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我的辩词与梦想(新版)》作者:张思之定价:55元出版:2013年3月被称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的张思之律师代理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本书囊括了其为"四人帮"辩护、为大兴安岭火灾辩护、为《南方周末》系列名誉侵权案等案件辩护的辩护词、代理词、申诉状等。书中收录的一篇篇"黑铁时代发出的黄金般的辩词",见解超拔,逻辑缜密,文字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5月21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充分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确保死刑案件办理质量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严格了承担死刑案件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格.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担任死刑案件辩护人的应是"具有刑事案件出庭辩护经验的律师"。《规定》强调,人民法院对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充分保障辩护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司法行政机关、律师  相似文献   

3.
毛赞全 《中国律师》2005,(10):77-77
捧读2005年第5期《中国律师》上的《刑事辩护:欲辩不能,欲罢不忍———我国刑事诉讼的生态环境》(以下简称《刑辩环境》)一文后,感触颇深、心绪澎湃、思潮起伏、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自己虽是一个普通律师,但是在“位卑而未敢忘优国”之理念的驱动下,总觉得应当说些什么,现在终于呼喊出了这一管之见。一、刑事辩护是律师法定的重要业务,是整个律师行业的根本基石。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刑民不分,但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中多有辩士和讼师参与,虽不能视作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刑事辩护,但那时辩士和讼师所起的作用与现在律师的刑事辩护却有…  相似文献   

4.
我是张思之     
张驰 《法人》2009,(12):68-70
“你在哪儿,好,我到楼下去接你。”在约定好的时间,《法人》记者拨通了张思之居所的电话,电话的另一头张思之的声音十分响亮。  相似文献   

5.
审判中心主义是一个刑事诉讼程序内的话语,在该话语体系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有效行使是庭审实质化不可缺失的构成要素。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是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是当事人和法律职业者。辩护律师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是律师诉讼程序的过程标准,而不是以案件的司法裁判结果为标准。可视性的辩护律师有效辩护的实现方式,是改革现行法庭审判程序的简单化运作模式,改革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对辩护律师辩护观点的评述,扩大庭审网络同步直播的案件范围,许可被告人以律师辩护无效为由提起上诉,许可辩护律师将未决案件争议点诉诸于公共领域,接受当事人和社会民众的检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证》2009,(6):41-41
2009年4月18日,以"中国律师向何处去"为主题的"《律师文摘》2008年会"在北京法律出版社举行。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律师之师"张思之先生,以及学术界的名家、著名律师、新闻出版界人士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刊主编亦被邀请参加了《律师文摘》  相似文献   

7.
律师刑事辩护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佴澎 《中国律师》2003,(7):45-47
我国的律师刑事辩护制度存在许多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认为,在律师刑事辩护改革的问题上,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只会窒息律师辩护的价值,最终破坏整个辩护制度乃至刑事诉讼制度;而全盘西化,照搬照抄,又难免南桔北枳的困惑。我国律师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一、磨合改革律师辩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1996年《刑诉法》和《律师法》规定的权利。1996年《刑诉法》和《律师法》公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地执行,其中有关辩护律师权利的实现,在实践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律师辩护的改革,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磨合期。在这…  相似文献   

8.
马军 《中国律师》2000,(11):43-44
写过一篇文章,叫《刑事辩护──中国律师出名的摇篮》。现在看来,当年写的这篇文章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篇文章只谈及了一个方面,就是刑事辩护作为律师制度的基础,在律师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法律正确实施方面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而也为律师成名创造了条件。但是,一方面它又是律师业务的一大尴尬。当你站在法庭上,为一个案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无罪辩护,而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对律师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坚持作出有罪判决,几年以后,却是该人民法院运用审判监督权力改判无罪,如此这般,我们当年提出…  相似文献   

9.
以S省D县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律师辩护对案件的实体处理具有一定影响力,尤其鲜明体现在量刑辩护方面。进一步考察辩护效果的形成机制则发现,律师通过多种方式促生辩护效果,但不同方式的效果差异明显。律师会见、举证、质证等辩护方式的形式化与有限性,致使这些活动难以成为辩护作用的主要发挥方式。相反,为人们所忽视的研究、撰写、提出、表达律师辩护意见则为重要的实质性方式。这形成一种表面上的悖论:这种相对有限但却有效的辩护效果,并非以学理上、法理上所主张的应当中心化的辩护方式实现。实证研究揭示了悖论所掩盖的实质:中国式的辩护效果是以中国式的方式达至的。中国刑事辩护的程序性活动方式和实体性结果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特征,中国刑事辩护未来的改革走向可能在于强化律师发表辩护意见的方式,而不能简单沿着对抗化的思路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死刑案件被告人获得律师有效辩护是法治由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必然要求,亦是死刑正确适用的重要保障机制。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的重要性与缺乏有效辩护的保障机制及无效辩护的现实之巨大反差,使得完善我国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死刑案件律师有效辩护需要推进死刑案件独立量刑程序的规范化,明确死刑无效辩护的标准,实行死刑辩护律师资格的认定制,确立死刑无效辩护的惩戒及司法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1.
焦鹏 《中国律师》2012,(10):13-14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虽然涉及到审查起诉阶段修改的条文不多,但结合辩护制度等相关内容,就律师辩护工作而言,还是有了重大的变化。需要律师对辩护工作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一、阅卷工作(一)新《刑事诉讼法》的变化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阅卷范围,限制在"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了该部分内容,将阅卷范围扩大为:"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从条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律师》2004,(7):13-13
1955年2月18日,律师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陈守一1978年3月8日,第八次人民司法工作会议根据新宪法有关“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决定恢复律师协会筹备委员会和法律顾问处1979年12月,恢复后的律师协会首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1980年6月,律师协会制定律师工作守则(初稿)1980年8月,律师协会首次对律师违规行为进行处分1982年4月12日—14日,律师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长为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崔虎,秘书长张思之1982年,司法局和律师协会共同出台《北京市律师道德规范》1983年,律师协会首次组成6人访问团出访美国1983年,《北京律师》…  相似文献   

13.
刘奕君 《当代法学》2021,35(6):133-143
强制辩护制度是国家对特定范围内的被追诉人获得律师帮助权的保障,主要针对"经济困难""量刑标准""行为能力缺陷""缺席审判""简易程序"五种情况而设.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落实强制辩护制度,可以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增强被追诉人的协商能力,弥补检察官客观义务之局限,巩固"对抗+审判"的诉讼结构,以及防范协商性事实错误.认罪认罚案件中强制辩护的实现应以值班律师为主体,强化值班律师作为辩护人的职能定位,明确值班律师享有会见权、阅卷权等基本权利,允许值班律师转换为委托辩护人或法律援助辩护指定律师.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包括民事法律援助、行政法律援助、刑事法律援助等。相较而言,刑事诉讼涉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财产、自由、生命,因此,刑事法律援助尤为重要。为生命而辩护的死刑案件更是生死攸关,这一领域的现状及前景如何呢?一、死刑案件法律援助的现状(一)《法律援助条例》颁行前  相似文献   

15.
书讯     
《辩护如是:刑事辩护证据运用与法庭技巧》作者:杨金钟定价:48元出版:2013年7月本书共汇集1 6个精彩的刑事辩护案例。每个案例都从案情介绍、辩护过程和案件的证据构成——展开,全方位地展现我国当代刑事辩护的现状。同时,本书还展现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对案件的整体把握、辩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刑事辩护制度的新发展主要包括刑事辩护全覆盖的试点工作、认罪认罚制度中刑事辩护形式的变化、程序性辩护策略的兴起、有效辩护理念的深入以及《法律援助法》对刑事辩护的推动等.当前刑事辩护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即辩护律师与值班律师的分界、委托辩护律师与法援律师的"冲突"、辩护律师阅卷权与调查取证权的保障、庭前...  相似文献   

17.
死刑复核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对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的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程序审理的对象只是按其他审判程序审结的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包括: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过了上诉、抗诉期限,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依审判监督程序审结的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如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委托律师辩护的,被告人应享有律师辩护权,复核法院应为被告人指定律师辩护.  相似文献   

18.
“律师伪证罪”与刑事辩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的《刑事诉讼法》和《刑法》颁布实施以后,许多人欢呼雀跃,以为律师在刑事辩护领域中可以大显身手了,可以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了。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事实却是,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实际上是下降了,律师的刑事辩护越来越难,遇到的障碍越来越多,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律师因办理刑事案件的关卡更多、风险更大,律师因办理刑事案件而蒙难的案件直线上升,被抓、被判刑的律师大量增加,律师身陷囹圄,不但损害了律师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而且直接挫伤了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积极性。与此相应,在全国范围,刑事案件的律师参与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丹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律师之一,1857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肯斯曼镇,1938年死于芝加哥,享年81岁。一生出庭为死囚及刑事犯辩护近60年,办案无计其数,包括《洛杉矶时报》大楼爆炸案、煤矿罢工事件、进化论法庭辩论等等名噪一时的经典案件。其雄辩的措辞、娴熟的技巧、跌宕曲折的辩护过程,赋予律师这一理性思维的法律职业以激情的色彩。每次辩护完毕,法庭悄然无声,法官们都被他的辩护词深深感动,从他的舌尖上救回了无数的死囚及冤者。"东陆"案是丹诺认为自己表现最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南昌市西湖区基层法院审理的章俊理等人的刑事诉讼案件,在江西省以至在全国都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案件。这里,我不打算介入此案件中关于几位被告是否有罪以及其他有关证据和适用法律的分析,只是想就与该案件有关的两个特殊现象谈点看法。第一个现象是尽管本案的被告和被害人、事实关系以及审判法院都在江西省,但几位被告的律师却全都是来自北京市的律师。第二个现象是1999年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第2版刊登了一篇题为《钱列阳为“德国牙医”辩护》的记者文章,其中指责本案的律师之一钱到阳“冒天下之大不韪”,专程从北京赶到南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