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远抗战,是1936年11—12月爱国将领傅作义领导中国军队在绥远省东部、北部地区抗击日伪军的战役,是继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后中国军队又一次武装抗日斗争。此次抗战,挫败了日本吞并绥远、建立“蒙古国”的计划,鼓舞了全国士气,掀起全国援绥热潮,成为卢沟桥抗战的先声。日本的图谋日本对绥远的图谋由来已久。从地理上看,绥远位于内蒙古西部,东临察哈尔,南至山西、陕西北部,西南与宁夏、甘肃相接,是连接华北和西北、内蒙古与蒙古的重要战略要地。对日本而言,占领绥远,有助于形成对华北、西北的外包围圈,便利日军入侵河北、山西等省,是进攻中原…  相似文献   

2.
<正>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不到半年,日本就侵占了华北的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各省和江南的东、沪、杭地带。日寇侵占南京后,开始把武汉作为它们下一步重点攻占的目标,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就能支配中国”。1938年6月,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就正式作出了攻占汉口的决定。10月25日,  相似文献   

3.
摇摇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不到百日就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地处内蒙古西部的绥远,成了日本侵略者觊觎的下一个目标。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绥远文化界的进步文艺工作者、爱国知识青年,以文艺和教育为武器,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救亡的热潮。一1933年冬,绥远反帝大同盟盟员武达平(中共党员)、任子良等,在绥远中山学院读书期间,发起组织了文学团体“塞原社”,每周出版一期墙报。在《绥远日报》、绥远新闻社记者袁尘影、进步教师李穆女的帮助下,塞原社成为团结爱国青年和各界人士,进行抗日救亡斗争有影响的文学团体。1934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支持傅作义绥远抗战内蒙古党委统战部研究室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鉴于热、察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后,绥远成为抗日前线,与陕北根据地唇齿相依,绥远军政首脑傅作义又是国民党军队中坚决抗日的著名爱国将领,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出《关于绥远抗战的通电》,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援绥抗日。在绥远抗战期间,全国各族各界知名人士、爱国学生、社会团体、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以及广大群众,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掀起波澜壮阔的声援绥远军民抗日的热潮。慰问电函雪片似的飞来,援助抗日的现金和物资源源不断地寄往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全国有影响的报纸和电台,把绥远抗战和援绥抗日列为报道的中心内容。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种前线慰问团、慰问队、战地服务团、抗日救亡演出队纷至沓来,慰问绥远军民,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位于…  相似文献   

6.
1937年“七·七事变”前,日本已侵占了中国的台湾省、东北三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大部和冀东地区。从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在八年中,它侵占了半个中国(参见《日军历年侵占中国领土略图》)。一、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气焰嚣张,大举进犯,是其战略进攻阶段。在16个月中,攻占了一大批县城、九个省会和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直到首都南京。日军铁蹄踏遍了平汉、津浦、平绥铁路沿线和长江下游沿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控制了华北、华中、华东广大富庶地区。其侵略魔爪向西已深入到绥远…  相似文献   

7.
正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发生在北平怀柔的长城脚下,与日军顽强交战的是从绥远调来的傅作义部59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有一段悲壮的"长城抗战",发生于东北沦陷后的1933年。那年元旦夜11时,侵华日军向榆关(今山海关)发动进攻,爱国将领何柱国率守军奋起反击,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经过3个昼夜的激烈巷战,何柱国部第1营、3营将士全部殉国,1月3日山海关失陷。3月,日寇侵犯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即溃。日军趁势南犯,  相似文献   

8.
每年从7月到9月,可称为“抗战纪念季”,其间有多个纪念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揭开全民抗战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告无条件投降而成为战败国;(1945年)9月3日,因前一天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向沈阳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随后侵占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迄今分别为84周年和78周年。即以日本宣布投降和中国抗战胜利这两个日子计,当年呱呱坠地的婴儿,现已届古稀之年,不用说抗战时懵懂无知的幼年,更不必说当年参加过打鬼子的青年,大都已经或正在老去。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目的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经历过抗战的老人而言,“前事不忘”是毫无疑问的;但对并不真正了解抗战的人们,这段历史要成为“后事之师”实非易事。  相似文献   

9.
抗战早期的刊物(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策动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8月1日,...  相似文献   

10.
“华北事变”乃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过程的重要步骤,究其发生的经济原因:一是为摆脱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走上了海外侵略的老路。二是为侵苏备战,国小兵少的日本势必要借助中华之物力。三是建设不断恶化的伪“满洲国”殖民地经济的迫切要求,日寇希望将东北、华北连成一片、互为补充,以稳固“满洲生命线”。总之,日本帝国主义对物产丰饶的战略要冲——华北垂涎已久,挑起“华北事变”为其志所必行。  相似文献   

11.
读书     
<正>《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当前最为真实、全面、可读的中国抗战史官方读本本书全面回顾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艰难曲折的战争历史。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战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面抗战是局部战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全书立足于记述真实历史,对国民党军队前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抗  相似文献   

12.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在我国北部边疆——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一带,曾发生过一次震惊华夏的抗日战役。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蚕食绥远的嚣张气焰,收复了百灵庙、红格尔图、土木尔台、土城子等失地,极大的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士气。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失败原因陆玉敏1937年“六六”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即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以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火很快扩...  相似文献   

14.
彭瑜 《世纪行》2012,(3):45-46
彭将军毓斌,湖北黄陂人,生前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领上将衔、国民革命军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战区南区作战总指挥。绥远抗战之时,将军因指挥红格尔图一役成名“抗战英雄”.国共内战之初,无奈中代人出兵上党并沦为“内战枭雄”且终其一生。纵观其戎马一生,就民族命运而言,将军不谙时务、可谓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1942年,日本东条英机内阁通过一条“向日本迁入华人劳动者法案”,根据这个法案,“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等责令在华日军和“新民会”、“华北劳工协会”等伪组织,大力“狩猎华人”。军队在扫荡中武装搜捕中国平民,在城市里突然宣布戒严,公开绑架行人和商贩;“华北劳工协会”等伪组织则以招工为名诱骗拐卖华人,送往日本充当奴隶。日语将此称之为“强制连行”。很不牵,我是“强制连行”身历者,又万幸是这群受难人中的幸存者。一我是1943年在天津被“华北劳工协会”以招工为名诱骗当上劳工的,那一年我12岁。当时的情景,我至今  相似文献   

16.
太原会战(1937年8月—11月)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二战区部队(阎锡山晋绥军和蒋介石中央军)同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在山西北部、东部和中部等地进行的大规模战略性防御战役。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为抗战前期的四大会战。会战历时三个多月,由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组成。此战创华北战场大举歼敌之纪录,中国军队取得消耗敌人、扩大战场、分散敌力、使其速战速决企图不能得逞的效果。一、南口战役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后,继续增兵中国,以便扩大战争,实施速战速决的华北作战计划。为吞并华北,日军编成以寺…  相似文献   

17.
杜秀 《青年论坛》2000,(4):73-74
“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同时 ,也加强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联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素有爱国思想的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毅然发动绥远抗战 ,并由此形成全国范围的援绥热潮 ,大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也为后来国共两党两军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和发展曾给予极大关注,对少数民族干部更是关怀备至,每当重要历史关头,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亲自出面,一言九鼎,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现择录其二,与读者共同缅怀他们的崇高风范。毛泽东与“绥远方式”北平和谈期间,党中央就曾考虑将绥远问题同北平问题一起解决,以缩短整个华北解放的进程。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傅作义将军对当时的华北局势还存在某种幻想,使绥远问题被搁置起来。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将军执行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二十四款和平条约,交出20个师的…  相似文献   

19.
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师文华、牛崇辉等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卜书,最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全面、系统而又高度概括地论述了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八年抗战的战斗历程,深刻地总结了党在山西领导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是一部山西抗战史研究的咸功之作,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独具匠心的地方党史学术佳作。一、站在华北抗战的大背景下,抓住党的领导这一主线,审视和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总结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由东北踏进了华北,华北首当其冲成为抗…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作为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支持了整个华北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为把山西建成华北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作出了一系列指示,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建立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