设战略目标思想,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大体可分为七个方面:第一,把小康建设构筑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我国小康战略目标中,一是实事求是地考虑我国的国情实际。他尖锐地指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  相似文献   

7.
刘德海 《群众》2020,(20):19-21
在中国,很少有城市像苏州这样,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如此特殊而紧密的联系。1983年,邓小平同志到苏州等地调研,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光明前景。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江苏时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正是在这样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苏州从一个不起眼的消费型城市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世界第九大新兴科技城市",成为1500多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成为"小康中国"历史性跨越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拥有12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国度里,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农民生活过得怎样,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总体发展水平。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全国人民的小康将是一个遥远的梦。现在距2000年仅有5年时间,我国农民要达到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的小康目标,要求在今后几年内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速度达到5.6%以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没有局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局的小康,没有一个县乃至一个地区的小康目标的跨越,也就没有全国2000多个县市小康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就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监利县百名龙头…  相似文献   

9.
李静 《小康》2006,(1):77-78
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因为全面小康又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作为城市的“掌门人”,市委书记王荣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2005年12月8日,来京参加“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的王荣接受了《小康》的专访。苏州的崛起是开放的结果《小康》:苏州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一直受到全国关注,苏州是如何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王荣:1983年,小平同志到苏州地区考察,并且充分肯定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2003年,胡锦涛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分别与江苏代表团举行座谈,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我们苏州坚定…  相似文献   

10.
罗一民 《群众》2007,(1):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0年左右,苏中要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南通作为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理应做全省江北全面达小康的先行者,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多的贡献。咬定目标把握进程近几年来,我市以《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开局良好,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05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8.42分,各县(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达到80分以上,为“十一五”在江北率先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一五”,全市及各县(市)有条件也…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2,(11)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过去多年来改革开放中党忠实地为人民的小康利益奋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由于改革开放得到了显著实惠、同时还有着新世纪应当向更高生活标准迈进的期望的亿万群众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兴奋、让人憧憬的目标。“小康” 这个词,考其源头,由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最早道出,有两千多年了。当然,彼时的小康,与我们所说的小康,并不是一回事。而我们把“小康…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06,(12)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今后五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提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达到时序进度,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  相似文献   

13.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0年我国的人民生活就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只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江泽民同志系统描绘了21世纪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的新阶段,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与改革的新形势将给民政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使民政事业的发展呈现许多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小康战略梁文生“小康”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诗、大雅、民劳》,是指低于“大同”,高于温饱,生活殷实的社会经济状态。邓小平借鉴我国古代对小康的说法,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我们提...  相似文献   

15.
汤以伦 《群众》2006,(10):22-23
根据党的十六大战略部署和中央领导对江苏发展的新要求,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三年多来,江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咬住“第一个率先”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放松,抢抓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是,到本世纪末,努力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小康水平意味着:“生活资料更加富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设想已有十多年时  相似文献   

17.
邢增杰  林承钧 《新东方》2001,10(3):62-65
小康思想古已有之。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将小康思想推陈出新,并注入时代内容,使其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实现小康的战略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相似文献   

18.
刘春兰 《前沿》2010,(21):27-30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模式。从小康到和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理念的不断成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的创新。邓小平小康社会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新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新理论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目标选择,和谐社会理念彰显了小康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推动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全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凝聚了人心,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成为团结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力杠杆。制定全面小康指标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总体要求。但对全面小康的具体形态和量化标准,国…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全面小康是一项项指标,这是不断完成的十年。如果说全面小康是一幅幅蓝图,这是不断实现的十年。如果说全面小康是一个个里程碑,这是不断跨越的十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