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规定了父母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应尽的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条: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第九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的公正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的公正性 ,首先根据历史上教育公正观的四种不同形式 ,界定当今教育公正性的理念 ;然后从义务教育的现状重点分析义务教育是国家(各级政府)的义务还是家长的义务?指出义务只能是国家的义务;最后从教育公正的重要性方面提出了本文的制度性设想。  相似文献   

3.
<正>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7]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有盈余的条件下,逐步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让所有孩子都接受到优质廉价的幼儿教育,是所有家长的期盼,也是政府有能力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正青政办[2018]2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特别是近年来建立了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对适龄儿童、少年,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项义务。重庆市在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促进法律法规更加完善,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关注全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情况,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不仅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6,(9):6-9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8.
实施义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义务教育包涵两层意思:父母有让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作为公民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它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公民同时担负着以此为基点,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法已二十年,但义务教育现实状况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日益弱化的尴尬局面。面对如此局面和国家财力日益增长的现实,国家已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免费义务教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教育的不平等、教育资源的缺乏和配置不当、相对滞后的农村教育……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还需不断探索。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以对《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为契机,广泛寻求破解实施义务教育公平难题的好方法。因为,各级政府已逐步意识到,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7,(10):11-11
日本:采取措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危害。政府有关部门、民间团体、学术机构和有关企业已经联合起来,探讨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危害,并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为了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保护儿童远离网络危害,日本有关组织经常举行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网上安全冲浪讲座,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实施义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义务教育包涵两层意思:父母有让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作为公民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它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公民同时担负着以此为基点,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法已二十年,但义务教育现实状况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日益弱化的尴尬局面。面对如此局面和国家财力日益增长的现实,国家已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免费义务教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教育的不平等、教育资源的缺乏和配置不当、相对滞后的农村教育……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还需不断探索。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以对《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为契机,广泛寻求破解实施义务教育公平难题的好方法。因为,各级政府已逐步意识到,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是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问题是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与青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隨着人口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它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普及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显得不容忽视。1990年,武汉市政府组织了一次有3万多样本的对全市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调查;1994年,湖北大学的人口学专业人士又对武汉市流动人口最多的武昌区流动人口学龄儿童青少年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探讨一下流动人口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以期弄清武汉  相似文献   

12.
子荷 《中国减灾》2013,(8X):23-24
<正>善待孩子,这是成人世界应承担的责任;孩子的命运也是在考验一个社会的良心。本刊记者搜罗了国外在孤儿监护、校园安全、校车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国家是孤儿的最终监护人从中世纪开始,一些西方国家便开始确立儿童保护"国家家长"的原则,这种理念演变为近代以来"国家亲权"的法律原则,即国家才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如果父母不能监护好孩子,国家有权力也有责任接管父母的监护权。因此,欧美的孤儿院,不但收留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那些因家庭暴力或父母被剥夺监护资格的儿童,也会被政府机构强制带到孤儿院。孤儿院大部分支出由政府拨款,  相似文献   

13.
1986年4月12日,在第六届全区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993年2月,国家又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在90年代,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而使我国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然而,正当一个民族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而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大声疾呼素质教育、科教兴国的时候,在不少农…  相似文献   

14.
正1问:义务教育的对象有哪些?什么情况为例外?答:6-16岁健康适龄儿童、少年必须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除因重度智障、重度残疾、严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特殊情形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外。2问: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入学可以享受哪些政策?答:对适龄未上学的失学儿童、少年,按免试、就近、划片、免费入学原则,逐一安排到学校就读。随父母外出打工的适龄儿童、少年,要按照"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保障入学。  相似文献   

15.
唐捷 《思想工作》2007,(7):12-13
现在,学龄前的教育是一个热门。作为一名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别的孩子同样接受教育,甚至能够去一所条件稍好一点的幼儿园,但是每学年收费5000元以上的幼儿园并不鲜见。在公益化的幼儿教育“涨”声四起的同时,家长们想不通:对孩子们来说,学前教育同样重要,可与义务教育收费相比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  相似文献   

16.
<正>京教基二[2015]3号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等有关要求,为依法保障本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4,(4):46-46
近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在成都举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提交会议审议。第二次审议稿提出,义务教育免费范围扩至免收学费、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对贫困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等方面。同时,第二次审议稿还取消了年满六周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当年9月1日前”的限定,并把“完成义务教育”纳入,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0,(11):3-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努力缩小区域内城乡间、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切实保障广大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现就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乐琴 《前进论坛》2009,(2):63-63
现状:经过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所花费的费用最高,孩子在上幼儿园的阶段对家长的压力最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园教育不在义务教育体系内,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过度依赖市场,致使幼儿园教育商业化色彩浓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